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第一燃气管、固定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燃气管、连接第一燃气管和第二燃气管的转向弯头、以及防沉降管沟;所述防沉降管沟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并首尾合围的四个侧壁、以及紧密盖合在侧壁顶部的盖板,所述第一燃气管横向贯穿防沉降管沟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后连接转向弯头,在防沉降管沟内部空隙内填充干沙;所述第一燃气管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套管,钢套管紧密套装在侧壁的穿孔内,第一燃气管穿设于钢套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随桥敷设燃气管的柔性,可对土壤沉降进行有效补偿,避免燃气管道受到剪切力作用,解决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燃气管道结构破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属于燃气管道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燃气事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燃气供应范围越来越广,燃气输送管道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多城市地形较复杂,尤其南方城市,水域分布广,桥梁众多,燃气供应过程中难以避免燃气输送管道需要通过水域的情况,而随桥敷设这一方案由于施工相对简单、工程费用低、施工进度快、便于检查和维修等优点,而被很多地区广泛采用。按照燃气管道是否与大气接触,可将燃气管道随桥敷设的方式分为架空敷设和管沟敷设两种,架空敷设是指将管道铺设在预留的管孔内、架在桥墩上或悬吊在桥侧人行道下等位置,管沟敷设是将燃气管道敷设在桥梁人行道底板下的预留管沟内,四周用干河沙填充。但不论使用哪种敷设方式,一旦桥梁两侧地基出现沉降,土壤的沉降速度快、沉降量大,桥墩的沉降速度慢、沉降量小,土壤的不均匀位移会对燃气管道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当剪切力超过燃气管道的屈服极限,就会造成燃气管道的塑性变形甚至断裂,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第一燃气管、固定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燃气管、连接第一燃气管和第二燃气管的转向弯头、以及埋设在路面下方的防沉降管沟;所述防沉降管沟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并首尾合围的四个侧壁、以及紧密盖合在侧壁顶部的盖板,所述第一燃气管横向贯穿防沉降管沟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后连接转向弯头,在防沉降管沟内部空隙内填充干沙;所述第一燃气管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套管,钢套管紧密套装在侧壁的穿孔内,第一燃气管穿设于钢套管中,在第一燃气管与钢套管的间隙内填充有弹性填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面积超出侧壁合围形成的腔体面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燃气管与钢套管轴向偏心设置、且第一燃气管靠近钢套管的底壁。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弯头与第二燃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加固套管,加固套管贯穿路面填土层和桥面端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的顶部还设置有素混凝土顶块,盖板盖合在素混凝土顶块上方;所述素混凝土顶块与盖板的交接处设置有水泥砂浆密封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随桥敷设燃气管的柔性和可靠性,可对土壤的沉降进行有效补偿,避免燃气管道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变形,提高了燃气管道的使用寿命,极大程度降低了燃气的泄漏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经试验证明,本技术的有效补偿量不小于10cm,可满足绝大多数地区的燃气管道防沉降使用需求,解决了燃气管道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结构破坏问题。本技术可在原有的随桥敷设燃气管道处进行改进,整体土方开挖量少,改造工作量小,成本低廉,且整个结构不包含易损件,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转向弯头连接第一燃气管和第二燃气管,转向弯头由90°弯头对接而成,增加了使用45°弯头连接时的结构柔性,受力方向一致,可自然补偿剪切应力,增加燃气管道承受剪切力的能力。本技术通过防沉降管沟对第一燃气管进行保护,通过盖板防止上层土壤沉降对燃气管产生剪切力,同时,管沟内的腔体增加了第一燃气管在受力状态下的活动空间,便于释放应力。所述管沟腔体内填充有干沙,包覆第一燃气管外壁,将剪切力均匀分散、避免应力集中对管道产生损伤。所述第一燃气管与防沉降管沟侧壁之间设置钢套管,第一燃气管与钢套筒之间采用偏心安装,使得防沉降管沟具有一定的整体沉降安全范围。当管沟的沉降量在沉降安全范围内,第一燃气管不受剪切力的作用。第一燃气管与钢套管的空隙中均填充有弹性填料,有效支撑燃气管道,避免刚性接触,降低燃气管道的受力风险。本技术采用素混凝土垫层作为防沉降管沟的底板,一方面为侧壁提供稳定支撑,另一方面有效改善了土壤的沉降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沉降管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含有水平弯折部的转向弯头。其中,1、第一燃气管,2、第二燃气管,3、底板,4、侧壁,5、盖板,6、转向弯头,7、加固管套,8、钢套管,9、弹性填料,10、素混凝土顶块,11、水泥砂浆密封层,12、干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第一燃气管1、固定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燃气管2、连接第一燃气管1和第二燃气管2的转向弯头6,还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防沉降管沟。所述防沉降管沟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并首尾合围的四个侧壁4、以及盖合在侧壁4顶部的盖板5。所述第一燃气管1横向贯穿防沉降管沟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4后、与第二燃气管2通过转向弯头6相连接,在防沉降管沟内部空隙内填充干沙12。所述转向弯头6由90°弯头组合而成,在转向弯头6与第二燃气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加固套管7,加固套管7贯穿路面填土层和桥面端部、且加固套管7伸出桥面端部的长度不小于0.25m,优选为0.3m。90°弯头能够有效提高燃气管的连接柔性,减少剪切力受力面。所述底板3为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坚硬且不易形变,为侧壁4提供稳定支撑,最大限度避免侧壁4发生沉降。素混凝土垫层的面积超出侧壁4合围形成的腔体面积,不易发生侧壁4倾斜。所述第一燃气管1与侧壁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套管8,钢套管8紧密套装在侧壁4的穿孔内,第一燃气管1与钢套管8轴向偏心设置、且第一燃气管1靠近钢套管8的底壁;在第一燃气管1与钢套管8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弹性填料9,为第一燃气管1提供稳定支撑,同时避免钢套管8与第一燃气管1之间刚性接触;所述弹性填料9优选为聚氨酯发泡材料,质轻且回弹性好,支撑稳定。优选的,所述钢套管8与侧壁4穿孔之间还设置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垫片。所述侧壁4的顶部还设置有素混凝土顶块10,盖板5盖合在素混凝土顶块10上方,以增强对盖板5的支撑强度,降低路面压力对防沉降管沟的下沉作用。所述素混凝土顶块10与盖板5的交接处设置有水泥砂浆密封层11,水泥砂浆浇注入交接缝隙中实现密封,避免水分进入管沟内部。优选的,所述侧壁4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底板3和盖板5均为素混凝土材质,侧壁4与底板3之间可通过浇注连接、也可通过螺栓等机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上还设置有便于装卸的吊钩。当第一燃气管1与第二燃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第一燃气管(1)、固定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燃气管(2)、连接所述第一燃气管(1)和所述第二燃气管(2)的转向弯头(6)、以及埋设在路面下方的防沉降管沟;所述防沉降管沟包括底板(3)、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并首尾合围的四个侧壁(4)、以及紧密盖合在所述侧壁(4)顶部的盖板(5),所述第一燃气管(1)横向贯穿所述防沉降管沟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4)后连接转向所述弯头(6),在防沉降管沟内部空隙内填充干沙(12);所述第一燃气管(1)与所述侧壁(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套管(8),所述钢套管(8)紧密套装在所述侧壁(4)的穿孔内,所述第一燃气管(1)穿设于所述钢套管(8)中,在所述第一燃气管(1)与所述钢套管(8)的间隙内填充有弹性填料(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路面下方的第一燃气管(1)、固定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燃气管(2)、连接所述第一燃气管(1)和所述第二燃气管(2)的转向弯头(6)、以及埋设在路面下方的防沉降管沟;所述防沉降管沟包括底板(3)、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并首尾合围的四个侧壁(4)、以及紧密盖合在所述侧壁(4)顶部的盖板(5),所述第一燃气管(1)横向贯穿所述防沉降管沟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4)后连接转向所述弯头(6),在防沉降管沟内部空隙内填充干沙(12);所述第一燃气管(1)与所述侧壁(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套管(8),所述钢套管(8)紧密套装在所述侧壁(4)的穿孔内,所述第一燃气管(1)穿设于所述钢套管(8)中,在所述第一燃气管(1)与所述钢套管(8)的间隙内填充有弹性填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桥敷设燃气管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