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佳珍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66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1
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包括两组支柱,支柱的上端固接有加工箱,第一转轴后端连接有传动组件,升降杆下端固接有压实板,第二转轴外壁设置有传送辊,传送辊上安装有传送履带,加工箱后壁设置有联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传送履带带动保温材料进行输送,输送效果好,无需人工手动输送,并可带动压实板对下方保温材料进行压实,可反复性的可对保温材料每个位置都能进行压实,避免了现有在对每处保温材料压实后,还需要人工进行移动调整位置再进行下一处的压实,同时避免人工每次移动的距离有误差导致对保温材料压实的不均匀性,实现了对保温材料压实的自动化,减少了操作步骤,简单方便,符合人们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材料
,具体为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筑中每使用一吨矿物棉绝热制品,一年可节约一吨石油。传统的保温隔热材料是以提高气相空隙率,降低导热系数和传导系数为主。纤维类保温材料在使用环境中要使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升高,必须要有较厚的覆层;而型材类无机保温材料要进行拼装施工。保温材料加工过程常常离不开多种基材之间的配合粘接,目前保温基材之间完成粘接后再压实平整就基本完成了对保温材料的加工生产。现有对保温材料加工较容易忽视对保温基材之间压实平整,现有市场上的加工装置大多对保温材料压实效果不佳,这样会使得生产出来的保温材料粘接牢固性不足,并且保温性能大大减弱;同时现有装置在对每处保温材料压实后,还需要人工进行移动保温材料调整位置再进行下一处的压实,人工每次移动的距离有误差会导致对保温材料压实的不均匀性,导致保温材料加工质量不佳,而且费时费力,对保温材料的压实加工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包括两组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上端固接有加工箱(2),所述加工箱(2)前后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固接有凸轮(4),所述第一转轴(3)后端连接有传动组件(5),所述加工箱(2)内腔左右壁固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端固接有多组弹簧(7),所述弹簧(7)上端固接有升降板(8),所述升降板(8)下端固接有两个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下端固接有压实板(10),所述加工箱(2)前后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壁设置有传送辊(12),所述传送辊(12)上安装有传送履带(13),所述第二转轴(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包括两组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上端固接有加工箱(2),所述加工箱(2)前后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固接有凸轮(4),所述第一转轴(3)后端连接有传动组件(5),所述加工箱(2)内腔左右壁固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端固接有多组弹簧(7),所述弹簧(7)上端固接有升降板(8),所述升降板(8)下端固接有两个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下端固接有压实板(10),所述加工箱(2)前后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壁设置有传送辊(12),所述传送辊(12)上安装有传送履带(13),所述第二转轴(11)后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加工箱(2)后壁设置有联动组件(15),所述加工箱(2)左壁开设有进料槽(16),所述加工箱(2)右壁开设有出料槽(17)和过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材料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两个带轮(501),两个所述带轮(501)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转轴(3)后端,所述带轮(501)上安装有皮带(502),两个所述带轮(501)之间通过皮带(502)传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转轴(3)后端固接有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佳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余佳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