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51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包括: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所述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包括岩层注浆结构体和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设置于洞库引洞的外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设置于岩体的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无切坡,能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工程暴露症候,增强伪装性和隐蔽性;采用复合注浆体,承受覆盖层的静荷载与施工荷载,阻止岩层水的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无切坡逆作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洞库口部抗暴结构施工一般采用明挖法,将抗暴结构施工后再进行土方回填;或者采用高切坡,在口部满足一定的覆盖厚度后再进行开挖、支护。这些施工方法不仅严重破坏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工程目标、增加工程作业量和造价、延长工程进度,而且在岩体破碎、节理发育、岩质疏松、地下水丰富等地质条件差地方,还容易产生坍塌等工程安全事故或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无切坡逆作施工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包括: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所述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包括岩层注浆结构体和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设置于洞库引洞的外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设置于岩体覆盖层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洞库引洞的底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上设置有水泥砂浆注浆孔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注浆孔。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形地貌进行洞库口部预处理,预设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将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分为承受静载和承受动载二部分,按照抗暴结构要求,设计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承受静载部分,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承受动载部分;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分别进行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达到承受静载和防水抗渗要求后,进行洞内开挖;开挖完成后,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使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满足高原洞库口部抗暴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分别进行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达到承受静载和防水抗渗要求后,进行洞内开挖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中岩层注浆结构体的设计范围和注浆参数,进行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按照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中岩层注浆结构体的设计范围和注浆参数,进行钻孔、埋管、灌注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检测岩层注浆结构达到设计强度、防水抗渗要求后开挖岩层注浆结构体下岩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无切坡技术能够基本实现洞库口部边仰坡零开挖,实现隧道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保护洞口周边仰坡植被,避免对高原脆弱生态破坏,避免施工场地症候暴露,实现施工现场自然伪装,有效提高工程生存能力。2、无切坡技术中的岩层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复合注浆体实现了围岩加固、支撑受力、约束变形、防水抗渗等多重功能,减少了常规洞库口部抗暴结构施工中超前支护、应急加固、排水防水等工序。3、无切坡技术进洞开挖前工序少,可以实现快速施工,施工安全,有效减少技术处理措施,提高工效,缩短工期,降低造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参见图1,包括: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所述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包括岩层注浆结构体6和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3;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3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6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3设置于洞库引洞2的外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6设置于岩体7的内层。本实施例中,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采用承重拱结构;同时,该结构无切坡,能保护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工程暴露症候,增强伪装性和隐蔽性;采用岩层复合注浆体,承受覆盖层的静荷载与施工荷载,阻止岩层水的渗漏。进一步地,所述洞库引洞2的底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1。进一步地,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6内交叉设置有水泥砂浆注浆孔4和化学浆液注浆孔5。具体地,所述水泥砂浆注浆孔4用于灌注水泥砂浆;所述化学浆液注浆孔5用于灌注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同时,所述水泥砂浆注浆孔4和化学浆液注浆孔5内均埋有管。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形地貌进行洞库口部预处理,预设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将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分为承受静载和承受动载二部分,按照抗暴结构要求,设计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承受静载部分,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承受动载部分;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分别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达到承受静载和防水抗渗要求后,进行洞内开挖;开挖完成后,在所述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使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一起共同满足高原洞库口部抗暴要求。本实施例中,在口部型钢混凝土拱套施工完成后,不经过口部切坡,将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分为承受静载和承受动载二部分,按照抗暴结构要求,设计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被护结构,采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的岩层复合注浆体承受结构静载、钢筋混凝土被护层承受结构动载。在设计的岩层注浆结构体部位分别进行钻孔、安管、灌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满足承受静载和防水抗渗要求后,进行暗洞开挖,暗洞开挖完成后,在注浆结构体内施作钢筋混凝土被覆层,使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被覆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满足高原洞库口部抗暴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分别进行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达到承受静载和防水抗渗要求后,进行洞内开挖的步骤具体为:按照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中岩层注浆结构体的设计范围和注浆参数,进行钻孔、埋管、灌注水泥砂浆;按照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中岩层注浆结构体的设计范围和注浆参数,进行钻孔、埋管、灌注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检测注浆结构达到设计强度、防水抗渗要求后开挖岩层注浆结构体下岩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需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洞库引洞设计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无切坡技术能够基本实现洞库口部边仰坡零开挖,实现隧道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保护洞口周边仰坡植被,避免对高原脆弱生态破坏,避免施工场地症候暴露,实现施工现场自然伪装,有效提高工程生存能力。2、无切坡技术中的岩层水泥砂浆和高渗透高强度化学浆液复合注浆体实现了围岩加固、支撑受力、约束变形、防水抗渗等多重功能,减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所述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包括岩层注浆结构体和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设置于洞库引洞的外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设置于岩体的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所述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包括岩层注浆结构体和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在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施作;所述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设置于洞库引洞的外层;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设置于岩体的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库引洞的底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层注浆结构体内交叉设置有水泥砂浆注浆孔和化学浆液注浆孔。


4.一种高原洞库口部抗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形地貌进行洞库口部预处理,预设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
将洞库口部承重维护结构分为承受静载和承受动载二部分,按照抗暴结构要求,设计岩层注浆结构体与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层,所述岩层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华张立军何韵曹飞龙刘元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