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7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包括具有中空油腔、上活塞头阀门、下活塞头阀门、下油腔、补偿腔。本申请具有上、下油腔与补偿腔,每个油腔通过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利用活塞筒下端连接的活塞头进行油液置换,次级杆(活塞筒)整体运动于下油腔中,下方油腔为空心圆柱体,圆柱体下方配合有下端活塞阀门,坐于补偿腔底加工的圆形沉槽5‑1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活塞筒油腔阻尼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阻尼器,可以配合设计电磁主动悬架。意图是合理利用阻尼器的结构来优化电磁主动悬架等的空间;此外,提供较强的支撑刚度,具有较高的抗弯矩能力,同时减少安装空间;此外,将阻尼器活塞筒内部空间作为上油腔,使得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悬架活塞筒油腔阻尼器的设计,属于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车辆悬架主要是被动悬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被广泛的应用,但其阻尼以及固有频率不可调,仅仅只能根据出厂后的参数应对不同路面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与操作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有参数可调节的主动悬架应运而生,主动悬架能够根据传感器感受由不同路面情况传递给车轮的振动,进行信号反馈,然后主动调节悬架参数来应对不同的路面情况,但是目前主动悬架往往都是替换掉原有悬架部分结构或者完全摒弃原有结构,这就造成了所设计的主动悬架对原有悬架与车身的连接方式的改变,不仅需对悬架进行设计,还需对其他与悬架连接的机构进行设计,改动的装配变得更加复杂,悬架体积更大,导致所需设计成本较大,无法直接对原有车辆悬架的替换,故目前所设计的主动悬架仅仅具有研究价值,无法短时间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磁主动悬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的永磁铁装配位置的问题和电磁悬架所占空间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塞筒(1)、腔体外壳(23)以及设置在腔体外壳(23)内的上端活塞阀门(3);活塞筒(1)的一端开口封闭,另一端开口作为阀口伸入腔体外壳(23)内与上端活塞阀门(3)连接,活塞筒(1)为能相对于腔体外壳(23)做伸缩往复动作进而带动上端活塞阀门(3)沿腔体外壳(23)轴向移动的结构,活塞筒(1)的外侧壁与腔体外壳(23)的内侧壁之间动密封配合;活塞筒(1)的内部中空作为上油腔(1-1),腔体外壳(23)内、上端活塞阀门(3)以下的部分为下油腔(4);所述上端活塞阀门(3)上设置有上阀门活塞阀口,上油腔与下油腔(4)通过上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下油腔(4)的下方或者侧壁外围设置有补偿腔(5);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设置有下端活塞阀门(6),下端活塞阀门(6)上设置有下阀门活塞阀口,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通过下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上端活塞阀门(3)包括活塞阀口板(9)及设置在活塞阀口板(9)上的上阀门活塞阀口,所述上阀门活塞阀口包括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位置相互错开设置,上油孔(22)上方设置有活塞阀口上压板(11),活塞阀口上压板(11)为使用时能盖住上油孔(22)且能在下油腔(4)内的油液顶力下被顶开使得上油孔(22)打开的结构;下油孔(21)的下方设置有活塞阀口下压片(13),活塞阀口下压片(13)为使用时能盖住下油孔(21)且能在上油腔内油液的压力下被顶开使得下油孔(21)打开的结构。下端活塞阀门(6)包括下活塞阀口板(15)和设置在下活塞阀口板(15)上的下阀门活塞阀口,所述下阀门活塞阀口包括补偿下油孔(16)和补偿上油孔(18);补偿下油孔(16)和补偿上油孔(18)相互错开设置,补偿上油孔(18)的上方设置有补偿上油孔压片(14),补偿上油孔压片(14)为使用时能盖住补偿上油孔(18)且能在补偿腔(5)内的油液顶力作用下被顶开使得补偿上油孔(18)打开的结构;补偿下油孔(16)的下方设置有补偿下油孔压片(19),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使用时能盖住补偿下油孔(16)且能在下油腔(4)的油液压力作用下被顶开使得补偿下油孔(16)打开的结构。下油孔(21)布置在上油孔(22)周围;补偿上油孔(18)布置在补偿下油孔(16)周围。活塞阀口板(9)的中心设置上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2),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设置在连接螺栓(12)上,所述的活塞阀口上压板(11)能够覆盖上油孔(22)所在的区域,活塞阀口下压板(13)能够覆盖下油孔(21)所在区域且在与上油孔(22)对应的区域留出孔隙(A);下活塞阀口板(15)的中心设置有下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7),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套在下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7)上,所述的补偿下油孔压片(19)能够覆盖补偿下油孔(16)所在的区域,补偿上油孔压片(14)能够覆盖补偿上油孔(18)所在区域且在与补偿下油孔(16)对应的区域留出孔隙。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为非弹性板或弹性板;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为非弹性板时: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为能沿上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2)移动以控制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开闭的结构;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为弹性板时: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直接盖住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当活塞阀口上压板(11)或活塞阀口下压板(13)受到油液冲击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上油孔(22)或下油孔(21)打开。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非弹性板或弹性板;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非弹性板时: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能沿着下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7)移动以控制补偿上油孔(18)和补偿下油孔(16)开闭的结构;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弹性板时:补偿上油孔压片(14)和补偿下油孔压片(19)直接盖住补偿上油孔(18)和补偿下油孔(16),当补偿上油孔压片(14)或补偿下油孔压片(19)受到油液冲击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得补偿上油孔(18)或补偿下油孔(16)打开。当下油腔(4)的侧壁外围设置有补偿腔(5)时,下活塞阀口板(15)的底部形成过渡腔(15-1),过渡腔(15-1)通过侧壁的通道(15-2)与补偿腔(5)连通。活塞筒(1)露出腔体外壳(23)的部分外部套有螺旋弹簧(24),螺旋弹簧(24)的上端与弹簧上支撑座(25)连接,螺旋弹簧(24)的下端与弹簧下支撑座(26)连接,活塞筒(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永磁体(2),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之间设置有导磁环(28);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之间极性相对布置;活塞筒(1)、永磁体(2)及导磁环(28)构成次级组件,该次级组件穿过初级组件且能相对于初级组件做伸缩动作,初级组件包括初级外筒(27)、初级绕组(29)和初级铁芯(30),初级绕组(29)和初级铁芯(30)设置在初级外筒(27)内,沿初级外筒(27)的轴向交替布置;次级组件穿过初级绕组(29)和初级铁芯(30)并能相对于初级绕组(29)和初级铁芯(30)做轴向往复移动。螺旋弹簧(24)内还设置有缓冲块(31),缓冲块(31)设置在弹簧上支撑座(25)与初级外筒(27)之间。优点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传统的活塞筒,设计一种可以作为阻尼器上油腔,还可以装配永磁铁的新型阻尼器活塞筒;上油腔,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筒的内部是中空的作为上油腔,里面填充有阻尼液可以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塞筒(1)、腔体外壳(23)以及设置在腔体外壳(23)内的上端活塞阀门(3);/n活塞筒(1)的一端开口封闭,另一端开口作为阀口伸入腔体外壳(23)内与上端活塞阀门(3)连接,活塞筒(1)为能相对于腔体外壳(23)做伸缩往复动作进而带动上端活塞阀门(3)沿腔体外壳(23)轴向移动的结构,活塞筒(1)的外侧壁与腔体外壳(23)的内侧壁之间动密封配合;/n活塞筒(1)的内部中空作为上油腔(1-1),腔体外壳(23)内、上端活塞阀门(3)以下的部分为下油腔(4);/n所述上端活塞阀门(3)上设置有上阀门活塞阀口,上油腔与下油腔(4)通过上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n下油腔(4)的下方或者侧壁外围设置有补偿腔(5);/n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设置有下端活塞阀门(6),下端活塞阀门(6)上设置有下阀门活塞阀口,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通过下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塞筒(1)、腔体外壳(23)以及设置在腔体外壳(23)内的上端活塞阀门(3);
活塞筒(1)的一端开口封闭,另一端开口作为阀口伸入腔体外壳(23)内与上端活塞阀门(3)连接,活塞筒(1)为能相对于腔体外壳(23)做伸缩往复动作进而带动上端活塞阀门(3)沿腔体外壳(23)轴向移动的结构,活塞筒(1)的外侧壁与腔体外壳(23)的内侧壁之间动密封配合;
活塞筒(1)的内部中空作为上油腔(1-1),腔体外壳(23)内、上端活塞阀门(3)以下的部分为下油腔(4);
所述上端活塞阀门(3)上设置有上阀门活塞阀口,上油腔与下油腔(4)通过上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
下油腔(4)的下方或者侧壁外围设置有补偿腔(5);
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设置有下端活塞阀门(6),下端活塞阀门(6)上设置有下阀门活塞阀口,下油腔(4)与补偿腔(5)之间通过下阀门活塞阀口进行油液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端活塞阀门(3)包括活塞阀口板(9)及设置在活塞阀口板(9)上的上阀门活塞阀口,所述上阀门活塞阀口包括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
上油孔(22)和下油孔(21)位置相互错开设置,上油孔(22)上方设置有活塞阀口上压板(11),活塞阀口上压板(11)为使用时能盖住上油孔(22)且能在下油腔(4)内的油液顶力下被顶开使得上油孔(22)打开的结构;
下油孔(21)的下方设置有活塞阀口下压片(13),活塞阀口下压片(13)为使用时能盖住下油孔(21)且能在上油腔内油液的压力下被顶开使得下油孔(21)打开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下端活塞阀门(6)包括下活塞阀口板(15)和设置在下活塞阀口板(15)上的下阀门活塞阀口,所述下阀门活塞阀口包括补偿下油孔(16)和补偿上油孔(18);
补偿下油孔(16)和补偿上油孔(18)相互错开设置,补偿上油孔(18)的上方设置有补偿上油孔压片(14),补偿上油孔压片(14)为使用时能盖住补偿上油孔(18)且能在补偿腔(5)内的油液顶力作用下被顶开使得补偿上油孔(18)打开的结构;
补偿下油孔(16)的下方设置有补偿下油孔压片(19),补偿下油孔压片(19)为使用时能盖住补偿下油孔(16)且能在下油腔(4)的油液压力作用下被顶开使得补偿下油孔(16)打开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下油孔(21)布置在上油孔(22)周围;
补偿上油孔(18)布置在补偿下油孔(16)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塞筒油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活塞阀口板(9)的中心设置上阀口压片连接螺栓(12),活塞阀口上压板(11)和活塞阀口下压板(13)设置在连接螺栓(12)上,所述的活塞阀口上压板(11)能够覆盖上油孔(22)所在的区域,活塞阀口下压板(13)能够覆盖下油孔(21)所在区域且在与上油孔(22)对应的区域留出孔隙(A);
下活塞阀口板(15)的中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曲帅赵海宁单光坤徐方超李强金俊杰郭辉张晓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