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13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图书分离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包括发书单元,以及剔除单元和整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书单元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将书本转移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的分离机构;剔除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可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上剔除的剔除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书本的识别机构;整理单元用于对书本位置进行调整,整理单元包括旋转装置和/或翻转装置,当所述整理单元同时包括旋转装置和翻转装置时,旋转装置相接于翻转装置的前端或后端。本方案实现书本的分离、异常剔除和整理,使书本贴标之前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输送至贴标机处的,便于贴标机直接对书本进行贴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
本技术属于图书分离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图书贴标是将记载有图书分类号、书次号或者辅助区分号的标签贴在书脊或者书面上,以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和借阅者查询,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仍在采用手工贴标的方式为图书贴标,而图书馆往往书本数量较多,手工贴标方法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贴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贴标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现有技术CN107303960A和CN108706171A公开了一些自动贴标的装置,无需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然而,为了贴标的高效和准确性,图书在贴标之前是需要规划整理的,例如将图书的底封面朝上,书脊一侧朝向左方等等,目前图书贴标前的整理通常都是人工完成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进行书本的分离、除双和整理,使书本贴标之前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输送至贴标机处的,便于贴标机直接对书本进行贴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包括发书单元,以及剔除单元和整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书单元为图书姿态调整系统的起始单元;发书单元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将书本转移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的分离机构;剔除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可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上剔除的剔除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书本的识别机构;整理单元用于对书本位置进行调整,所述整理单元包括旋转装置和/或翻转装置,当所述整理单元同时包括旋转装置和翻转装置时,旋转装置相接于翻转装置的前端或后端。本方案的原理:待贴标签的图书通过发书单元传输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上,剔除单元上的识别机构对第一传送带上的书本数量或正方面等特征进行识别,当检测到书本重叠的数量有两本以上或指定书面未朝向指定的一侧时则启动剔除机构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上剔除,反之,则将书本输送至下一单元;书本输送至整理单元时对书本位置进行整理,使书本的书脊或文字朝向指定的一侧,使书本的底封面或正封面朝向指定的一侧,然后再输送至下一单元。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机械的方式实现了书本的分离、异常剔除和整理,使书本贴标之前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输送至贴标机处的,便于贴标机直接对书本进行贴标,而且提升了图书整理的精确性,大大的提高了贴标效率,进而提高了图书的入库速度,降低了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和图4为实施例中活动书架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和7为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B的剖视图;图9为实施例中入料底板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中推料机构推动活动书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正视图;图12为图11中C-C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D-D的剖视图;图14为实施例中提升装置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正视图;图16图15中E-E的剖视图;图17为实施例中剔除机构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中翻转单元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中夹紧件Ⅰ或夹紧件Ⅱ的立体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F-F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中翻转单元的一种安装示意图;图23为实施例中翻转单元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图24为实施例中旋转单元的一种安装示意图;图25为实施例中旋转单元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图26为实施例中旋转单元未画出第一侧板和罩壳的一种主视示意图;图27为实施例中旋转单元未画出第一侧板和罩壳的一种俯视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堆叠装置100、输送装置200、提升装置300、分离装置400、剔除装置500、翻转装置600、旋转装置700、书架滑板101、限位板102、退让槽103、第二滑轨104、书架板105、托板106、第一书架侧板107、立板108、减重孔109、第二滑块110、移动板111、第一滚轮112、万向轮113、第二滚轮114、入料底板201、第一滑轨202、托块203、输送电机204、第一链条205、螺杆206、第一链轮207、支撑盘208、第二链轮209、定位块210、推料机构211、推板212、提升板301、固定板302、第三滑轨303、第三滑块304、升降把手305、固定块306、第二链条307、安装板308、提升电机309、配重柱310、第三链轮311、支撑板401、直线运动单元402、分布板403、升降气缸404、吸盘405、输送带406、第一传送带501、移动机构502、安装架503、托辊504、托辊支架505、导向杆506、剔除板508、图书509、旋转电机601、旋转轴602、夹紧件Ⅰ603、夹紧件Ⅱ604、旋转气缸605、传动组件606、活动夹板607、凸块608、固定夹板609、转动轴610、调节块Ⅰ611、调节块Ⅱ612、滚轮Ⅰ613、滚轮Ⅱ614、皮带615、连接块616、中心轴618、限位块Ⅰ619、限位块Ⅱ620、卡块621、卡槽622、U形槽623、连接轴624、第三传送带625、第一电机701、第一带轮702、第二带轮703、传动带704、齿轮Ⅰ705、齿轮Ⅱ706、滚轴Ⅰ707、滚轴Ⅱ708、旋转带709、第一侧板710、第二侧板711、支架712、滚动轴Ⅰ713、滚动轴Ⅱ714、环形槽Ⅰ715、环形槽Ⅱ716、线圈Ⅰ717、环形槽Ⅲ718、环形槽Ⅴ719、线圈Ⅱ720、辅助轮Ⅰ721、辅助轮Ⅱ722、滚轴723、罩壳724、旋转盘725、第二电机7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包括发书单元,以及剔除单元和整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书单元为图书姿态调整系统的起始单元;发书单元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将书本转移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的分离机构;剔除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可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上剔除的剔除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书本的识别机构;整理单元位于用于对书本位置进行调整。本方案的原理:待贴标签的图书通过发书单元传输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上,剔除单元上的识别机构对第一传送带上的书本数量或正反面等特征进行识别,当检测到书本重叠的数量有两本以上或指定书面未朝向指定的一侧时则启动剔除机构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上剔除,反之,则将书本输送至下一单元;书本输送至整理单元时对书本位置进行整理,使书本的书脊或文字朝向指定的一侧,使书本的底封面或正封面朝向指定的一侧,然后再输送至下一单元。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机械的方式实现了书本的分离、除双和整理,使书本贴标之前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输送至贴标机处的,便于贴标机直接对书本进行贴标,而且提升了图书整理的精确性,大大的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书单元,以及剔除单元和整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书单元为图书姿态调整系统的起始单元;/n发书单元包括分离装置(400), 分离装置(400)包括用于将书本转移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的分离机构;/n剔除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501)、可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501)上剔除的剔除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书本的识别机构;/n整理单元用于对书本位置进行调整,所述整理单元包括旋转装置和/或翻转装置,当所述整理单元同时包括旋转装置和翻转装置时,旋转装置相接于翻转装置的前端或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书单元,以及剔除单元和整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书单元为图书姿态调整系统的起始单元;
发书单元包括分离装置(400),分离装置(400)包括用于将书本转移至剔除单元或整理单元的分离机构;
剔除单元包括第一传送带(501)、可将书本从第一传送带(501)上剔除的剔除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书本的识别机构;
整理单元用于对书本位置进行调整,所述整理单元包括旋转装置和/或翻转装置,当所述整理单元同时包括旋转装置和翻转装置时,旋转装置相接于翻转装置的前端或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700)包括可旋转180度的旋转台以及用于识别书本书脊和/或文字方向的旋转检测机构,旋转检测机构位于旋转台上或旋转台前方,旋转台上设有传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包括第二电机(726)和固定在第二电机(726)的输出端的旋转盘(725);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滚轴Ⅰ(707)、滚轴Ⅱ(708)、旋转带(709)、以及均固定在旋转盘(725)上的第一侧板(710)和第二侧板(711);驱动组件驱动滚轴Ⅰ(707)转动;滚轴Ⅰ(707)和滚轴Ⅱ(708)通过旋转带(709)连接;滚轴Ⅰ(707)的两端和滚轴Ⅱ(708)的两端均分别转动固定在第一侧板(710)和第二侧板(7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701)、第一带轮(702)、第二带轮(703)、传动带(704)、齿轮Ⅰ(705)和固定在滚轴Ⅰ(707)上的齿轮Ⅱ(706),第一带轮(702)固定在第一电机(701)的输出端并通过传动带(704)和第二带轮(703)Ⅱ连接,齿轮Ⅰ(705)固定在第二带轮(703)Ⅱ一侧并与齿轮Ⅱ(706)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带(709)的前方转动设置有滚动轴Ⅰ(713);旋转带(709)的后方转动设置有滚动轴Ⅱ(714),滚动轴Ⅰ(713)和滚轴Ⅰ(707)上分别开设有环形槽Ⅰ(715)和环形槽Ⅱ(716),滚动轴Ⅰ(713)和滚轴Ⅰ(707)通过设置在环形槽Ⅰ(715)和环形槽Ⅱ(716)内的线圈Ⅰ(717)连接;滚动轴Ⅱ(714)和滚轴Ⅱ(708)上分别开设有环形槽Ⅲ(718)和环形槽Ⅴ(719),滚动轴Ⅱ(714)和滚轴Ⅱ(708)通过设置在环形槽Ⅲ(718)和环形槽Ⅴ(719)内的线圈Ⅱ(7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翻转装置(600)包括第三传送带(625),第三传送带(625)上设有用于识别书本正反面的正反检测机构,第三传送带(625)上还设有可将书本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601)以及固定在旋转电机(601)输出端的旋转轴(602),旋转轴(602)上方固定有夹紧件Ⅰ(603),旋转轴(602)下方固定有夹紧件Ⅱ(6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夹紧件Ⅰ(603)和夹紧件Ⅱ(604)中心对称,夹紧件Ⅰ(603)和夹紧件Ⅱ(604)均包括翻转气缸、传动组件(606)、活动夹板(607)和带有凸块(608)的固定夹板(609);翻转气缸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夹板(609)上,传动组件(606)通过转动轴(610)转动设置在凸块(608)上并与翻转气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活动夹板(607)固定在传动组件(606)下部,固定夹板(609)固定在旋转轴(602)上;固定夹板(609)和活动夹板(607)分别处于旋转轴(602)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606)包括调节块Ⅰ(611)、调节块Ⅱ(612)、滚轮Ⅰ(613)、滚轮Ⅱ(614)、皮带(615)和连接块(616);滚轮Ⅰ(613)转动安装于调节块Ⅰ(611)上,滚轮Ⅱ(614)转动安装在调节块Ⅱ(612)上,滚轮Ⅰ(613)和滚轮Ⅱ(614)之间通过皮带(615)连接;活动夹板(607)固定于调节块Ⅱ(612)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咏怡吴羽冰邹开元夏文彬林百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标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