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后备箱布置
,尤其涉及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去高原地区自驾游。当开车从高氧气浓度到低氧气浓度的高原地区时,驾乘人员容易出现不适应及不舒适现象。为了提高车内舒适性(氧气含量),高原地区行驶的SUV车辆一般都会在二排座椅后用绳或紧固装置绑定储氧瓶或制氧机。这种固定方式一方面固定不牢靠,储氧瓶或制氧机在行车过程中易出现颠簸晃动情况,影响行车安全且储氧瓶或制氧机容易受颠簸损坏,还会导致颠簸异响影响驾乘感受。另一方面储氧瓶或制氧机整体外露在后备箱内,影响后备箱美观性及储物空间。因此,亟需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其可以避免氧气瓶和制氧机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颠簸晃动情况,保证行车安全及保证氧气瓶和制氧机不被损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备箱结构,包括:后备箱本体,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备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后备箱本体(1),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所述第一容纳腔(11)靠近后排座椅设置,所述第二容纳腔(12)靠近车尾设置,用于容纳备胎;/n制氧机(2)和氧气瓶(3),所述制氧机(2)和所述氧气瓶(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高浓度氧气;/n第一隔板(4),其扣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上,用于遮盖所述制氧机(2);/n第二隔板(5),其扣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上,用于遮盖所述备胎。/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后备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备箱本体(1),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所述第一容纳腔(11)靠近后排座椅设置,所述第二容纳腔(12)靠近车尾设置,用于容纳备胎;
制氧机(2)和氧气瓶(3),所述制氧机(2)和所述氧气瓶(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高浓度氧气;
第一隔板(4),其扣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上,用于遮盖所述制氧机(2);
第二隔板(5),其扣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上,用于遮盖所述备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供所述氧气瓶(3)穿过的避让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6)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制氧机(2)固定于所述框架(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备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上设置有固定组件(61),所述氧气瓶(3)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61)内。
技术研发人员:高惠国,路胜利,张德亮,张周辉,郑丽丽,陈研言,宋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