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5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模型,具体说是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包括按顺序组合成整体头颅的若干断层,该断层包括听眦线下侧的颅脑底层、听眦线上侧的若干中间层和中间层上侧的颅脑顶层,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有立杆,每一个断层向外延伸有连接部,若干断层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依次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个断层可通过连接部绕所述立杆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每个断层设有连接部,并通过连接部与立杆转动连接,当需要展示对应的断层时,只需将该断层向外转动出整体头颅即可,其使用、操作较为方便;且采用立杆和调节螺母的配合方式可实时调节断层的松紧程度,其连接牢靠,不易造成断层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模型,具体说是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神经系统实物解剖多基于系统解剖,只能单独观察脑组织外观,而影像断层图像是空间整体的单一选层,由于在断层中学习解剖,学生对颅脑器官缺乏整体感官,尤其是初学者会对解剖空间位置认识不清,搞不清层面的位置和观察角度,亟待专门为影像医学断层成像单独设计一种方便学习的解剖模型。现有的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适用于对应头颅CT扫描等分层的人体解剖模型,其包括由PVC材料制成的按顺序组合成一个整体头颅的若干断层,断层包括以听眦线为基准线的颅脑底层、以1cm为层厚并平行于底层的若干中间层和颅脑顶层,颅脑底层的上表面、中间层的上下表面以及颅脑顶层的下表面均粘贴有贴纸,贴纸上印制有与其匹配断层的颅脑组织等比例放大影像图像;且各断层之间采用磁力件组装。这种模型由于采用磁力件组装,使用时需将一个个断层取出后展示,使用不够方便;且磁力件长时间使用后,磁性逐渐消失,容易造成部分断层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连接牢靠的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包括按顺序组合成整体头颅的若干断层,该断层包括听眦线下侧的颅脑底层、听眦线上侧的若干中间层和中间层上侧的颅脑顶层,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有立杆,每一个断层向外延伸有连接部,若干断层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依次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个断层可通过连接部绕所述立杆转动。作为优选,每一个中间层上设有与该中间层的颅脑结构对应的CT影像片和/或MRI影像片。作为优选,每一张影像片向外延伸有尾部,尾部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张影像片可通过尾部绕所述立杆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立杆上连接有照明灯,当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该照明灯可照射影像片。作为优选,所述立杆底部设有底座。作为优选,所述立杆上端成型有螺纹,通过与该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调节若干断层在所述底座上的松紧程度。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包括灯座、灯箱和设置在该灯箱内的灯泡,该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灯座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所述灯箱,当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所述灯箱可通过所述柔性软管调节至贴近该影像片;所述灯座内安装有电池,设置在该柔性软管内的导电线将电池与所述灯泡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层设有6-15层。作为优选,所述颅脑底层下侧连接有支撑座。作为优选,所述颅脑顶层上侧连接有提手。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断层设有连接部,并通过连接部与立杆转动连接,当需要展示对应的断层时,只需将该断层向外转动出整体头颅即可,其使用、操作较为方便;且采用立杆和调节螺母的配合方式可实时调节断层的松紧程度,其连接牢靠,不易造成断层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包括按顺序组合成整体头颅1的若干断层,该断层包括听眦线3下侧的颅脑底层21、听眦线上侧的若干中间层22和中间层上侧的颅脑顶层23,一般地,中间层以6-15层为宜;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有立杆4,每一个断层向外延伸有连接部24,若干断层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依次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个断层可通过连接部绕所述立杆转动,当需要展示某一断层时,将该断层绕立杆转动至整体头颅外,其操作、使用方便。在实施过程中,连接部采用平板结构,在该平板结构上开设通孔,所述立杆穿过该通孔以将断层串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每一个中间层上设有与该中间层的颅脑结构对应的CT影像片和/或MRI影像片5,从而可向学生展示CT影像片或MRI影像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每一张影像片5向外延伸有尾部51,该尾部采用与影像片厚度相同的片状结构,且尾部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张影像片可通过尾部绕所述立杆转动。在实施过程中,在片状结构上开设通孔,所述立杆穿过该通孔以将影像片与断层串接在一起。当需要展示指定的影像片5时,先转动该影像片上侧或下侧的断层,再将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从而可避免断层磨损影像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立杆上连接有照明灯6,当影像片向外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通过该照明灯照射影像片,从而方便清晰观看影像片。本专利技术将颅脑解剖模型与CT影像片等组合在整体头颅模型上,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头颅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立杆底部设有底座7,可支撑整个头颅模型,方便摆放,有利于教学。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颅脑底层下侧连接有支撑座8,使支撑座与底座同时支撑整个头颅模型,保证其摆放平衡。在实施过程中,所述颅脑顶层上侧连接有提手9,使用者通过提手提起整个头颅模型,方便拿放。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立杆上端成型有螺纹,通过与该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若干断层在所述底座上的松紧程度。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螺母的设计,可在保证断层和影像片相对立杆转动的同时,断层和影像片不会松散,从而可在不使用时保证头颅模型的整体性。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立杆与调节螺母的连接方式,可将断层和影像片适当压紧在底座上,立杆和调节螺母不易磨损,连接牢靠,不易造成断层脱离。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6包括灯座61、灯箱62和设置在该灯箱内的灯泡63,该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灯座通过柔性软管64连接所述灯箱,该柔性软管可支撑灯箱。在实施过程中,灯箱的尺寸应大于影像片的尺寸,以完整显示影像片的图形;灯泡可采用数个LED灯,灯箱面板采用白色半透明的面板;当灯泡发光后,面板会变亮,因此将面板作为影像片的背景可使图像清晰显示出来;灯箱也可直接采用发光面板,如在面板内集成等泡或灯带,这种方式更简单、方便;体积更小,占用空间少。当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所述灯箱可通过所述柔性软管调节至贴近该影像片,从而使作为影像片背景的灯箱发出的光能更加清晰地照射影像片。所述灯座内安装有电池,设置在该柔性软管内的导电线将电池与所述灯泡电连接,从而使灯泡通电发光。作为另一种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可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导杆,导杆上安装一个发光面板,发光面板可沿导杆上下移动,也可绕导杆转动,当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通过移动和转动发光面板使其贴近影像片,从而观看影像片,这种方式更加灵活;也可在导杆上安装数个发光面板,每一个面板对应一张影像片,在实施过程中,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直接位于面板上侧或下侧;该种方式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包括按顺序组合成整体头颅的若干断层,该断层包括听眦线下侧的颅脑底层、听眦线上侧的若干中间层和中间层上侧的颅脑顶层,其特征在于: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有立杆,每一个断层向外延伸有连接部,若干断层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依次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个断层可通过连接部绕所述立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包括按顺序组合成整体头颅的若干断层,该断层包括听眦线下侧的颅脑底层、听眦线上侧的若干中间层和中间层上侧的颅脑顶层,其特征在于:在整体头颅外侧设置有立杆,每一个断层向外延伸有连接部,若干断层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依次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个断层可通过连接部绕所述立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中间层上设有与该中间层的颅脑结构对应的CT影像片和/或MRI影像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一张影像片向外延伸有尾部,尾部串穿在所述立杆上,每一张影像片可通过尾部绕所述立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连接有照明灯,当影像片转动至整体头颅外侧后,该照明灯可照射影像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颅脑解剖与影像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莉邹伟张平陈勇军罗焱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