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06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图书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包括连接座和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的点胶组件,点胶组件包括压紧装置和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上的点胶机构,且压紧装置底部低于点胶装置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压紧装置与点胶装置配合可使得点胶路径上的书页保持平整,实现均匀点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书本缓慢受到压力,可防止装置突然撞击书本;还可在装置对书页的压力太大时带动装置沿着向上滑动一小段,从而减轻装置与书页之间的压力。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置了贴标机构和盖章机构,可在书页需要盖章和贴标时实现对应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图书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书本加工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对内页进行点胶后粘贴,比如勒口的在粘贴和精装书封面的粘贴。其中,勒口是书籍在书籍封皮的延长内折部分,其主要用于编排作者或译者简介,同类书目或本书有关的图片以及封面说明文字。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书籍都有勒口,传统的勒口不需要与封面粘贴,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家和馆藏机构为了便于管理而要求将勒口与封面粘贴在一起,且现有的粘贴方式是通过点胶机在封面内侧进行上胶,然后通过人工将勒口粘贴在封面上。精装书的封面包括面纸、底纸以及夹层,目前在制作该类精装书的封面时,在通过点胶机对底纸进行上胶之后,需要人工将夹层粘合在底纸上进行对位,然后再将面纸粘合在夹层上。
[0003]无论是对勒口进行粘贴还是对精装主封面进行粘贴,其粘贴方式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点胶机在对应位置上胶之后人工将需要粘合的部分对准后粘合。但上述方式仍然存在如下缺陷:在上胶过程中,需要上胶的书页通常是采用人工压住,然后点胶机在书页上方沿着移动路线点胶,改方式无法保证上胶移动路线的书页平整,如果书页局部向上翘起或凸起则可能或堵住点胶机出口,导致此处点胶不足;而在越过翘起或凸起部分后点胶机被堵堆积的胶体可能大量涌出。这导致在点胶路线上胶体分布不均匀,粘贴时各部分的粘贴强度不同,影响被粘贴部分的稳定性。因此,现有的书籍内页点胶装置仍然存在改进和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可保证在书籍内页粘贴过程中点胶均匀,使得粘贴时各部分的粘贴强度相同,从而保证被粘贴部分的稳定性。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座和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的点胶组件,点胶组件包括压紧装置和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上的点胶机构,且压紧装置底部低于点胶装置底部。
[0007]进一步地,压紧装置底部为滚轮。
[0008]进一步地,连接座包括第一套接部,第一套接部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套接孔;压紧装置与连接座之间还设有第一缓冲组件,且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导轨和第一导靴;
[0009]其中,第一导向柱竖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柱上端与第一套接孔间隙配合,下端与压紧装置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柱顶部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件;
[0010]第一螺旋弹簧套接在第一导向柱上,且第一螺旋弹簧上端与第一套接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压紧装置固定连接;
[0011]第一导轨固定在压紧装置上,第一导靴固定在连接座上,第一导轨与第一导靴滑
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连接座上还固定连接有贴标机构,贴标机构上固定有盖章机构,贴标机构和盖章机构底部均高于点胶机构底部,且贴标机构与连接座之间还设有第二缓冲组件,盖章机构与贴标机构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组件。
[0013]进一步地,连接座还包括第二套接部,第二套接部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套接孔;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导轨和第二导靴;
[0014]其中,第二导向柱竖向设置,且第二导向柱上端与第二套接孔间隙配合,下端与贴标机构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柱顶部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件;
[0015]第二螺旋弹簧套接在第二导向柱上,且第二螺旋弹簧上端与第二套接部固定连接,下端与贴标机构固定连接;
[0016]第二导轨固定在贴标机构上,第二导靴固定在连接座上,第二导轨与第二导靴滑动连接。
[0017]进一步地,贴标机构包括第三套接部,第三套接部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三套接孔;第三缓冲组件包括第三导向柱、第三螺旋弹簧、第三导轨和第三导靴;
[0018]其中,第三导向柱竖向设置,且第三导向柱上端与第三套接孔间隙配合,下端与盖章机构固定连接;第三导向柱顶部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件;
[0019]第三螺旋弹簧套接在第三导向柱上,且第三螺旋弹簧上端与第三套接部固定连接,下端与盖章机构固定连接;
[0020]第三导轨固定在盖章机构上,第三导靴固定在贴标机构上,第三导轨与第三导靴滑动连接。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0023]2、本技术中的压紧装置与点胶装置配合可使得点胶路径上的书页保持平整,实现均匀点胶。
[0024]3、本技术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书本缓慢受到压力,可防止装置突然撞击书本;还可在装置对书页的压力太大时带动装置沿着向上滑动一小段,从而减轻装置与书页之间的压力。
[0025]4、本技术还设置了贴标机构和盖章机构,可在书页需要盖章和贴标时实现对应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中贴标机构与安装座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去除点胶机构和贴标机构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连接座;2.点胶组件;3.滚轮;4.第一套接部;5.第二套接部;6.第三套接部;7.第一缓冲组件;8.第二缓冲组件;9.第三缓冲组件;10.贴标机构;11.盖章机构;12.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14.第三限位件;
[0032]201.压紧装置;202.点胶机构;
[0033]701.第一导向柱;702.第一螺旋弹簧;703.第一导轨;704.第一导靴;
[0034]801.第二导向柱;802.第二螺旋弹簧;803.第二导轨;804.第二导靴;
[0035]901.第三导向柱;902.第三螺旋弹簧;903.第三导轨;904.第三导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如图1至4所示,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座1和与连接座1固定连接的点胶组件2,点胶组件2包括压紧装置201和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201上的点胶机构202,且压紧装置201底部低于点胶装置底部。
[0038]本技术的连接座1主要起到固定和承载作用,且在实际工作时连接到外部驱动机构,由外部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和与连接座(1)固定连接的点胶组件(2),点胶组件(2)包括压紧装置(201)和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201)上的点胶机构(202),且压紧装置(201)底部低于点胶装置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装置(201)底部为滚轮(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包括第一套接部(4),第一套接部(4)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套接孔;压紧装置(201)与连接座(1)之间还设有第一缓冲组件(7),且第一缓冲组件(7)包括第一导向柱(701)、第一螺旋弹簧(702)、第一导轨(703)和第一导靴(704);其中,第一导向柱(701)竖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柱(701)上端与第一套接孔间隙配合,下端与压紧装置(201)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柱(701)顶部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件(12);第一螺旋弹簧(702)套接在第一导向柱(701)上,且第一螺旋弹簧(702)上端与第一套接部(4)固定连接,下端与压紧装置(201)固定连接;第一导轨(703)固定在压紧装置(201)上,第一导靴(704)固定在连接座(1)上,第一导轨(703)与第一导靴(704)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贴标机构(10),贴标机构(10)上固定有盖章机构(11),贴标机构(10)和盖章机构(11)底部均高于点胶机构(202)底部,且贴标机构(10)与连接座(1)之间还设有第二缓冲组件(8),盖章机构(11)与贴标机构(10)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组件(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贴标机构(10),贴标机构(10)上固定有盖章机构(11),贴标机构(10)和盖章机构(11)底部均高于点胶机构(202)底部,且贴标机构(10)与连接座(1)之间还设有第二缓冲组件(8),盖章机构(11)与贴标机构(10)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组件(9)。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书籍内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还包括第二套接部(5),第二套接部(5)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套接孔;第二缓冲组件(8)包括第二导向柱(801)、第二螺旋弹簧(802)、第二导轨(803)和第二导靴(804);其中,第二导向柱(801)竖向设置,且第二导向柱(801)上端与第二套接孔间隙配合,下端与贴标机构(10)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柱(801)顶部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件(13);第二螺旋弹簧(802)套接在第二导向柱(801)上,且第二螺旋弹簧(802)上端与第二套接部(5)固定连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武林晓松黄烨肖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标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