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改善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612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调节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以瘤背石磺为原料,去除内脏,洗净切片,石油醚浸泡脱脂,过滤后再用乙醇浸泡脱色,自然晾干,磨成粗粉。取一定量瘤背石磺粉末,加入蒸馏水,浸泡,微波辅助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离心、滤液除蛋白、醇沉、复溶、透析、冷冻干燥得瘤背石磺多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瘤背石磺多糖结构稳定、活性高,具有较好的调节肠道功能活性,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水平,能够用于制备调节肠道功能产品,同时制备方法工艺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改善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改善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人体的肠道中特别是大肠中,栖息着数以亿计的肠道细菌,统称为肠道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与机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体健康的关键是我们与微生物系统保持友好“共生关系”,而“肠道细菌发酵膳食纤维为宿主提供短链脂肪酸”最能体现这种“人-菌”共生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大数据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肠道菌群和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些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直肠癌、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肥胖、糖尿病等。多糖作为人们日常膳食,因其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一般不能被人体消化系统直接消化吸收,从而进入人体大肠,并与大肠肠道菌群发生相互作用。一方面,肠道菌群能够转化多糖,发生新陈代谢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s)等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多糖由于发生了代谢,从而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海洋来源的动植物是开发改善肠道功能保健食品的重要宝库,其含有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肠道菌群等多种活性,且毒性低,多靶点、对并发症有一定预防、控制作用,因此,逐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瘤背石磺(Onchidiumstruma)别名海癞子、土海参,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石磺科的一种雌雄同体的进化贝类。身体柔软无壳,主要生长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沿海咸淡水交汇处的芦苇丛里,以泥滩里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物质为食物。瘤背石磺富含多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属于高档海鲜滋补保健品。程知庆等人研究了瘤背石磺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宋佩林等人研究了瘤背石磺多糖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但是,对于瘤背石磺多糖在调节肠道功能中的研究却并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制备方法及在调节肠道功能领域的应用,制备方法工艺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其制得的瘤背石磺多糖,其结构稳定、活性高,且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肠道功能,能够应用于改善肠道功能产品中的制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溶剂对瘤背石磺进行浸泡,然后过滤除去溶剂,滤渣自然晾干,磨成粗粉待用;2)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加入瘤背石磺粉末,浸泡2-3h,煮沸80-90℃,微波辅助提取,提取次数3-4次,将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合并;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离心、滤液除蛋白、醇沉、复溶、透析、冷冻干燥得瘤背石磺多糖。步骤1)中先采用石油醚以料液比为1:30-40(g/mL)进行浸泡10h,然后再用醇或醇的水溶液以料液比为1:30-40(g/mL)进行浸泡5h。瘤背石磺粉末和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30-40(g/mL)。步骤2)中微波功率600-800W,微波提取时间8-10min。滤液除蛋白具体步骤如下:采用Sevag法,除蛋白次数8-10次,所得水溶液旋转蒸发5-10min。醇沉具体步骤如下:向除蛋白后的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溶液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3,控制醇沉体系中乙醇浓度为75%,在4℃过夜,离心得到醇沉物。复溶、透析、冷冻干燥的具体步骤如下:向醇沉后的醇沉物中加入蒸馏水,复溶,经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透析袋进行得到截留液,截留液在60-70℃条件下进行旋转蒸发浓缩,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到瘤背石磺多糖。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的瘤背石磺多糖,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瘤背石磺多糖在调节肠道功能领域中的应用,用于制备调节肠道功能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瘤背石磺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工艺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一种瘤背石磺多糖,其结构稳定、活性高,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活性;3、本专利技术瘤背石磺多糖在调节肠道功能领域中的应用,用于制备调节肠道功能产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瘤背石磺多糖红外光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小鼠肠道菌群PCA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属水平上Lactobacillus丰度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活性的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瘤背石磺去除内脏,洗净切片,加入石油醚,料液比为1:30(g/mL),浸泡10h。过滤后再用90%的乙醇浸泡5h,料液比为1:30(g/mL),去除色素、多酚及其他杂质,自然晾干,磨成粗粉;(2)用蒸馏水于80-90℃提取瘤背石磺多糖,料液比为1:30(g/mL),微波功率600W,微波提取时间8min,提取次数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离心;(3)采用Sevag法除蛋白,次数8次,所得溶液旋转蒸发5-10min;(4)在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控制醇沉体系中乙醇浓度为75%,在4℃过夜,离心得到醇沉物;(5)向醇沉物中加入蒸馏水,复溶。经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透析袋进行透析5天,得到截留液。截留液在60-70℃条件下进行旋转蒸发浓缩,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到瘤背石磺多糖。实施例2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活性的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瘤背石磺去除内脏,洗净切片,加入石油醚,料液比为1:35(g/mL),浸泡10h。过滤后再用90%的乙醇浸泡5h,料液比为1:35(g/mL),去除色素、多酚及其他杂质,自然晾干,磨成粗粉;(2)用蒸馏水于80-90℃提取瘤背石磺多糖,料液比为1:35(g/mL),微波功率700W,微波提取时间9min,提取次数4次,合并提取液,浓缩,离心;(3)采用Sevag法除蛋白,次数9次,所得溶液旋转蒸发5-10min;(4)在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控制醇沉体系中乙醇浓度为70%,在4℃过夜,离心得到醇沉物;(5)向醇沉物中加入蒸馏水,复溶。经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透析袋进行透析4天,得到截留液。截留液在60-70℃条件下进行旋转蒸发浓缩,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到瘤背石磺多糖。实施例3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活性的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瘤背石磺去除内脏,洗净切片,加入石油醚,料液比为1:40(g/mL),浸泡10h。过滤后再用90%的乙醇浸泡5h,料液比为1:40(g/mL),去除色素、多酚及其他杂质,自然晾干,磨成粗粉;(2)用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溶剂对瘤背石磺进行浸泡,然后过滤除去溶剂,滤渣自然晾干,磨成粗粉待用;2)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加入瘤背石磺粉末,浸泡2-3h,煮沸80-90℃,微波辅助提取,提取次数3-4次,将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合并;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离心、滤液除蛋白、醇沉、复溶、透析、冷冻干燥得瘤背石磺多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溶剂对瘤背石磺进行浸泡,然后过滤除去溶剂,滤渣自然晾干,磨成粗粉待用;2)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加入瘤背石磺粉末,浸泡2-3h,煮沸80-90℃,微波辅助提取,提取次数3-4次,将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合并;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离心、滤液除蛋白、醇沉、复溶、透析、冷冻干燥得瘤背石磺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采用石油醚以料液比为1:30-40(g/mL)进行浸泡10h,然后再用醇或醇的水溶液以料液比为1:30-40(g/mL)进行浸泡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瘤背石磺粉末和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30-40(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瘤背石磺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波功率600-800W,微波提取时间8-10min。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根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