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901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缓冲机构、阻位机构、第四导管以及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套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导管内部的一侧穿插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且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的外部固定有阻位机构,所述第三导管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通过密封式连接第一波纹管,利用其轴向缩放来缓解液压冲击,并采用外置的阻位机构限定其最大轴向压缩、展开距离,避免轻易损伤,从而提高了该拼接式输送管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套接较厚的第二波纹管,便于转向对接,从而提高了该拼接式输送管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
本技术涉及液体输送
,具体是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液体自动配料系统已高度完善,是包括称重加料、配方控制、输放料等计算机生产过程控制和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液体自动配料管路的运行效果,许多厂家改用可拼接式输送管代替传统的一体式长管,不仅便于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管路的流通路径,而且便于故障检修。但一般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拼接管道的耐压性能相对于同规格的一体式管道较低,尤其在发生管内高压或低压状况时,将会对拼接处造成较大损伤,进而容易产生泄漏问题;另外,在进行侧向转接时,拼接式输送管和常规管道一样,需要人工计算角度再进行多次转接,安装流程较为繁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缓冲机构、阻位机构、第四导管以及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套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部的一侧穿插有第三导管,且第三导管的一端轴向延伸至第二导管的外部,所述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且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的外部固定有阻位机构,所述第三导管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管,且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之间套设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两端皆套装有压紧环,且两个压紧环分别套装于第三导管、第四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与第四导管的一端皆套装有第三法兰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波纹管、第一压圈以及第二压圈,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压圈、第二压圈,且第一压圈的外侧壁与第二导管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压圈的内侧壁与第三导管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一波纹管、第一压圈以及第二压圈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通过第一波纹管轴向伸缩。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波纹管的厚度小于第二波纹管的厚度,且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之间通过第二波纹管转向伸缩。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位机构包括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螺柱、螺母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分别套装有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之间等角度安插有若干个螺柱,且螺柱的两端皆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柱的中部皆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相互抵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之间通过弹簧在螺柱上轴向滑动,且两个螺母分别对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构成滑动限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在第二导管、第三导管之间密封式连接第一波纹管,利用轴向缩放来缓解液压,并通过拧动各个螺柱两端的螺母,调节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的相对间距,避免第一波纹管过度压缩,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圈、第二法兰圈相互抵触,避免第一波纹管过度展开,从而提高了该拼接式输送管使用时的稳定性;2、通过压紧环在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之间套接较厚的第二波纹管,便于第一导管、第四导管的一端通过第三法兰圈与配套管路进行转向对接,从而提高了该拼接式输送管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管;2、密封圈;3、第二导管;4、第三导管;5、缓冲机构;501、第一波纹管;502、第一压圈;503、第二压圈;6、阻位机构;601、第一法兰圈;602、第二法兰圈;603、螺柱;604、螺母;605、弹簧;7、第四导管;8、第二波纹管;9、压紧环;10、第三法兰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包括第一导管1、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缓冲机构5、阻位机构6、第四导管7以及第二波纹管8,第一导管1的一端套装有密封圈2,且密封圈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管3,第二导管3内部的一侧穿插有第三导管4,且第三导管4的一端轴向延伸至第二导管3的外部,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5,且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外部固定有阻位机构6,第三导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管7,且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之间套设有第二波纹管8,第二波纹管8的两端皆套装有压紧环9,且两个压紧环9分别套装于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的一端,第一导管1与第四导管7的一端皆套装有第三法兰圈10。在图1和图2中:缓冲机构5包括第一波纹管501、第一压圈502以及第二压圈503,第一波纹管501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压圈502、第二压圈503,且第一压圈502的外侧壁与第二导管3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压圈503的内侧壁与第三导管4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利用轴向缩放来缓解液压冲击;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第一波纹管501、第一压圈502以及第二压圈503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通过第一波纹管501轴向伸缩,构成活动式密封结构,避免液体溢出;第一波纹管501的厚度小于第二波纹管8的厚度,且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之间通过第二波纹管8转向伸缩,用于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向对接;在图1和图2中:阻位机构6包括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螺柱603、螺母604以及弹簧605,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分别套装有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的外侧壁上,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之间等角度安插有若干个螺柱603,且螺柱603的两端皆套装有螺母604,螺柱603的中部皆套设有弹簧605,且弹簧6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相互抵触,用于限定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轴向运动,避免发生偏转;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之间通过弹簧605在螺柱603上轴向滑动,且两个螺母604分别对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构成滑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定第一波纹管501的最大缩放范围,避免轻易损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第一导管1的一端依次套接密封圈2、第二导管3,再在第二导管3内部的一侧穿插第三导管4,此时,通过第一压圈502、第二压圈503在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密封式连接第一波纹管501,利用第一波纹管501的轴向缩放功能来缓解液压冲击,并通过拧动各个螺柱603两端的螺母604,调节第一法兰圈601、第二法兰圈602的相对间距,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包括第一导管(1)、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缓冲机构(5)、阻位机构(6)、第四导管(7)以及第二波纹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1)的一端套装有密封圈(2),且密封圈(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管(3),所述第二导管(3)内部的一侧穿插有第三导管(4),且第三导管(4)的一端轴向延伸至第二导管(3)的外部,所述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5),且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外部固定有阻位机构(6),所述第三导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管(7),且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之间套设有第二波纹管(8),所述第二波纹管(8)的两端皆套装有压紧环(9),且两个压紧环(9)分别套装于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与第四导管(7)的一端皆套装有第三法兰圈(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包括第一导管(1)、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缓冲机构(5)、阻位机构(6)、第四导管(7)以及第二波纹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1)的一端套装有密封圈(2),且密封圈(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管(3),所述第二导管(3)内部的一侧穿插有第三导管(4),且第三导管(4)的一端轴向延伸至第二导管(3)的外部,所述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5),且第二导管(3)、第三导管(4)之间的外部固定有阻位机构(6),所述第三导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管(7),且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之间套设有第二波纹管(8),所述第二波纹管(8)的两端皆套装有压紧环(9),且两个压紧环(9)分别套装于第三导管(4)、第四导管(7)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与第四导管(7)的一端皆套装有第三法兰圈(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第一波纹管(501)、第一压圈(502)以及第二压圈(503),所述第一波纹管(501)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压圈(502)、第二压圈(503),且第一压圈(502)的外侧壁与第二导管(3)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压圈(503)的内侧壁与第三导管(4)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可拼接式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会虎景季平陈香香陆伟华陈利萍谢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澳恩计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