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安装孔、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安装孔内依次固定安装有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单向阀B;泄漏阀上具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一储油腔内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二储油腔内设置第二活塞杆。螺纹拧紧使得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固定在第一段孔内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形成一个阀,实现将油路简化设计,减小产品的体积,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齿轮A、两个凸轮固定在转轴上的设计,并安装在壳体上方,减小了占用空间。通过两个连杆结合固定件铰接的设计,利用杠杆原理,可用较小的动力输入即可完成较大的动力输出,较小电机的功率需求,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
本技术涉及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内校验源等检测用的液压泵,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压泵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校验源设计了一种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螺纹拧紧使得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固定在第一段孔内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形成一个阀,实现将油路简化设计,减小产品的体积,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齿轮A、两个凸轮固定在转轴上的设计,并安装在壳体上方,减小了占用空间。通过两个连杆结合固定件铰接的设计,利用杠杆原理,可用较小的动力输入即可完成较大的动力输出,较小电机的功率需求,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安装孔、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在安装孔的轴向上,安装孔内依次固定安装有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单向阀B;阀体接头固定在安装孔上端且与壳体之间密封配合;泄漏阀上具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均连通第一储油腔、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口,第一油道上具有单向阀,单向阀连通单向阀A,单向阀A连通单向阀B,第二油道上具有进油堵塞出油打开第二油道的正负压阀片,单向阀A和单向阀B之间的连通通道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第一储油腔内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二储油腔内设置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做伸出或缩回运动,且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运动状态相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泄漏阀包括泄漏阀阀体,泄漏阀阀体上端与阀体接头密封配合,泄漏阀壳体上端具有第一腔,第一腔与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泄漏阀阀体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腔、第三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不连通,第二腔与第一腔之间通过第一孔连通,第二腔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三腔连通,第三腔通过第二孔连通第一储油腔,正负压阀片通过设置在其与阀体接头之间的第一弹簧使其与泄漏阀阀体之间密封配合以堵塞第二油道,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体,单向阀阀体固定在安装孔内且单向阀阀体上端与泄漏阀阀体下端密封配合,单向阀阀体上端和泄漏阀阀体下端之间形成过渡腔,第二腔与过渡腔之间通过第一油道连通,单向阀阀体上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四腔,第四腔和第三腔连通,单向阀阀体内具有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侧壁与单向阀阀体之间具有间隔,单向阀A,单向阀A固定在安装孔内且与安装孔壁之间密封配合,单向阀阀芯通过设置在其与单向阀A之间的第二弹簧使其上端与单向阀阀体的上端盖之间密封配合,上端盖上具有第三孔,单向阀阀体侧壁上具有第四孔,过渡腔和第四腔之间通过第三孔、间隔、第四孔连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连通通道通过过渡油道43与第二储油腔连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驱动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上方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A,第二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B,固定柱A铰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柱B铰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第四连杆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第四连杆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二固定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A,齿轮A啮合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B。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为圆盘,且对称设置在齿轮A的两侧,转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在壳体上的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对称设置在两个支撑板的两侧,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为Y型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储油腔为大油腔、第二储油腔为小油腔时,可减小电机的功率需求,节约成本。齿轮A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保证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未安装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中,可拆式是指可在不改变零件原始结构的基础上可将其与另一零件分离的连接方式。如图1-4所示,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包括,壳体9,壳体上具有安装孔、第一储油腔1、第二储油腔2,在安装孔的轴向上,安装孔内依次固定安装有阀体接头3、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单向阀B28;阀体接头固定在安装孔上端且与壳体之间密封配合;其中,安装孔由依次设置的第一段孔、第二段孔(下文的连通通道)、第三段孔构成,第一段孔、第三段孔的直径大于第二段孔的直径,第一段孔与第二段孔之间形成台阶面,阀体接头3、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在安装孔第一段孔内堆叠式安装,位于最末端的单向阀A接触安装在台阶面,最前端的阀体接头与壳体螺纹固定,螺纹拧紧使得阀体接头3、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固定在第一段孔内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形成一个阀,实现将油路简化设计,减小产品的体积,整体结构简单。泄漏阀上具有第一油道4、第二油道5,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均连通第一储油腔、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口44,第一油道上具有单向阀,单向阀连通单向阀A,单向阀A连通单向阀B,第二油道上具有进油堵塞出油打开第二油道的正负压阀片6,单向阀A和单向阀B之间的连通通道27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第一储油腔内设置第一活塞杆7,第二储油腔内设置第二活塞杆8,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做伸出或缩回运动,且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运动状态相反。泄漏阀包括泄漏阀阀体10,泄漏阀阀体上端与阀体接头密封配合,泄漏阀壳体上端具有第一腔12,第一腔与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泄漏阀阀体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腔11、第三腔13,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不连通,第二腔与第一腔之间通过第一孔14连通,第二腔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三腔连通,第三腔通过第二孔15连通第一储油腔,正负压阀片通过设置在其与阀体接头之间的第一弹簧16使其与泄漏阀阀体之间密封配合以堵塞第二油道,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体17,单向阀阀体固定在安装孔内且单向阀阀体上端与泄漏阀阀体下端密封配合,单向阀阀体上端和泄漏阀阀体下端之间形成过渡腔18,第二腔与过渡腔之间通过第一油道连通,单向阀阀体上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四腔19,第四腔和第三腔连通,单向阀阀体内具有单向阀阀芯21,单向阀阀芯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壳体上具有安装孔、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在安装孔的轴向上,安装孔内依次固定安装有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单向阀B;/n阀体接头固定在安装孔上端且与壳体之间密封配合;/n泄漏阀上具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均连通第一储油腔、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口,第一油道上具有单向阀,单向阀连通单向阀A,单向阀A连通单向阀B,第二油道上具有进油堵塞出油打开第二油道的正负压阀片,/n单向阀A和单向阀B之间的连通通道与第二储油腔连通,/n第一储油腔内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二储油腔内设置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做伸出或缩回运动,且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运动状态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上具有安装孔、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在安装孔的轴向上,安装孔内依次固定安装有阀体接头、泄漏阀、单向阀、单向阀A、单向阀B;
阀体接头固定在安装孔上端且与壳体之间密封配合;
泄漏阀上具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均连通第一储油腔、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口,第一油道上具有单向阀,单向阀连通单向阀A,单向阀A连通单向阀B,第二油道上具有进油堵塞出油打开第二油道的正负压阀片,
单向阀A和单向阀B之间的连通通道与第二储油腔连通,
第一储油腔内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二储油腔内设置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做伸出或缩回运动,且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运动状态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双缸电动高压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泄漏阀包括泄漏阀阀体,泄漏阀阀体上端与阀体接头密封配合,泄漏阀壳体上端具有第一腔,第一腔与阀体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泄漏阀阀体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腔、第三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不连通,第二腔与第一腔之间通过第一孔连通,第二腔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三腔连通,第三腔通过第二孔连通第一储油腔,
正负压阀片通过设置在其与阀体接头之间的第一弹簧使其与泄漏阀阀体之间密封配合以堵塞第二油道,
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体,单向阀阀体固定在安装孔内且单向阀阀体上端与泄漏阀阀体下端密封配合,单向阀阀体上端和泄漏阀阀体下端之间形成过渡腔,第二腔与过渡腔之间通过第一油道连通,单向阀阀体上与安装孔壁之间形成第四腔,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松顺,时九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宇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