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327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测试墙和测试组件;箱体包括底壁、顶壁和三个侧壁包围形成一侧开口的容纳腔室;测试墙包括内叶墙和外叶墙,以及夹置于内叶墙和外叶墙之间的保温层,至少内叶墙自所述开口进入容纳腔室内部;测试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支撑部,支撑部分别与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箱体连接,第一测试单元与内叶墙抵接,第二测试单元与外叶墙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试三明治夹心墙板外叶板的垂直位移装置,可满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内、外叶墙板垂直位移检测的要求,并可有效固定内叶墙,同时考虑内叶墙受加载影响的细微位移及混凝土的收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尤其涉及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节能优先”成为能源发展的战略决策,因此,提高建筑物的节能保温效果,延长建筑构件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和墙体的质量,在建筑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国内预制夹心保温外墙只有几年的历史,非组合三明治墙板技术才刚刚兴起,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各单位积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还不多,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的内、外叶墙板相对位移检测还处于空白。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的内、外叶墙板相对位移检测还处于空白的缺陷,通过测试三明治夹心墙板外叶板的垂直位移装置,可满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内、外叶墙板垂直位移检测的要求,并可有效固定内叶墙,同时考虑内叶墙受加载影响的细微位移及混凝土的收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测试墙和测试组件;所述箱体包括底壁、顶壁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和三个所述侧壁包围形成一侧开口的容纳腔室;所述测试墙包括内叶墙和外叶墙,以及夹置于所述内叶墙和所述外叶墙之间的保温层,至少所述内叶墙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室内部;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所述第二测试单元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与所述内叶墙抵接,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与所述外叶墙抵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壁连接,并朝向所述开口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测试单元连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支撑杆、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实现了对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试单元的支撑,同时也实现了对内叶墙和外叶墙位移的测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试单元和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为位移计。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第一测试单元和所述第二测试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与所述顶壁和/或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壁连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箱体的整体强度,保证了对内叶墙和外叶墙位移测量的准确性,避免由于箱体自身强度问题带来的对内叶墙和外叶墙位移测量失真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与相对所述开口一侧的侧壁连接。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加强筋在箱体内的具体设置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试墙与相对于所述开口两侧的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间隙内。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加强筋在箱体内的具体设置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在测试墙和箱体之间的两侧间隙内,保证了在测试墙位移移动方向上对箱体施加作用力,保证箱体的强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拉结件,所述拉结件穿过所述保温层,并与所述内叶墙和所述外叶墙连接。具体来说,在内叶墙与外叶墙之间设置拉结件,实现内叶墙与外叶墙之间的连接,保证由内叶墙、保温层和外叶墙组成的测试墙的强度,避免由于保温层连接内叶墙和外叶墙带来的影响测试位移准确性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拉结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拉结件在内叶墙和外叶墙之间的具体设置方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夹紧所述内叶墙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顶板和螺钉;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内叶墙的顶部和所述顶壁之间;所述螺钉自所述顶壁的外侧穿过所述顶壁并与所述顶板抵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实现了在顶壁一侧对内叶墙的预紧,保证内叶墙在容纳腔室内设置的稳定性,通过螺钉与顶板支架的抵接,以及螺钉在顶壁上的螺纹传动连接,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内叶墙的可调夹紧方案,满足不同厚度内叶墙的夹紧需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测试三明治夹心墙板外叶板的垂直位移装置,可满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内、外叶墙板垂直位移检测的要求,并可有效固定内叶墙,同时考虑内叶墙受加载影响的细微位移及混凝土的收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装配关系第一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装配关系第二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装配关系第三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壁;2、顶壁;3、侧壁;4、内叶墙;5、外叶墙;6、保温层;7、第一测试单元;8、第二测试单元;9、支撑部;901、支撑杆;902、第一支撑单元;903、第二支撑单元;10、加强筋;11、拉结件;12、夹紧装置;121、顶板;122、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测试墙和测试组件;/n所述箱体包括底壁、顶壁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和三个所述侧壁包围形成一侧开口的容纳腔室;/n所述测试墙包括内叶墙和外叶墙,以及夹置于所述内叶墙和所述外叶墙之间的保温层,至少所述内叶墙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室内部;/n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所述第二测试单元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与所述内叶墙抵接,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与所述外叶墙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测试墙和测试组件;
所述箱体包括底壁、顶壁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和三个所述侧壁包围形成一侧开口的容纳腔室;
所述测试墙包括内叶墙和外叶墙,以及夹置于所述内叶墙和所述外叶墙之间的保温层,至少所述内叶墙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室内部;
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所述第二测试单元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与所述内叶墙抵接,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与所述外叶墙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壁连接,并朝向所述开口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测试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垂直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单元和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为位移计。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阳王肇嘉路国忠郭振雷张增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