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05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包括反力基础,反力基础包括设置在两个上部墩柱节段之间的上部抱柱梁和设置在两个下部墩柱节段之间的下部抱柱梁,上部墩柱节段和下部墩柱节段之间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支撑体系,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包括跟随垫块,下部抱柱梁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之间设置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进行交替同步顶升,能有效解决顶升桥梁附加应力因支撑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不受控问题,实现钢箱梁连续顶升全过程控制,提高桥梁顶升效率,保证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加高
,具体涉及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公路设计、施工远景预测的不准确性,我国各公路交通线路以及通航河道上普遍存在大量净空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的正常施工方法是拆除、重建。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施工周期长、对原有交通影响大、施工成本高及危害环境等严重问题的困扰。桥梁的顶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改造技术,具有经济合理,施工周期短,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社会影响,缩短施工周期,甚至不中断交通,需要对桥梁进行断柱顶升施工。目前,桥梁断柱顶升技术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液压油缸顶升,尤其在大吨位的桥梁顶升工程中,液压顶升是唯一选择。液压油缸体系能提供强大的顶升力,整个液压油缸体系由油管连接,所以在顶升时可共同发挥作用。目前液压油缸整体顶升体系尤其是同步顶升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是,液压顶升体系作为支撑体系存在很大的风险:顶升时若出现液压内泄、油管爆裂等意外,会使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甚至发生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同时,现有的钢箱梁断柱顶升施工,一般存在被顶升钢箱梁内部应力突变、支撑的不均匀沉降、以及顶升桥梁附加应力因支撑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不受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通过在既有过渡墩的两个断柱上分别设置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同时在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之间设置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进行交替同步顶升,能有效解决顶升桥梁附加应力因支撑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不受控问题,实现钢箱梁连续顶升全过程控制,提高桥梁顶升效率,保证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之间的反力基础,所述反力基础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上部墩柱节段之间的上部抱柱梁、以及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下部墩柱节段之间的下部抱柱梁,所述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均为环形现浇梁,钢箱梁支撑在两个上部墩柱节段上,每个所述上部墩柱节段和与其对应的下部墩柱节段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顶升机构和支撑体系,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所述第一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底部的第一顶升液压油缸,所述第二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底部的第二顶升液压油缸,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顶升液压油缸与下部抱柱梁之间、以及第二顶升液压油缸与下部抱柱梁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跟随垫块,所述下部抱柱梁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抱柱梁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测量梁体顶升高度的位移传感器。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垫块为钢柱,所述跟随垫块与下部抱柱梁之间、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跟随垫块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单元包括两个第一顶升液压油缸,所述第二顶升单元均包括两个第二顶升液压油缸,两个第一顶升液压油缸和两个第二顶升液压油缸沿上部墩柱节段的周向等间距布设。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缸和第二顶升液压油缸的缸体均固定在上部抱柱梁的下侧,所述第一顶升液压油缸和第二顶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均竖直向下布设。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均为矩形环状现浇梁,所述限位架为与上部抱柱梁相配合的立方体钢架。上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固定安装在下部抱柱梁上,所述限位架包括四个竖杆,相邻两个所述竖杆之间均设置有斜向加劲肋和水平加劲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既有过渡墩的两个断柱上分别设置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进而将顶升机构布设在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之间,能够便于顶升机构的安装,同时为顶升机构提供一个反力基础,该反力基础是基于既有过渡墩施工而成,因此能够保证该反力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桥梁顶升过程中反力基础发生沉降。2、本技术通过在上部墩柱节段和与其对应的下部墩柱节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可以实现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的交替同步顶升,当第一顶升单元顶升的同时,在第二顶升单元的下部逐个支垫跟随垫块,使得被顶升钢箱梁结构差异沉降基本消除,解决顶升桥梁附加应力因支撑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不受控问题,实现钢箱梁连续顶升全过程控制,提高桥梁顶升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下部抱柱梁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能够保证在桥梁顶升的过程中,桥梁的横向位移可控,避免桥梁发生明显的偏移或歪斜,进而能有效保证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既有过渡墩的两个断柱上分别设置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同时在上部抱柱梁和下部抱柱梁之间设置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进行交替同步顶升,能有效解决顶升桥梁附加应力因支撑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不受控问题,实现钢箱梁连续顶升全过程控制,提高桥梁顶升效率,保证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钢箱梁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上部墩柱节段;1-2—下部墩柱节段;2—上部抱柱梁;3—下部抱柱梁;4-1—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2—第二顶升液压油缸;5—跟随垫块;6—位移传感器;7—斜向加劲肋;8—竖杆;9—水平加劲肋;10—支撑杆;11—钢箱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之间的反力基础,所述反力基础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上部墩柱节段1-1之间的上部抱柱梁2、以及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的下部抱柱梁3,所述上部抱柱梁2和下部抱柱梁3均为环形现浇梁,钢箱梁11支撑在两个上部墩柱节段1-1上,每个所述上部墩柱节段1-1和与其对应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顶升机构和支撑体系,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所述第一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所述第二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以及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跟随垫块5,所述下部抱柱梁3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2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既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之间的反力基础,所述反力基础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上部墩柱节段(1-1)之间的上部抱柱梁(2)、以及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的下部抱柱梁(3),所述上部抱柱梁(2)和下部抱柱梁(3)均为环形现浇梁,钢箱梁(11)支撑在两个上部墩柱节段(1-1)上,每个所述上部墩柱节段(1-1)和与其对应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顶升机构和支撑体系,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所述第一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所述第二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以及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跟随垫块(5),所述下部抱柱梁(3)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2)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之间的反力基础,所述反力基础包括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上部墩柱节段(1-1)之间的上部抱柱梁(2)、以及设置在两个既有过渡墩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的下部抱柱梁(3),所述上部抱柱梁(2)和下部抱柱梁(3)均为环形现浇梁,钢箱梁(11)支撑在两个上部墩柱节段(1-1)上,每个所述上部墩柱节段(1-1)和与其对应的下部墩柱节段(1-2)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顶升机构和支撑体系,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单元和第二顶升单元,所述第一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所述第二顶升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上部抱柱梁(2)底部的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顶升液压油缸(4-1)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以及第二顶升液压油缸(4-2)与下部抱柱梁(3)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跟随垫块(5),所述下部抱柱梁(3)上设置有对上部抱柱梁(2)进行导向和限位的限位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抱柱梁(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测量梁体顶升高度的位移传感器(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过渡墩断柱顶升施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何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