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26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质燃料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包括管体,管体呈倾斜设置,管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网管,管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管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与管体内腔相配合的输送螺旋,输送螺旋的底部镶嵌有弧形滤网,管体的表面套设有C形加热套,C形加热套的底部设有与弧形滤网相配合的开口,C形加热套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左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该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生物质颗粒输送的同时对其进行脱水处理,使得便于生物质颗粒的连续处理,脱水效果较好,便于使用者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803603U、授权公告日为2017-12-26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包括底座、真空泵、热换釜、螺旋上料装置和热换管,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侧固定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侧安装有热换釜,所述热换釜的顶部安装有减速器和第一电机,所述热换釜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热换釜的内壁上螺旋安装有热换管,所述热换釜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热换釜另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螺旋上料装置,所述螺旋上料装置的侧壁上螺旋安装有预热管。本技术通过安装真空泵对热换釜的内部进行抽真空,使热换釜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可降低生物质颗粒表面的蒸汽压,加速了生物质颗粒的脱水,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在工作时需要让热换釜处于密封的状态,然后进行抽真空,使得该脱水装置在对生物质颗粒脱水处理时需要间歇上料,并且需要反复的抽真空和恢复压力,连续处理较差,降低了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的实用性。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在生物质颗粒脱水处理时需要间歇上料,并且需要反复的抽真空和恢复压力,连续处理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呈倾斜设置,所述管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网管,所述管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管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与管体内腔相配合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的底部镶嵌有弧形滤网,所述管体的表面套设有C形加热套,所述C形加热套的底部设有与弧形滤网相配合的开口,所述C形加热套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进气管、左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管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转导电接头,所述输送螺旋由导热金属制成,且输送螺旋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输送螺旋的右端伸入至固定壳的内腔并与旋转导电接头连接,且电加热丝与旋转导电接头电性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螺旋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管体内腔相配合的螺旋片,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电加热丝设置在转动轴的内部。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网管呈折线状,其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倾斜段的上端与管体连通、下端与水平段的左端连通。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网管倾斜段的表面套设有环形加热套,所述环形加热套的顶部通过连接块与固定壳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热套的外侧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环形加热套的内侧均匀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位于弧形滤网的下方。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倾斜角度为5-30°。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倾斜角度为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进料管将生物质颗粒持续加入至管体内,开启驱动电机、对旋转导电接头通电,通过第一进气管向C形加热套内通入加热空气,加热空气在C形加热套内向左流动,换热后的空气从第一出气管排出;通过第二进气管向环形加热套内通入加热空气,加热空气通过第二出气管均匀的喷向出料网管;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输送螺旋在管体内旋转将生物质颗粒向右输送,生物质颗粒在向右输送时,部分水分透过弧形滤网落下,同时,C形加热套内的热空气对管体内的生物质加热,由于旋转导电接头与电加热丝电连接,通过对电加热丝通电,让电加热丝产热对输送螺旋加热,进而利用输送螺旋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加热,在生物质颗粒的输送搅拌下,使得管体内生物质颗粒受热更加均匀,使得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方式向外界流出;当生物质颗粒从出料网管下落时,第二出气管喷出的热空气对出料网管内的生物质颗粒加热烘干,进一步让生物质颗粒内的水分分离,使得生物质颗粒的脱水效果较好;该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生物质颗粒输送的同时对其进行脱水处理,使得便于生物质颗粒的连续处理,脱水效果较好,便于使用者使用,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送螺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管体,2-进料管,3-出料网管,4-驱动电机,5-输送螺旋,51-转动轴,511-电加热丝,52-螺旋片,53-搅拌杆,6-弧形滤网,7-C形加热套,8-第一进气管,9-第一出气管,10-固定壳,11-旋转导电接头,12-收集槽,13-环形加热套,14-第二进气管,15-第二出气管,16-底板,1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的倾斜角度为10°,管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2、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网管3,出料网管3呈折线状,其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倾斜段的上端与管体1连通、下端与水平段的左端连通,另外,出料网管3倾斜段的表面套设有环形加热套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呈倾斜设置,所述管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2)、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网管(3),所述管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至管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与管体(1)内腔相配合的输送螺旋(5),所述输送螺旋(5)的底部镶嵌有弧形滤网(6),所述管体(1)的表面套设有C形加热套(7),所述C形加热套(7)的底部设有与弧形滤网(6)相配合的开口,所述C形加热套(7)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进气管(8)、左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9),所述管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10),所述固定壳(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转导电接头(11),所述输送螺旋(5)由导热金属制成,且输送螺旋(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511),所述输送螺旋(5)的右端伸入至固定壳(10)的内腔并与旋转导电接头(11)连接,且电加热丝(511)与旋转导电接头(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呈倾斜设置,所述管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2)、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网管(3),所述管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至管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与管体(1)内腔相配合的输送螺旋(5),所述输送螺旋(5)的底部镶嵌有弧形滤网(6),所述管体(1)的表面套设有C形加热套(7),所述C形加热套(7)的底部设有与弧形滤网(6)相配合的开口,所述C形加热套(7)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进气管(8)、左端连通有第一出气管(9),所述管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10),所述固定壳(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转导电接头(11),所述输送螺旋(5)由导热金属制成,且输送螺旋(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511),所述输送螺旋(5)的右端伸入至固定壳(10)的内腔并与旋转导电接头(11)连接,且电加热丝(511)与旋转导电接头(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螺旋(5)包括转动轴(51),所述转动轴(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管体(1)内腔相配合的螺旋片(52),所述转动轴(51)的表面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杆(53),所述电加热丝(511)设置在转动轴(51)的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恒泰盛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