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材料外延生长
,具体涉及一种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二维材料发展十分迅猛,每一种二维材料都会引起相关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其中,六方氮化硼(hBN)由于具有强热稳定性、耐腐蚀性、高度绝缘、高导热等优良的性能受到很多科研人员的青睐,二维hBN与石墨烯的结构极其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白色石墨”。近些年,科研人员证实二维hBN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优良基片并大大改善器件的性能、可以作为保护涂层、可以制作紫外光电器件等,因此大面积高质量二维hBN薄膜的制备成为该领域的关键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二维hBN薄膜的制备大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可调控等优点。目前对于衬底的选择大多以过渡金属箔片为主,这是由于过渡金属往往对于hBN的生长起到某种催化作用,另外过渡金属的晶格往往与hBN十分的匹配。但是目前市面上可购买的金属箔片由于其工业生产过程导致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n(1)将衬底清洗后烘干,然后将高纯Cu靶材和清洗后的衬底置于磁控溅射设备的生长室内,Cu靶与衬底间的距离为4~8cm,再将Cu靶与射频源相连;/n(2)将磁控溅射设备的生长室真空抽至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衬底清洗后烘干,然后将高纯Cu靶材和清洗后的衬底置于磁控溅射设备的生长室内,Cu靶与衬底间的距离为4~8cm,再将Cu靶与射频源相连;
(2)将磁控溅射设备的生长室真空抽至1×10-3Pa以下,将衬底加热至300~800℃;通入高纯氩气,保持生长室压强为3~6Pa;开启射频源,溅射功率为60~80W,使氩气电离启辉;然后将生长室压强调整为1~3Pa,溅射功率为100~200W,溅射Cu靶2~3h;溅射结束待生长室冷却到室温后取出衬底,从而在衬底上得到Cu薄膜缓冲层;
(3)将步骤(2)得到的衬底清洗后烘干,然后置于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石英管沉积腔内,将氨硼烷放置于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源加热器皿中;
(4)将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沉积腔真空抽至10Pa以下,充入高纯氩气至常压;重复真空抽至10Pa以下、充入高纯氩气至常压的操作2次以上;然后将沉积腔真空再次抽到10Pa以下,通入高纯氩气和高纯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常压下升温至1030~1070℃,在此温度下对衬底退火1~2h,退火结束后,将沉积腔温度降至950~1020℃并维持稳定;
(5)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将沉积腔内压强调整为50~100Pa,然后将氨硼烷加热至60~80℃进行hBN薄膜沉积,沉积时间为0.5~2h;hBN薄膜沉积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从而在衬底上得到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磁控溅射Cu薄膜为缓冲层的二维hB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衬底为双面抛光的蓝宝石或石英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国,赵泽利,陈曦,赵纪红,刘秀环,侯丽新,高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