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59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包括:统计装置本体;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的电磁限位结构、微动开关和计数器;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的侧壁的转动辊轴;以及连接于转动辊轴的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限位摆动连杆以及开关触发连杆;其中,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与断路器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相连;限位摆动连杆与电磁限位结构位置相匹配;开关触发连杆与微动开关的位置相匹配;微动开关还与计数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统计断路器脱扣次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实现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以及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从而在这些器件发生严重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国内目前使用的断路器绝大多数是非智能断路器,无法计量和远端传输断路器的脱扣次数,进而无法对断路器寿命进行大体的预估。对于一些重要负荷,若断路器损坏停电,则会对这些负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断路器脱扣次数的统计对维护电路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有一些厂家已经能够提供配备具有脱扣次数统计功能的智能断路器,但是此种断路器的造价普遍过高,而且只能采用特定厂家的产品,兼容性不高;对于一些老旧配电室的改造成本也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统计断路器脱扣次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包括:统计装置本体;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的电磁限位结构、微动开关和计数器;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的侧壁的转动辊轴;以及,连接于转动辊轴的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限位摆动连杆以及开关触发连杆;其中,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与断路器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相连;限位摆动连杆与电磁限位结构的位置相匹配;开关触发连杆与微动开关的位置相匹配;微动开关还与计数器电连接。优选地,上述电磁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的电磁阀;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且设置于电磁阀下方的摆动连杆限位板,摆动连杆限位板靠近限位摆动连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连接于摆动连杆限位板背向电磁阀的一端、且与统计装置本体相连的限位储能弹簧。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还包括: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且与限位摆动连杆相连的分闸储能弹簧。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还包括分闸触发电路,该分闸触发电路包括:固定于统计装置本体外壁的分闸按钮;分别与分闸按钮电连接的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第一辅助触点与计数器的闭锁单元电连接;第二辅助触点与电磁阀电连接。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中,电磁阀包括:供电电源;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供电线圈;以及套接于供电线圈内的电磁铁芯;其中,供电电源与供电线圈的线路上连通有通断开关,通断开关还与分闸按钮电连接。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断路器的线路接口处的感温探头;以及与感温探头电连接的温度信息通信接口。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还包括:与温度信息通信接口电连接的高温报警器。优选地,上述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还包括:计数器电连接的计数比较器;与计数比较器电连接的计数报警器。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通过在统计装置本体上分别设置电磁限位结构、微动开关和计数器,这样当断路器分闸断路时,断路器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会向下扳,这样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能够带动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向下扳动,因为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和开关触发连杆是连接在转动辊轴上的,这样通过转动辊轴带动开关触发连杆,开关触发连杆能够碰触到微动开关,从而通过微动开关向计数器发送信号,实现断路器脱扣次数的计数。另外,因为断路器分闸断路时,断路器连接导杆的动能是很大的,这样通过转动辊轴的带动,限位摆动连杆将会脱离电磁限位结构的限制。当断路器合闸时,在转动辊轴的带动下,限位摆动连杆将会进入到电磁限位结构的限位范围内,在电磁限位结构的限制下,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将会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与断路器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相连。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统计断路器脱扣次数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实施例面临的问题:国内目前使用的断路器绝大多数是非智能断路器,无法计量和远端传输断路器的脱扣次数,进而无法对断路器寿命进行大体的预估。对于一些重要负荷,若断路器损坏停电,则会对这些负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断路器脱扣次数的统计对维护电路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有一些厂家已经能够提供配备具有脱扣次数统计功能的智能断路器,但是此种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统计装置本体(1);/n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的电磁限位结构(2)、微动开关(3)和计数器(4);/n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的侧壁的转动辊轴(5);/n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辊轴(5)的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6)、限位摆动连杆(7)以及开关触发连杆(8);/n其中,所述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6)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9)与断路器(10)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11)相连;/n所述限位摆动连杆(7)与所述电磁限位结构(2)的位置相匹配;/n所述开关触发连杆(8)与所述微动开关(3)的位置相匹配;/n所述微动开关(3)还与所述计数器(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装置本体(1);
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的电磁限位结构(2)、微动开关(3)和计数器(4);
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的侧壁的转动辊轴(5);
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辊轴(5)的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6)、限位摆动连杆(7)以及开关触发连杆(8);
其中,所述统计装置合分闸手柄(6)通过断路器连接导杆(9)与断路器(10)的断路器合分闸手柄(11)相连;
所述限位摆动连杆(7)与所述电磁限位结构(2)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开关触发连杆(8)与所述微动开关(3)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微动开关(3)还与所述计数器(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限位结构(2),包括:
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的电磁阀(201);
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且设置于所述电磁阀(201)下方的摆动连杆限位板(202),所述摆动连杆限位板(202)靠近所述限位摆动连杆(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203);
连接于所述摆动连杆限位板(202)背向所述电磁阀(201)的一端、且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相连的限位储能弹簧(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于所述统计装置本体(1)、且与所述限位摆动连杆(7)相连的分闸储能弹簧(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脱扣次数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杰张广成邢帅帅李淼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