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09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包括:容纳单元(1),用于支承所述容纳单元(1)的支承单元(2)和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1)和所述支承单元(2)外围的包络单元(3);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承单元(2)位于所述容纳单元(1)的下方。其实现了绿化结构的模块化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单元可以单独制作,进而使得各单元在安装过程中实现灵活安装,自由组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绿化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使其能够更易与安装环境相融合,提高了整体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之在城市道路、建筑墙体等位置都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城市的大气环境起到了极大地净化作用。而现有的种植绿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简单的箱体填土后将植物种植在内,但现有的种植箱存在结构简单固定,不易拆装维护和更换,导致一段时间后严重影响其设置位置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优化其组成结构,解决难以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包括:容纳单元,用于支承所述容纳单元的支承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和所述支承单元外围的包络单元;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承单元位于所述容纳单元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容纳单元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在相邻所述容纳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单元相抵靠的间隔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竖直方向上,沿远离所述支承单元的方向,所述容纳单元为开口逐渐变大的空心腔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容纳单元包括:容纳主体,以及在所述容纳主体相对两侧设置的容纳挡板;所述容纳主体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底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相互固定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倾斜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立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立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容纳挡板包括:挡板主体和挡块;所述挡板主体外形轮廓与所述容纳主体的截面外轮廓相配合的设置,且所述挡板主体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立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沿竖直方向,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挡板主体的上端,且所述挡块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立板相对应的设置;所述挡块远离所述挡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齐平,所述挡块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立板的厚度相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拉杆和用于对所述容纳单元支承并限位的栏杆;沿所述栏杆的长度方向,所述拉杆在所述栏杆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栏杆相对所述拉杆倾斜设置,且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立板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栏杆靠近所述容纳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对所述容纳单元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底板连接位置的外侧面相抵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结构为与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底板连接位置的外侧面形状相配合的限位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间隔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立板相抵靠的第一间隔板和用于与所述第二立板相抵靠的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相对所述第一间隔板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所述第一立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相齐平,其下端与所述包络单元的底部相抵靠;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与相齐平,其下端与所述包络单元的底部相抵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包络单元包括:前侧板,沿所述前侧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边侧板,与所述间隔单元和所述前侧板相抵靠的间隔上挡板,与所述容纳单元和所述前侧板相抵靠的限位上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前侧板包括:主面板,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面板上端的前侧上挡板和设置在所述主面板下端的前侧下底板;所述前侧上挡板和所述前侧下底板位于所述主面板的同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间隔上挡板位于所述间隔单元的正上方,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板和所述前侧上挡板相抵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上挡块位于所述挡板主体的正上方,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和所述前侧上挡板相抵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间隔板和所述第二间隔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前侧下底板相抵靠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包络单元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所述前侧板、所述边侧板相互连接构成用于容纳所述容纳单元、所述支承单元和所述间隔单元的空腔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背板上嵌入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间隔板相抵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包络单元还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栏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与所述固定连接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固定连接板相互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实现了绿化结构的模块化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单元可以单独制作,进而使得各单元在安装过程中实现灵活安装,自由组合,保证了本技术的绿化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使其能够更易与安装环境相融合,提高了整体美观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在绿化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数量的容纳单元,这样使得其在安装环境中的结构更加灵活,尤其是在容纳单元之间设置间隔单元,不仅能够保证了容纳单元的安装稳定性,还能够通过间隔单元的宽度等实现对相邻容纳单元之间间隔的灵活调整,保证了整个绿化结构中容纳单元的分布灵活合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将容纳单元设置为开口大底部小的空心腔体,不仅能够保证容纳单元的整体容量,还便于容纳单元在支承单元上的安装定位,另外,通过这种设置还可以使得包络单元的外形被灵活设置,对保证整体外形的美观有益。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将栏杆的倾斜角度设置为与第二立板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的情况,保证了栏杆的外侧面与第二立板的外侧面相齐平,这样使得容纳单元和支承单元组合体的外侧面更为平整美观。此外,通过在栏杆上设置限位结构保证了对容纳单元稳定支承的情况下,还达到了水平方向的限位,在保证安装结构简单的情况下还保证了安装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间隔单元在保证了相邻容纳单元之间间隔的情况下,还通过间隔单元起到了在包络单元中的整体安装支承的作用,对提高包络单元的安装稳定性有利。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包络单元通过前侧板、间隔上挡板、限位上挡块实现了分别对容纳单元和间隔单元的限位安装,通过这种简单的限位结构保证了本技术能够在室外的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长久稳定,对降低其维护的次数增强其使用寿命有利。此外,通过上述设置,还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维护性,通过选择性的将间隔上挡板、限位上挡块拆下即可将容纳单元从包络单元中抽出,这样对更换新的容纳单元或者变换组合不同绿化结构中的容纳单元等更为方便灵活,可维护性好。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绿化结构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绿化结构的内部结构图;图3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单元(1),用于支承所述容纳单元(1)的支承单元(2)和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1)和所述支承单元(2)外围的包络单元(3);/n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承单元(2)位于所述容纳单元(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面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单元(1),用于支承所述容纳单元(1)的支承单元(2)和设置在所述容纳单元(1)和所述支承单元(2)外围的包络单元(3);
沿竖直方向,所述支承单元(2)位于所述容纳单元(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单元(1)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在相邻所述容纳单元(1)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单元(1)相抵靠的间隔单元(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沿远离所述支承单元(2)的方向,所述容纳单元(1)为开口逐渐变大的空心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单元(1)包括:容纳主体(11),以及在所述容纳主体(11)相对两侧设置的容纳挡板(12);
所述容纳主体(11)包括:第一立板(111a)、第二立板(111b)和底板(111c);
所述第一立板(111a)、第二立板(111b)分别与所述底板(111c)相互固定的设置在所述底板(111c)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立板(111a)与所述底板(111c)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立板(111b)与所述底板(111c)相互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立板(111a)远离所述底板(111c)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立板(111b)远离所述底板(111c)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挡板(12)包括:挡板主体(121)和挡块(122);
所述挡板主体(121)外形轮廓与所述容纳主体(11)的截面外轮廓相配合的设置,且所述挡板主体(12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立板(111b)沿竖直方向的高度相同;
沿竖直方向,所述挡块(122)位于所述挡板主体(121)的上端,且所述挡块(12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立板(111a)相对应的设置;
所述挡块(122)远离所述挡板主体(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111a)的上端齐平,所述挡块(12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立板(111a)的厚度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2)包括:拉杆(21)和用于对所述容纳单元(1)支承并限位的栏杆(22);
沿所述栏杆(22)的长度方向,所述拉杆(21)在所述栏杆(22)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
所述栏杆(22)相对所述拉杆(21)倾斜设置,且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立板(111b)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栏杆(22)靠近所述容纳单元(1)的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对所述容纳单元(1)限位的限位结构(221);
所述限位结构(221)与所述第二立板(111b)和所述底板(111c)连接位置的外侧面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221)为与所述第二立板(111b)和所述底板(11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畅
申请(专利权)人: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