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与一种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安全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与一种试剂盒。
技术介绍
棒曲霉毒素是水果和蔬菜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它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和发酵条件下易失活和降解。棒曲霉毒素具有免疫,细胞和生理毒性。目前,棒曲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法。这些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假阳性,并且检测仪器成本高、试剂消耗量大,故而难以广泛推广。除此之外,免疫学方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但对于棒曲霉毒素这种免疫原性低的小分子毒素,面临着抗体制备相对困难,检测过程相对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与一种试剂盒。本专利技术利用适配体的二级结构对原始序列进行剪裁优化,从而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棒曲霉毒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所述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适配体为P-30,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适配体为P-30,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适配体的5’端或者3’端经修饰物修饰。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物包括氨基、巯基或羧基。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选一项所述的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在检测棒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在检测棒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为:将金纳米簇修饰的适配体与棒曲霉毒素混合孵育,之后加入二氧化锰纳米片,反应结束后测反应液荧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特异性识别棒曲霉毒素的优化适配体在检测棒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还包括: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平,郭华麟,马鹏飞,段诺,孙羽菡,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