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单元及具有其的快速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917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单元,包括水箱、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补水口、出水口以及处理器;水箱上设置有下端口以及回水端口,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下端口、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相连;第一循环水泵出水口与换热装置进水口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与回水端口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与出水口直接或间接相连;经第一循环水泵的水流量大于调温单元向外供水的水流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该调温单元将从补水口进入的水以及从水箱下端口流出的水混合后,再经过换热装置进行调节,调节过程具有响应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温单元及具有其的快速调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水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温单元及具有其的快速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生活热水供应量较大的商用生活热水需求场合,尤其是在一些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等应用场合,常常需要供给温度稳定的水、水溶液、油或其他液体,在规定温度波动范围较为严格的情况下,考虑到用于调节温度的热源或冷源的运行特性以及水或类似液体的物理特性,常见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间歇供水方式,利用大容积的保温容器事先将这些液体的温度调节到规定温度,然后储存保温,在用水过程中避免进行加热或冷却,防止液体温度变化幅度超出允许的范围,如果需要连续供应,就利用两个或多个容器轮流储存、轮流供应。比如,公开号为:CN203615476U公开了一种多级预热温度可调供水装置,其具体包括一种多级预热、温度可调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还依次设有与其连通的洗漱水龙头和热交换区;所述热交换区与洗漱水龙头和储水箱相连,储水箱上设有多个与其连通的太阳能集热管;还包括一端与储水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加热箱顶部连通的热水管,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一电磁阀;还包括加热箱和热水储存箱,所述加热储水箱内还设有用于控制加热箱和热水储存箱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储存箱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还包括与热水储存箱的底部连通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位于热交换区内,并与温水储存箱连通;还包括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第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电磁阀连接的微控制单元;还包括洗漱水龙头和饮用水龙头,所述洗漱水龙头与进水管和热交换区连通,所述饮用水龙头与热水储存箱和温水储存箱连通。该专利采用的间歇供应方式虽然可以降低温度调节的技术难度,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每个容器从开始调温到结束,时间较长,若要缩短调温所需时间,就要增加热源装置的容量,导致这部分的造价相应增加,此外,液体调温结束后,需要维持温度,一方面需要控制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另一方面,要控制容器内部由于液体自然对流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多级预热温度可调供水装置存在着温度调节时间长以及容器内部由于液体自然对流出现温度分层的问题,提供一种调温单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温单元,包括水箱、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补水口、出水口以及处理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下端口以及回水端口,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下端口、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相连;第一循环水泵出水口与换热装置进水口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端口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直接或间接相连;经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水流量大于所述调温单元向外供水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当调温单元处于向外供水状态时,调温单元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水箱中的水温,并把温度数据传递给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的温度数据不在处理器设置的范围内,处理器指令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启动,在调温运行过程中,从补水口进入的初始温度的新水以及从水箱的下端口流出的经过降温的水,这两股水混合后进入到第一循环水泵中,由于混合过程使得水流在进入换热装置进水口之前的水温下降了一定幅度,通过合理调节换热装置的冷量,可以使得流出换热装置的水流温度处于该级输出温度范围内。从换热装置出水口流出的水一部分通过该水箱上的回水端口返回至该水箱,另一部分通过该调温单元上的出水口流出。由于在用水状态时,从换热装置出水口流出的水一部分从出水口流出,一部分从水箱上的回水端口返回至水箱中,并能够对水箱内部的水产生搅拌效应,避免水箱内部的水由于自然对流而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改善了调温过程的可控性。该调温单元将从补水口进入的水以及从水箱的下端口流出的水混合后,再经过换热装置进行调节,实现了调温单元对水温的快速调节。当调温单元未处于向外供水状态时,水箱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水箱中的水温,并把温度数据传递给该调温单元的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的温度数据不在处理器设置的范围内;处理器指令该调温单元的第一循环水泵以及换热装置启动,从水箱的下端口流出的水流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后,经换热装置的温度调节后,水流从换热装置出水口全部返回至水箱中,并能够对水箱内部的水产生搅拌效应,避免水箱内部的水由于自然对流而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改善了调温过程的可控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水流量为快速调温系统向外供水流量的1.5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上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换热装置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端口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端口在所述水箱上的纵向位置位于所述水箱中液面以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连接外接水源的调温单元上还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该调温单元的补水口相连接,单向阀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该调温单元的下端口以及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相连接;设有单向阀的调温单元上还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该调温单元的补水口相连,过滤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单向阀进水口相连。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快速调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调温单元,若干所述调温单元依次串联;所述调温单元上的出水口与其相邻的另一个调温单元上的补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多个调温单元串联分级调节的方式,使得从前一个调温单元的出水口输出的水流成为后一个调温单元的补水口的输入水流,通过对换热装置的冷量控制,使得后一级调温单元的调节精度高于前一级调温单元的调节精度,采用多级调温单元串联的方式,可以将水温的调节精度达到预期的要求。在本技术方案中,初级调温单元上的补水口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末级的调温单元上的出水口与用水设备相连。当用水设备未处于用水状态时,水箱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水箱中的水温,并把温度数据传递给该调温单元的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的温度数据不在处理器设置的范围内;处理器指令该调温单元的第一循环水泵以及换热装置启动,从水箱的下端口流出的水流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后,经换热装置的温度调节后,水流从换热装置出水口全部返回至水箱中,并能够对水箱内部的水产生搅拌效应,避免水箱内部的水由于自然对流而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改善了调温过程的可控性。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水设备未处于用水状态时,第一循环水泵可以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对该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避免该水箱中出现分层现象。当用水设备处于用水状态时,与外接水源相连接的调温单元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水箱中的水温,并把温度数据传递给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的温度数据不在处理器设置的范围内,处理器指令第一循环水泵、换热装置启动,在调温运行过程中,从补水口进入的初始温度的新水以及从水箱的下端口流出的经过降温的水,这两股水混合后进入到第一循环水泵中,由于混合过程使得水流在进入换热装置进水口之前的水温下降了一定幅度,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第一循环水泵(2)、换热装置(3)、补水口(4)、出水口(5)以及处理器;所述水箱(1)上设置有下端口(11)以及回水端口(12),所述水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补水口(4)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下端口(11)、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201)相连;第一循环水泵出水口(202)与换热装置进水口(301)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302)与所述回水端口(12)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302)与所述出水口(5)直接或间接相连;经所述第一循环水泵(2)的水流量大于所述调温单元向外供水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2)、换热装置(3)的控制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第一循环水泵(2)、换热装置(3)、补水口(4)、出水口(5)以及处理器;所述水箱(1)上设置有下端口(11)以及回水端口(12),所述水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补水口(4)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下端口(11)、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201)相连;第一循环水泵出水口(202)与换热装置进水口(301)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302)与所述回水端口(12)相连,换热装置出水口(302)与所述出水口(5)直接或间接相连;经所述第一循环水泵(2)的水流量大于所述调温单元向外供水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2)、换热装置(3)的控制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经所述第一循环水泵(2)的水流量为所述调温单元向外供水流量的1.5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还设置有上端口(13),所述上端口(13)与所述出水口(5)相连;所述换热装置出水口(302)与所述回水端口(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端口(12)在所述水箱(1)上的纵向位置位于所述水箱(1)中液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调温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外接水源的调温单元上还设置有单向阀(10),单向阀进水口(101)通过管道与该调温单元的补水口(4)相连接,单向阀出水口(102)通过管道与该调温单元的下端口(11)以及第一循环水泵进水口(201)相连接;设有单向阀(10)的调温单元上还设置有过滤器(14),过滤器进水口(141)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黄逊青刘家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