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及其冷镦成型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1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及其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双面压点方螺母的方螺母主体上设有定位孔,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压点。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的第一、二次整型模具通过冲模组件的回字形腔底完成第一次整型工序,通过冲模组件的回字形腔底和四个棱边各设置的四个第二大倒角完成第二次整型工序,整修后的胚料上、下两个端面是平整的。第一、二、三次镦孔模具是通过第一、二次镦孔模具的前、后冲棒芯头的多层结构,以消除所述第一次镦孔模具镦孔后的第四胚料在脱料时产生吸料的风险;及通过穴塞构件和冲模仁、冲管与芯棒的组合结构完成第三次镦孔工序;以提高第三次镦孔模具的循环使用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及其冷镦成型组合模具
本技术属于紧固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及其冷镦成型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电能表制造业中,常规情况下,表盖通过封印螺钉拧入表底固定,表底上的螺纹结构常采用表底注塑后,再装入方螺母与表底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电表的表盖与电表本体的紧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为了解决电力供给不同时段的供求矛盾对于电表需求及品质日益提高,提高方螺母的产量及品质显得日益迫切。针对目前方形螺母产量供应不足的矛盾,行业内采用多工位冷镦成型的工艺,通过采用线材经过多次冷镦锻造未压点的方形螺母,然后通过成型后的冲床压点最终达成产品外观。目前,现有方螺母的方形为单面压点,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及设计一套方螺母的选向问题,同时为了减小方螺母的注塑时反向使用的风险,需要设计一套检测设备,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方螺母还存在压点尺寸所限,导致锻造容易脆断,崩裂的问题。另外,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冲床加工速度限制,还存在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及其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本技术双面压点方螺母尤其在电表的表盖与电表本体装配时,更加便利,拥有更高的防松性能,同时降低后期防锈的频率及成本,减少人力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在双面压点方螺母冷镦成型工艺生产过程中减少工序,优化工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冲压工序中可能存在的不良风险。同时降低了模具的耗损成本,且提高高成本模具的使用频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包括一方螺母主体,于该方螺母主体上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为设于方螺母主体中部的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主体的上下表面为双压面,于该双压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压点。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双面压点方螺母为所述的双面压点方螺母;切断刀具、第一次整型模具、第二次整型模具、第一次镦孔模具、第二次镦孔模具、第三次镦孔模具、冲孔模具;所述切断刀具剪切盘元线材;其中,第一次整型模具,包括第一冲模组件和第一冲棒;所述第一冲模组件的冲模仁于底部形成一回字形腔底;所述第一冲棒,端面具有第一斜部,以使该第一冲棒的端面形成圆锥台状;第二次整型模具,包括第二冲模组件和第二冲棒;所述第二冲棒,采用与第一冲棒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冲模组件的冲模仁于底部形成一与第一冲模组件的回字形腔底相同的回字形腔底。且于所述冲模仁的第二四角周壁的四个棱边为与该回字形腔底相接的弧形棱边。第一次镦孔模具,包括第三冲模组件、第三前冲棒、第三后冲棒;所述第三冲模组件采用与第一次整型模具的第一冲模组件结构相同的冲模结构;所述第三前冲棒,于端面凸设两层芯头结构,形成第三前冲棒芯头;所述第三后冲棒,于端面凸设一层芯头结构,形成第三后冲棒芯头。第二次镦孔模具,包括第四冲模组件、第四前冲棒、第四后冲棒;所述第四冲模组件采用与第一冲模组件结构相同的冲模结构;所述第四前冲棒采取与第一次镦孔模具的第三前冲棒相同的结构;所述第四后冲棒,于端面凸设两层芯头结构,形成第四后冲棒芯头;第三次镦孔模具,包括第五冲模组件、第五前冲棒组件和第五后冲棒;还包括一穴塞构件,该穴塞构件紧配合在所述第五冲模组件的冲模仁内,以形成该冲模仁的腔底;所述穴塞构件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下凸点,该设有多个下凸点的上端面对应待加工的第五胚料的下端面设置;所述冲模仁为钨钢构件,所述穴塞构件为高速钢构件;所述第五前冲棒组件,包括冲管,于该冲管中紧配合有一芯棒;所述冲管为高速钢构件,且所述冲管的下端面上分布有多个上凸点,该设有多个上凸点的下端面对应待加工的第五胚料的上端面设置;所述芯棒,凸出冲管的部分形成第五前冲棒芯头;所述第五后冲棒,于端面凸设的芯头结构,形成第五后冲棒芯头。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盘元线材为具有四个角的四角线材,该盘元线材对边尺寸比第一次整型模具成型后的第二胚料对边尺寸小;所述切断刀具包括外刀和内刀座组件;所述外刀采用先从盘元线材的对角进行剪切。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冲孔模具,包括打孔冲棒、打孔模仁组件和脱料盘组件;所述打孔模仁组件的打孔模仁腔壁上部凸设有卡突点;所述脱料盘组件,为一转动盘,其上均布多个脱料通孔;且该脱料盘组件的下端面与打孔模仁组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双面压点方螺母的高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回字形腔底是由冲模仁的四角底面,及沿该四角底面的四个棱边各设置的四个大倒角组成。所述大倒角是自冲模仁的四角周壁向四角底面向内倾斜的斜边,斜边的斜角角度为30±5°。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第一冲棒的第一斜部是自该端面的第一外缘边向该端面的第一中部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斜部的斜角角度为6~10°。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第三前冲棒芯头的前冲芯头长度为第三次镦孔模具镦孔后的第六胚料前沉孔的前沉孔深度的0.55-0.65倍;第三后冲棒芯头的后冲芯头长度为第三次镦孔模具镦孔后的第六胚料后沉孔的后沉孔深度的0.25-0.35倍;所述第三前冲棒芯头的前冲芯头长度为第三次镦孔模具镦孔后的第六胚料前沉孔的前沉孔深度的0.65到0.70倍;所述第四后冲棒芯头的后冲芯头长度为第三次镦孔模具镦孔后的第六胚料后沉孔的后沉孔深度H2的0.75到0.85倍;所述第五前冲棒芯头的前冲芯头长度为1.45-1.55mm;所述第五后冲棒芯头的后冲芯头长度为1.40-1.50mm。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所述冲管和芯棒之间设有沟槽。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本技术双面压点方螺母对现有技术的单面方螺母进行产品优化,将该双面压点方螺母的上下表面设计为双面压点结构,从客观降低了客户对于选向的设计考虑,降低了客户的装配不良率及设计成本。二是,在本技术冷镦成型工艺的组合模具中,通过冲模组件的回字形腔底完成第一次整型工序,可以更大限度的对切料后胚料切断面处产生的剪切撕裂痕(甚至毛刺和锐角)进行挤压变形,从而消除这些毛刺和锐角,使冲模仁内的胚料更加均匀和平整。因此对于胚料的修整效果更好。三是,在本技术冷镦成型工艺的组合模具中,通过冲模组件的回字形腔底和四个棱边各设置的四个第二大倒角完成第二次整型工序,圆锥台状端面的第一冲棒,可以保证整修后的胚料上、下两个端面是平整的,满足电表用方螺母上、下两端面有接触导电的特殊要求。更无法做到两面同样平整。四是,在本技术冷镦成型工艺的成型模具中,同步在生产过程将螺母成型和压点两个关键工艺结合在一起,减少工序,优化工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冲压工序中可能存在的不良风险。五是,在本技术冷镦成型工艺的第三次镦孔模具中,采用了穴塞构件和冲模仁的组合结构,及冲管与芯棒的组合结构,同时为实现产品的方螺母,关键模具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其特征是,包括一方螺母主体,于该方螺母主体上设有定位孔(A701),该定位孔(A701)为设于方螺母主体中部的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主体的上下表面(A702、A703)为双压面,于该双压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压点(A7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其特征是,包括一方螺母主体,于该方螺母主体上设有定位孔(A701),该定位孔(A701)为设于方螺母主体中部的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主体的上下表面(A702、A703)为双压面,于该双压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压点(A704)。


2.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双面压点方螺母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点方螺母;包括切断刀具(100)、第一次整型模具(200)、第二次整型模具(300)、第一次镦孔模具(400)、第二次镦孔模具(500)、第三次镦孔模具(600)、冲孔模具(700);所述切断刀具(100)剪切盘元线材;其中,
第一次整型模具(200),包括第一冲模组件(210)和第一冲棒(220);所述第一冲模组件(210)的冲模仁于底部形成一回字形腔底;所述第一冲棒(220),端面具有第一斜部(223),以使该第一冲棒(220)的端面形成圆锥台状;
第二次整型模具(300),包括第二冲模组件(310)和第二冲棒(320);所述第二冲棒(320),采用与第一冲棒(220)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冲模组件(310)的冲模仁于底部形成一与第一冲模组件(210)的回字形腔底相同的回字形腔底;且于所述冲模仁的第二四角周壁(313)的四个棱边为与该回字形腔底相接的弧形棱边(314);
第一次镦孔模具(400),包括第三冲模组件(410)、第三前冲棒(420)、第三后冲棒(430);所述第三冲模组件(410)采用与第一次整型模具(200)的第一冲模组件(210)结构相同的冲模结构;所述第三前冲棒(420),于端面凸设两层芯头结构,形成第三前冲棒芯头(421);所述第三后冲棒(430),于端面凸设一层芯头结构,形成第三后冲棒芯头(431);
第二次镦孔模具(500),包括第四冲模组件(510)、第四前冲棒(520)、第四后冲棒(530);所述第四冲模组件(510)采用与第一次整型模具(200)的第一冲模组件(210)结构相同的冲模结构;所述第四前冲棒(520)采取与第一次镦孔模具(400)的第三前冲棒(420)相同的结构;所述第四后冲棒(530),于端面凸设两层芯头结构,形成第四后冲棒芯头(531);
第三次镦孔模具(600),包括第五冲模组件(610)、第五前冲棒组件(620)和第五后冲棒(630);还包括一穴塞构件(640),该穴塞构件(640)紧配合在所述第五冲模组件(610)的冲模仁(611)内,以形成该冲模仁(611)的腔底;所述穴塞构件(640)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下凸点(641),该设有多个下凸点(641)的上端面对应待加工的第五胚料(A5)的下端面设置;所述冲模仁(611)为钨钢构件,所述穴塞构件(640)为高速钢构件;所述第五前冲棒组件(620),包括冲管(621),于该冲管(621)中紧配合有一芯棒(622);所述冲管(621)为高速钢构件,且所述冲管(621)的下端面上分布有多个上凸点(621A),该设有多个上凸点(621A)的下端面对应待加工的第五胚料(A5)的上端面设置;
所述芯棒(622),凸出冲管(621)的部分形成第五前冲棒芯头(622A);
所述第五后冲棒(630),于端面凸设的芯头结构,形成第五后冲棒芯头(6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盘元线材为具有四个角的四角线材,该盘元线材(1000)对边尺寸(a、b)比第一次整型模具(200)成型后的第二胚料(A2)对边尺寸小;所述切断刀具(100)包括外刀(110)和内刀座组件(120);所述外刀(110)采用先从盘元线材的对角进行剪切。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面压点方螺母的冷镦成型组合模具,其特征是,冲孔模具(700),包括打孔冲棒(710)、打孔模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标庚张晓琳兰华兴李学宽郑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同恒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