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阀及壁挂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7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混阀,并公开了具有预混阀的壁挂炉,其中一种预混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壁设置有混气槽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混气槽体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混气槽体内设置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可翻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混气槽体的底壁,所述可翻转部可对所述进气通道遮挡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燃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流经通道截面积,确保不同的负荷下,燃气阀获得稳定的工作压力,保持稳定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阀及壁挂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预混阀及壁挂炉。
技术介绍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在节能,环保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物的保温材料工艺的进步,因此采暖所需要的功率有所减少,随着人们对生活热水使用品质的提升,要求壁挂炉在一个较宽功率范围内工作,预混器是制约负荷调节比的一个重要部件,是实现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流经燃烧室,预混器通常包括缩管、喉管和扩管,空气从横向流通面积大的缩管进入横向流通面积小的喉管时会产生负压,从而将燃气引射进入喉管内,实现与空气充分混合,壁挂炉的调节比越大,用户使用体验感也就越佳,而目前普通的预混器流通口径基本是固定的,无法调节截面积大小,因此负荷调节比也是固定的,难以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混阀及壁挂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预混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壁设置有混气槽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混气槽体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混气槽体内设置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可翻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混气槽体的底壁,所述可翻转部可对所述进气通道遮挡覆盖。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预混阀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调节垫片处于自然状态,此时可翻转部对进气通道遮挡覆盖,阻隔在进气通道与混气槽体之间,当预混阀工作时,气流从进气通道进入,在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可翻转部被吹起,调节垫片处于半开状态,此为小负荷工作状态,燃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流经通道截面积减少,在相同的外设风机转速下,燃烧负荷相应减少,气流速度加快,气压增大,燃气阀依然能获得足够工作压差,以保证稳定工作输出,当在最大风机转速工作下,气流加大,可翻转部翻转的角度加大,调节垫片处于全开状态,燃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流经通道截面积增大,此为大负荷工作状态,如此本技术通过改变燃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流经通道截面积,确保不同的负荷下,燃气阀获得稳定的工作压力,保持稳定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的特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翻转部包括连接片与遮挡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遮挡片连接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遮挡片可对所述进气通道遮挡覆盖,所述连接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遮挡片的厚度。连接片厚度比遮挡片小,更容易弯折,因此,可翻转部整体在翻转时,主要是遮挡片整体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片正对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面设置有避空槽,所述混气槽体的底壁环绕所述进气通道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可伸入所述避空槽内。利用环形凸起与避空槽的配合,可提高遮挡片对进气通道的遮挡覆盖效果,结构配合更加紧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片背向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面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提高遮挡片的结构强度,在长时间使用后,风压也不容易使得遮挡片弯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阀体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阀体底壁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限位外檐。可翻转部在翻转至与限位外檐相抵时,由于被限位外檐阻挡,使得可翻转部无法进一步翻转,以此限制对可翻转部的翻转行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垫片为弹性材质。当气流不再吹向调节垫片时,调节垫片不仅依靠自身重力使得可翻转部复位,同时还可依靠弹力使得可翻转部更好地复位,对进气通道进行遮挡覆盖。一种壁挂炉,包括预混器、风机、上述的预混阀,所述预混器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风机具有进风端与出风端,所述预混器连接于所述预混阀上,所述出气口正对于所述进气通道,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预混阀上,所述进风端正对于所述混气槽体。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风机工作时,在进风端产生负压,使得预混器从进气口处进入燃气与空气,并从出气口处排出空气与燃气至预混阀内,在预混阀内的混气槽体内混合,而调节垫片可改变燃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流经通道截面积,确保不同的负荷下,燃气阀获得稳定的工作压力,保持稳定调节,因此,利用此预混阀后组装成的壁挂炉,可在不同负荷调节下均能维持稳定的空燃比,提高壁挂炉燃烧时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混器内具有空气腔体,所述预混器内环绕所述空气腔体设置有燃气腔体,所述进气口包括空气进入口与燃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连通于所述空气腔体,所述燃气进入口连通于所述燃气腔体,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腔体与所述燃气腔体。空气腔体从空气进入口处补入空气,燃气腔体则从燃气进入口处补入燃气,燃气腔体环绕在空气腔体外侧,使得空气与燃气在从出气口排出时迅速混合均匀,提高燃烧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预混阀内调节垫片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预混阀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预混阀在大负荷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壁挂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阀体、110-进气通道、120-混气槽体、210-固定部、211-限位外檐、220-可翻转部、221-避空槽、300-预混器、310-空气腔体、320-燃气腔体、40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预混阀,包括阀体100,阀体100的一侧壁设置有混气槽体120,阀体100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与混气槽体120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110,混气槽体120内设置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具有固定部210、连接于固定部210的可翻转部220,固定部210连接于混气槽体120的底壁,可翻转部220可对进气通道110遮挡覆盖。当预混阀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调节垫片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所述阀体(100)的一侧壁设置有混气槽体(120),所述阀体(100)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混气槽体(120)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110),所述混气槽体(120)内设置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固定部(210)、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10)的可翻转部(220),所述固定部(210)连接于所述混气槽体(120)的底壁,所述可翻转部(220)可对所述进气通道(110)遮挡覆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所述阀体(100)的一侧壁设置有混气槽体(120),所述阀体(100)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混气槽体(120)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110),所述混气槽体(120)内设置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固定部(210)、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10)的可翻转部(220),所述固定部(210)连接于所述混气槽体(120)的底壁,所述可翻转部(220)可对所述进气通道(110)遮挡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部(220)包括连接片与遮挡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10)上,所述遮挡片连接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遮挡片可对所述进气通道(110)遮挡覆盖,所述连接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遮挡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片正对所述进气通道(110)的一侧面设置有避空槽(221),所述混气槽体(120)的底壁环绕所述进气通道(110)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可伸入所述避空槽(2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片背向所述进气通道(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徐麦建余浩伦邱振春林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