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专利>正文

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2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通过水壶内的受热筒来提高水壶的受热效率,减少热能流失,从而节约能源的节能水壶。受热筒设置在壶体内,受热筒为三折边或多折边锥形空筒结构,受热筒出口与壶体的顶部连接,受热筒入口与壶体的底部连接,进水口设置在壶体顶部,并与受热筒出口位置错开。使用时,将水从进水口灌入壶体中,将水壶放置在加热炉上,此时,热能的一部分将通过壶底进行热传递,而另一部分则从受热筒中经过,并通过受热筒进行热传递,由于受热筒增大了水壶的受热面积,因此提高了水壶的受热效率。同时,由于受热筒改变了热能传递的途径,从而减少了热能从水壶周边的流失,因此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水壶所属拔术領壤本实用新魁涉及一种烧水用的容器,尤其是能通过水壶内的受热筒来提高 水壶的受热效攀,减少热能流失,从而节约能源的节能水壶。 背聚技术目前,公知的水壶是由壶体、壶嘴、壶盖、提手组成,其烧水方式是将热 能通过壶底进行热传递。但是,在日常烧水时,由于壶底为平底结构,受热面 积有限,所以热能只有一部分通过壶底进行热传递,其它部分则通过水壶的侧 面进行热传递,然而水壶惻面的热传递效率低,大量的热能会从水壶的周边流 失,因此逾成齙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雇规有水壶受热面积有限,热传递效率低,浪费能源的不足,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水壶,该节能水壶通过内置受热筒来增大水壶的受热面积, 提高水壶的热传递效率,并同时通过受热筒来改变热能传递的途径,减少热能 的流失,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整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壶体、受 热筒、壶嘴、亵盖、提手组成,受热筒设置在壶体内,受热筒为三折边或多折边 锥形空筒结构,受热简出口与壶体的顶部连接,受热筒入口与壶体的底部连接, 进水口设置在褒体顶部,并与受热筒出口位置错开。使用时,将水从进水口灌入 壶体中,将水壶放置在加热炉上,此时,热能的一部分将通过壶底进行热传递, 而另一部分则从受热筒中经过,并通过受热筒进行热传递,由于受热筒增大了 水壶的受热面积,因此提高了水壶的受热效率。同时,由于受热筒改变了热能 传递的途径,从而减少了热能从水壶周边的流失,因此节约了能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水壶的受热效率,縮短了烧水的时间, 减少了热能的流失,节约了能源。 附困说明下面结合断豳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拿用新型的B-B剖面图。图中L麵手。2.壶盖。3.进水口。 4.壶体。5.受热筒。6.壶嘴。7.受热 筒出口。 8.受熟銜入口。具体实簾方式在图1中,受热筒[5]设置在壶体[4]内,受热筒[5]为三折边或多折边锥形 空筒结构,受热筒出口 [7]与壶体[4]的顶部连接,受热筒入口 [8]与壶体[4]的底 部连接,进水口 [3]设置在壶体[4]顶部,并与受热筒出口 [7]位置错开。在图1、 2、 3所示的实施例中,将水从进水口[3]灌入壶体[4]中,将水壶放置在加热炉上,此时,热能的一部分将通过壶底进行热传递,而另一部分则 从受热简[5]中经过,并通过受热筒[5]进行热传递,由于受热筒[5]增大了水壶 的受热面积,因此提高了水壶的受热效率。同时,由于受热筒[5]改变了热能传 递的途径,从而减少了热能从水壶周边的流失,因此节约了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水壶,在水壶的壶体内设置有受热筒,其特征是:受热筒出口与壶体的顶部连接,受热筒入口与壶体的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水壶,在水壶的壶体内设置有受热筒,其特征是受热筒出口与壶体的顶部连接,受热筒入口与壶体的底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水壶,其特征是受热筒为三折边或多折边锥形 空筒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