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2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包括液压马达本体、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出耦合组件,所述输出耦合组件包括输出耦合外壳、第一耦合叶轮、第二耦合叶轮、输出轴、缓冲弹簧;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耦合叶轮包括第一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并呈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液压伺服马达的缓冲减震,使得输出轴动力输出相当平稳,不存在振动等问题,提高了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伺服马达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
技术介绍
液压伺服马达是液压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它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其输出轴的机械能(转矩和转速)。液体是传递力和运动的介质。液压伺服马达,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港口机械等,应用范围广。现有液压伺服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伺服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伺服马达,而液压伺服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特别是高速液压伺服马达,振动会导致液压伺服马达安装连接的部分松动,影响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而且振动会导致输出轴输出动力不平稳,使得液压伺服马达无法适用于输出轴动力要求平稳的使用场合,使用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液压伺服马达的缓冲减震,使得输出轴动力输出相当平稳,不存在振动等问题,提高了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包括液压马达本体、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出耦合组件,所述输出耦合组件包括输出耦合外壳、第一耦合叶轮、第二耦合叶轮、输出轴、缓冲弹簧;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耦合叶轮包括第一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并呈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液压马达本体包括的主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和第二耦合叶轮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主轴的一端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第二耦合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主轴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盲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的外部,所述输出轴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并穿过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缓冲弹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刹车耦合组件,所述刹车耦合组件包括刹车耦合外壳、第三耦合叶轮、第四耦合叶轮、摆动连杆;所述第三耦合叶轮包括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二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三叶片,所述第四耦合叶轮包括第二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内并沿所述第二耦合壳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四叶片;所述刹车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三耦合叶轮和第四耦合叶轮位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叶片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内,所述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第四耦合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摆动连杆位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的外部,且所述摆动连杆的中间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的中间相连接,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两子刹车组件,所述子刹车组件包括刹车片、弹簧、支架、L型连杆,所述刹车片包括弧形块、位于所述弧形块内轮廓中间的移动块、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块两端的两平板;两所述子刹车组件呈对称设置,两所述弧形块外包所述输出耦合外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上对称设有两移动槽,两所述移动块分别插入至两所述移动槽内并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移动块的工作面呈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所述支架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弧形块的外轮廓相连接;两所述L型连杆的长边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转动安装,所述L型连杆的短边设有腰圆孔,所述摆动连杆的两端均连接有销轴,两所述销轴分别插入至两所述L型连杆短边的腰圆孔内;两所述子刹车组件的平板位置相对,且位于同侧的两所述平板呈相间设置;所述L型连杆长边的端部的横截面呈腰圆形结构;第一个L型连杆长边的端部位于同侧的两平板之间,第二个L型连杆长边的端部位于另一同侧的两平板之间;所述刹车机构呈刹车状态时,所述L型连杆腰圆形结构的平面部分与所述平板相贴合,所述移动块的工作面贴合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外表面,同侧的两所述平板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小值;所述刹车机构呈打开状态时,所述L型连杆腰圆形结构的圆弧部分与所述平板相贴合,同侧的两所述平板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大值,所述移动块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外表面相脱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呈S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包括外筒体、位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连接外筒体和内筒体一端的封闭板,所述外筒体、内筒体和封闭板之间形成凹腔,多个第二叶片包括沿外筒体内壁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外子叶片、沿内筒体外表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内子叶片、沿封闭板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S形叶片。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马达本体包括马达外壳、小齿轮、大齿轮、油路导向板、换向阀、换向棘爪、主叶片,所述主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马达外壳内,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与所述马达外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马达外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路导向板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相连接;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油路导向板相连接;多个所述主叶片位于所述马达外壳内,且多个所述主叶片沿所述主轴的外表面圆周均布设置;所述马达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所述油路导向板上设有第一中间油口和第二中间油口,所述第一中间油口和第二中间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位置相对,所述油路导向板上设有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口相连通的进油通道一、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口相连通的进油通道二,所述油路导向板内设有齿轮安装腔、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所述齿轮安装腔与所述第一中间油口、第二中间油口、进油通道一、进油通道二、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相连通,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位于所述齿轮安装腔内,且所述小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小齿轮呈并排设置并与所述油路导向板转动安装,相邻两小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大齿轮与所述油路导向板转动安装,所述大齿轮与位于中间的小齿轮相啮合,所述油路导向板内还设有棘爪安装槽,所述棘爪安装槽与所述齿轮安装腔、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相连通,所述换向棘爪位于所述棘爪安装槽内,所述换向棘爪与所述油路导向板弹性转动连接,所述换向棘爪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换向棘爪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大齿轮的齿槽内。本专利技术在缓冲机构作用下实现了液压伺服马达的缓冲减震,使得输出轴动力输出相当平稳,不存在振动等问题,以适用于现有更高精度要求的使用场合,提高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范围,同时避免液压伺服马达运行振动而导致液压伺服马达各零件连接部分发生松动,而影响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液压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缓冲机构和刹车机构作用下,实现液压伺服马达非工作状态时的刹车固定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本体、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出耦合组件,所述输出耦合组件包括输出耦合外壳、第一耦合叶轮、第二耦合叶轮、输出轴、缓冲弹簧;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耦合叶轮包括第一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并呈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n所述液压马达本体包括的主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和第二耦合叶轮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主轴的一端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第二耦合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主轴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盲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的外部,所述输出轴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并穿过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缓冲弹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本体、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出耦合组件,所述输出耦合组件包括输出耦合外壳、第一耦合叶轮、第二耦合叶轮、输出轴、缓冲弹簧;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包括第一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耦合叶轮包括第一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并呈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
所述液压马达本体包括的主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耦合叶轮和第二耦合叶轮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主轴的一端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内,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第二耦合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主轴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盲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输出耦合外壳的外部,所述输出轴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并穿过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耦合壳体的中心孔内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缓冲弹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式液压伺服马达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刹车耦合组件,所述刹车耦合组件包括刹车耦合外壳、第三耦合叶轮、第四耦合叶轮、摆动连杆;所述第三耦合叶轮包括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二板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三叶片,所述第四耦合叶轮包括第二耦合壳体、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内并沿所述第二耦合壳体端面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第四叶片;所述刹车耦合外壳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填充有液压油;
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三耦合叶轮和第四耦合叶轮位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叶片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内,所述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第四耦合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内,所述摆动连杆位于所述刹车耦合外壳的外部,且所述摆动连杆的中间与所述第二耦合壳体的中间相连接;
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两子刹车组件,所述子刹车组件包括刹车片、弹簧、支架、L型连杆,所述刹车片包括弧形块、位于所述弧形块内轮廓中间的移动块、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块两端的两平板;两所述子刹车组件呈对称设置,两所述弧形块外包所述输出耦合外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上对称设有两移动槽,两所述移动块分别插入至两所述移动槽内并伸入至所述输出耦合外壳内,所述移动块的工作面呈与所述第一耦合壳体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所述支架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相连接,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弧形块的外轮廓相连接;
两所述L型连杆的长边与所述液压马达本体转动安装,所述L型连杆的短边设有腰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彤贺琳丹申俊苏永康毛伟杰尹亮亮舒常平陈龙邹敏刘叶刘建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