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86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包括:爬墙机器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激励装置、拾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激励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拾振装置。本方案相较于现有的人工检测方式,可以在实地环境下进行测量,不需要拆卸玻璃,玻璃的工作状态与检测状态一致,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且效率很高,可以实现玻璃幕墙上各个位置的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华丽的外在表现力,玻璃幕墙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既增加了城市的美感,但也同时埋下了安全隐患。随着我国既有建筑的玻璃幕墙逐步趋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且由于材料老化、紧固件锈蚀、松动等原因,幕墙面板的安全等级会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玻璃幕墙坠落伤人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另外,玻璃幕墙又多位于城市的核心城区,人员流动量大,高空中的玻璃幕墙一旦发生脱落将会导致极其恶劣的后果。现有的针对玻璃幕墙的检测手段依赖于人工检测,比如规范所规定的目测或手试。但是人工检测的方式容易破坏玻璃,有时候需要拆卸玻璃,导致玻璃的工作状态与检测状态不一致,造成检测精度不够,且由于依赖人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容易产生人为误差,检测结果不具备可重复性。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玻璃幕墙的状态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包括:爬墙机器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激励装置和拾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激励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拾振装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伸缩杆。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爬墙机器人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爬墙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激励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振动源;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振动源,以驱动所述振动源振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频率与功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电磁激励线圈;所述振动源包括:偏心质量块;所述偏心质量块连接所述电磁激励线圈,所述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连接所述电磁激励线圈,以通过所述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激励线圈驱动所述偏心质量块产生周期性的振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激励装置还包括:距离调节模块和弹性层;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连接所述距离调节模块,所述距离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以通过距离调节模块调节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距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拾振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拾振装置还包括:距离调节组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实现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以通过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调节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绳;其中,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包括:爬墙机器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激励装置、拾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激励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拾振装置。本方案相较于现有的人工检测方式,可以在实地环境下进行测量,不需要拆卸玻璃,玻璃的工作状态与检测状态一致,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且效率很高,可以实现玻璃幕墙上各个位置的测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角度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种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中激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中拾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爬墙机器人;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激励装置;41-驱动组件;42-振动源;43-距离调节模块;431-第一压紧电磁铁;432-第一压紧微调机构;44-弹性层;5-拾振装置;51-加速度传感器;52-距离调节组件;521-第二压紧电磁铁;522-第二压紧微调机构;6-第一旋转机构;7-第二旋转机构;8-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爬墙机器人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激励装置4、拾振装置5;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墙机器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激励装置和拾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激励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拾振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玻璃幕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墙机器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激励装置和拾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激励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另一端连接所述拾振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伸缩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爬墙机器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爬墙机器人上,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爬墙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振动源;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振动源,以驱动所述振动源振动。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仪清李朝肖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