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0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振动系统发声的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插设于磁间隙以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轭以及固定于磁轭的主磁钢和第一副磁钢,主磁钢与第一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磁间隙,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主磁钢的相对两侧;主磁钢包括沿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下主磁钢固定于磁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两种发声器件,两种发声器件的主磁钢包括沿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下主磁钢固定于磁轭。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的灵敏度高且声学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环设于所述主磁钢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第一副磁钢,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中,为了更好将增强所述磁路系统的驱动能力,将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增加厚度,所述磁间隙的深度为所述主磁钢的厚度,该结构使得所述音圈在所述磁间隙内运动的高度受到所述主磁钢的厚度制约,从而造成所述发声器件灵敏度低。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且声学性能好的发声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发声的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第一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第一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所述主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所述下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上副磁钢、第一副极芯以及第一下副磁钢,所述第一下副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优选的,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上主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所述主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以及所述下主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重合;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一上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所述第一副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以及所述第一下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重合。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一主夹板,所述第一上副磁钢和所述上主磁钢均固定于所述第一主夹板靠近所述磁轭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侧表面齐平。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中任意一项的发声器件,所述主磁钢呈矩形,两个所述第一副磁钢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长轴相对两侧,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短轴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所述主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一副磁钢和第二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二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上副磁钢、第二副极芯以及第二下副磁钢,所述第二下副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优选的,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二下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副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副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范围内。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三主夹板,所述上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第三主夹板靠近所述磁轭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副磁钢和所述第二上副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三主夹板间隔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发声的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第一副磁钢及第二副磁钢,所述主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一副磁钢和所述第二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主磁钢呈矩形,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长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短轴的相对两侧,所述主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所述下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所述第一副磁钢和所述第二副磁钢为单一磁钢制成。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二主夹板,所述第二主夹板包括叠设于所述上主磁钢的夹板本体、由所述夹板本体向所述第一副磁钢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延伸且叠设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第一副夹板、由所述夹板本体向所述第二副磁钢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由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延伸且叠设于所述第二副磁钢的第二副夹板。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发声器件设置固定于磁轭的主磁钢以及设置于主磁钢周侧的两个第一副磁钢,两个第一副磁钢分别位于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同时,将主磁钢包括沿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并将第一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上副磁钢、第一副极芯以及第一下副磁钢。该结构行程六磁路结构,其中主磁钢拆分为上主磁钢和下主磁钢,并通过主极芯将磁间隙的深度增加,同时将副磁钢也拆分为上副磁钢和下副磁钢,并通过副极芯将磁间隙的深度增加;就是形成的磁间隙深度为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的厚度总和,从而保证磁路空间的驱动力的同时,并使得音圈在磁间隙内的运动范围广,使得发声器件的灵敏度高,从而使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优。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发声器件,该发声器件在上述发声器件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于主磁钢另外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并将第二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上副磁钢、第二副极芯以及第二下副磁钢。该结构形成十磁路结构,该结构也同样从而保证磁路空间的驱动力的同时,并使得音圈在磁间隙内的运动范围广,使得发声器件的灵敏度高,从而使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优。本技术还提供其他一种发声器件,该发声器件的磁路系统包括主磁钢、分别设置主磁钢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副磁钢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磁钢另外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将主磁钢包括沿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第一副磁钢和第二副磁钢为单一磁钢制成。该结构形成六磁路结构,该结构也同样从而保证磁路空间的驱动力的同时,并使得音圈在磁间隙内的运动范围广,使得发声器件的灵敏度高,从而使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发声器件音圈与磁路系统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发声器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发声器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发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发声的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第一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第一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所述下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上副磁钢、第一副极芯以及第一下副磁钢,所述第一下副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发声的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第一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第一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上主磁钢、主极芯以及下主磁钢,所述下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所述第一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上副磁钢、第一副极芯以及第一下副磁钢,所述第一下副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上主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所述主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以及所述下主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重合;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一上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所述第一副极芯向所述磁轭的投影以及所述第一下副磁钢向所述磁轭的投影完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一主夹板,所述第一上副磁钢和所述上主磁钢均固定于所述第一主夹板靠近所述磁轭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侧表面齐平。


5.一种如所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钢呈矩形,两个所述第一副磁钢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长轴相对两侧,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短轴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副磁钢,所述主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一副磁钢和第二副磁钢间隔并共同围成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二副磁钢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二上副磁钢、第二副极芯以及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威令狐荣林肖波章统孔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