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居住建筑多能互补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需求响应
,尤其是涉及一种居住建筑多能互补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2018年发电装机已达19亿kW,位居世界第一,但2017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只有3670小时,这意味着全年有超过一半的电厂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剧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平衡问题。需求响应(DemandResponse,DR)通过削减或转移用户侧的高峰负荷缓解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供应侧而言,需求响应可以减缓新增调峰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既有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同时使得原本用于新建电厂、电网的土地资源得以保留。对于需求侧的用户而言,一般可以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获得对应补贴或奖励。以前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对于不同的需求响应目标,例如最大负荷削减或者最低成本,需要采用不同的目标函数,不利于需求响应的推广和实施。因此有必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居住建筑多能互补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满足最大经济效益(按照分时电价计费),峰值时刻最大削减量(按照峰值时刻最大削减量补贴),全天最平稳削减,或者全天削减量最大;其一天中的实际净用电负荷为X=(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住建筑多能互补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满足最大经济效益(按照分时电价计费),峰值时刻最大削减量(按照峰值时刻最大削减量补贴),全天最平稳削减,或者全天削减量最大;其一天中的实际净用电负荷为X=(x1,x2,…,xn),其一天全时段优化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xi为一天中的实际净用电负荷X=(x1,x2,…,xn)中时刻i对应的值;yi为参照用电负荷Y=(y1,y2,…,yn)中时刻i对应的值;dist(xi-yi)表示xi与yi之间的距离函数;wi为时刻i对应的权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建筑多能互补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陈喆,陈永保,陈志森,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