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990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3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充电设备包括第一盖体、充电件、第二盖体、操作件及摆动件。第一盖体用于承载待充电设备,且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充电件承载于第一盖体,用于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用于和第一固定件配合以使得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盖合。操作件设置于第二盖体,操作件用于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摆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盖体,用于在操作件被按压时在操作件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以使得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分离。本申请的充电设备可满足多场景下用户对待充电设备充电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充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中,无线充电技术由于兼具操作方便、对设备磨损率低等特点而成为应用于充电设备的主流技术之一。因此,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设计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关注。然而,传统的充电设备在对手机等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形态单一,难易满足用户对充电设备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用于承载待充电设备,且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充电件,所述充电件承载于所述第一盖体,用于在待充电设备充电;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和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盖合;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操作件用于接收按压操作;以及摆动件,所述摆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在所述操作件被按压时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分离。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待充电设备、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设备,所述待充电设备设有接收件及电池,当所述待充电设备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时,所述接收件与所述充电件无线连接,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充电设备通过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的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因此,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盖合的第一状态下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当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解除配合时,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分离从而可使得所述充电设备进入到第一盖体相对第二盖体分离的第二状态。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充电设备充电,从而可满足多场景下用户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需求。此外,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中的摆动件活动连接于第二盖体,并在所述操作件被被按压时,在被向下按压的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利用了较为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解除配合,便于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设备去部分第二盖体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充电设备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操作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的操作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摆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操作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提供的操作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部分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沿着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充电设备中的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即将解除盖合或者即将盖合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沿着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充电设备的部分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沿着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9为图18中提供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的充电设备去掉部分部件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沿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2为图21中VIV处的放大示意图。图23为图18中所示的充电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25为驱动组件和第一子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图26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示意图。标号说明:充电系统-3,待充电设备-5,充电设备-1,第一盖体-110,连接端-111,充电件-120,第二盖体-130,第一部-131,第二部-132,本体部-133,容纳空间-134,第一子盖体-135,第二子盖体-136,第三连接面-1321,第四连接面-1322,贯孔-1323,开口-1361,限位柱-1362,驱动组件-140,限位件-141,收容部-1411,收容空间-1415,第一固定部-1412,第二固定部-1413,限位部-1414,驱动件-142,第三固定部-1421,形变部-1422,驱动部-1423,第一固定件-180,第二固定件-190,操作部-194,连接部-195,固定配合部-196,子收容部1941,滑道-1955,第一复位件-240,第二复位件-250,摆动件-320,翻转部-321,连杆部-322,推动部-323,操作件-210,按压部-216,接触部-217,接收件-51,电池-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1,所述充电设备1用于为待充电设备5(请参阅图28)充电。所述待充电设备可以为但不仅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电子书,以及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手表、项链、眼镜、耳机、投影仪、电动牙刷等具有电池的设备。以下实施例以待充电设备5为手机,充电设备1为用于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为例进行说明,后续不再赘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设备去部分第二盖体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n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用于承载待充电设备,且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n充电件,所述充电件承载于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n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和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盖合;/n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操作件用于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以及/n摆动件,所述摆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在所述操作件被按压时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用于承载待充电设备,且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
充电件,所述充电件承载于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和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盖合;
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操作件用于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以及
摆动件,所述摆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在所述操作件被按压时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接收按压操作;以及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且所述接触部用于在所述按压部的作用下与所述摆动件接触并带动所述摆动件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
翻转部,所述翻转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背离所述按压部的一侧,所述翻转部用于在所述接触部的带动下翻转;
连杆部,所述连杆部与所述翻转部相连,并在所述翻转部翻转的带动下旋转;以及
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连杆部相连,且与所述翻转部间隔设置,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固定件移动进而带动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解除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和所述推动部配合,并在所述推动部的带动下移动;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操作部;以及
固定配合部,所述固定配合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配合部用于和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并在所述推动部的带动下移动,以解除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具有子收容部,所述子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推动部,所述子收容部包括凹槽或通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滑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收容于所述滑道内,且所述连接部可通过所述滑道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配合部的移动方向一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两个滑道,两个滑道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滑道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盛超符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