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态床装置用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为一种浆态床装置用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
技术介绍
石油作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提高石油的利用率的关键在于渣油的深度转化,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可以满足渣油的进一步劣质化的要求,并大大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是未来石化行业的发展方向。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减压塔底泵)作为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的核心泵,能否顺利运行,对整个装置的影响重大。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使用的介质主要为高密度、高黏度、大颗粒且使用温度高达300℃的重油或沥青。对输送介质的设备带来了较大的设计难度。难点主要在于泵送的介质高温、高黏度的特性!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冬季)和设备停机的时候,设备内部介质散热加大,温度降低,导致介质流动性降低甚至凝固,从而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是给这类泵进行电伴热,即在设备本体上缠绕伴热带,由伴热带通电生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泵,这种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所要伴热的设备的外形同样要求相对简单和规则(如BB5型泵),对于外形不规则的设备(如BB2型泵),伴热带无法实现全覆盖,存在局部无法伴热、保温的情况;2.且耗电量比较大,经济性差;3.由于是通强电,对于现场保养维护的人员来说,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有部分泵采用保温夹套的技术方案,如CN103696990A公开了一种全夹套保温泵,在泵进水端、出水端泵壳体、泵盖以及密封压盖处均设置有夹腔,通入液态热介质或热蒸汽对泵体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进行加热,这种结构只是在泵壳体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态床装置用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壳体(2),/n安装座(204),设于所述泵壳体(2)水平中心线两侧,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对所述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进行固定;/n上夹套(3),包裹于所述泵壳体(2)外部位于安装座(204)上端且与所述安装座(204)密封焊合连接;/n下夹套(19),包裹于所述泵壳体(2)外部位于安装座(204)下端且与所述安装座(204)密封焊合连接;/n保温层(22),贴合于所述上夹套(3)和所述下夹套(19)外壁上;/n蒸汽接入管道(4),设于所述上夹套(3)上,与所述上夹套(3)内部连接通,用于向上夹套(3)内供应高温蒸汽;/n比例阀(5),设于所述蒸汽接入管道(4)上且与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上夹套(3)的高温蒸汽量;/n蒸汽出口(20),设于下夹套(19)底侧,用于排出低温蒸汽;/n温度传感器(21),设于所述泵壳体(2)上,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泵壳体(2)温度;/n压力传感器(10),设于所述上夹套(3)顶部,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上夹套(3)内蒸汽压力;/n第一排气凸台(6)、第二排气凸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态床装置用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壳体(2),
安装座(204),设于所述泵壳体(2)水平中心线两侧,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对所述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进行固定;
上夹套(3),包裹于所述泵壳体(2)外部位于安装座(204)上端且与所述安装座(204)密封焊合连接;
下夹套(19),包裹于所述泵壳体(2)外部位于安装座(204)下端且与所述安装座(204)密封焊合连接;
保温层(22),贴合于所述上夹套(3)和所述下夹套(19)外壁上;
蒸汽接入管道(4),设于所述上夹套(3)上,与所述上夹套(3)内部连接通,用于向上夹套(3)内供应高温蒸汽;
比例阀(5),设于所述蒸汽接入管道(4)上且与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上夹套(3)的高温蒸汽量;
蒸汽出口(20),设于下夹套(19)底侧,用于排出低温蒸汽;
温度传感器(21),设于所述泵壳体(2)上,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泵壳体(2)温度;
压力传感器(10),设于所述上夹套(3)顶部,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上夹套(3)内蒸汽压力;
第一排气凸台(6)、第二排气凸台(11),均设置于所述泵壳体(2)顶部,所述第一排气凸台(6)和所述第二排气凸台(11)均贯穿所述上夹套(3)且与所述上夹套(3)密封焊合连接,对所述上夹套(3)进行支撑;
第二加强筋(205),设于所述泵壳体(2)左下侧,位于所述下夹套(19)内,用于对所述下夹套(19)进行支撑以及增加换热面积;
第三加强筋(206),设于所述泵壳体(2)右下侧,位于所述下夹套(19)内,用于对所述下夹套(19)进行支撑以及增加换热面积;
第一通孔(207),有若干个均布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04)上,用于连通所述上夹套(3)和所述下夹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态床装置用双壳体高温耐磨夹套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侧泵盖(1),安装于所述泵壳体(2)左端;
右侧泵盖(14),安装于所述泵壳体(2)右端;
隔板(17),安装于所述泵壳体(2)内且位于所述左侧泵盖(1)和右侧泵盖(14)之间;
串设固定在主轴(15)上的首级叶轮(18)和次级叶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伟,蔡兰勇,杨国军,陈晓秦,陈福乐,李林锋,谢功耋,吴万旺,杨春野,聂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