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排水机构及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02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及净水设备,该废水排水机构包括废水罐和底盘,所述废水罐设置于所述底盘内,所述废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废水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收集的废水从废水排水机构的废水槽中自然排放,废水槽中溢出的废水利用底盘承接并排放,可及时将废水排出外部,避免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排水机构及净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及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净水设备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的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RO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三种。不管是商用净水设备还是家用净水设备,其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水用的临时废水槽,净化产生的废水经废水槽收集后排出设备外。但是若某一时段产生的废水量超过了废水槽的正常排水量,则会导致废水溢出废水槽,将会对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旨在解决临时收集废水的废水槽无法充分排放时出现废水溢出槽外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采用上述的废水排水机构,能及时并充分将废水排出设备外部,避免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包括废水罐和底盘,所述废水罐设置于所述底盘内,所述废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废水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且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与外部的废水排放管路相连通;产生的废水流至所述废水罐中,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排放;当废水通过所述废水罐不能充分排出时,废水溢流至所述底盘中,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进一步,所述废水排水机构还包括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和强排单元,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内侧壁上,用于监测所述底盘中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废水罐的内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废水罐中的水位;所述强排单元用于辅助排放所述底盘和所述废水罐内的废水;当所述底盘和/或所述废水罐内的水位达到预警值则启动强排单元排水。进一步,所述废水排水机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相连接,当所述底盘内的水位达到第一水位感应器的预警值时,触发报警装置响应报警。进一步,所述强排单元包括水泵、第一吸水口、第二吸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吸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底盘内,且所述出水口与废水排放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水口设置于所述废水罐内;所述水泵、所述第一吸水口、所述第二吸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吸水口和所述第二吸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吸水口呈空心柱体状,所述第一吸水口的底部不与所述底盘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吸水口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呈空心圆柱体,所述出水口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的底部穿过所述底盘与废水排放管路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出水口位于与所述第二排水口一侧边。进一步,所述水泵利用支架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方。再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水口低于所述底盘的底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排水口通过弧面与所述底盘的底面相衔接,且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底盘内的同一侧。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废水排水机构。本申请的优势在于,收集的废水从废水排水机构中的废水槽中自然排放,废水槽中溢出的废水利用底盘承接并排放,或再利用水泵对底盘中的废水进行强排,避免废水从底盘中溢出,三种排水方式叠加使用可及时将废水排出设备外部,避免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废水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废水罐;11-进水口;2-底盘;21-第二排水口;22-倾斜弧面;3-水位感应器;4-强排单元;41-水泵;42-吸水口;43-出水口;44-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包括废水罐1和底盘2,废水罐1固定设置于底盘2内,底盘2可为圆形盘、方形盘、多边形盘等形状,废水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废水罐1用于收集净水设备中电解弱碱性水时形成的酸性废水和/或进水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用户用水杯接水时溢出至接水盘中的废水,其中,进水口11为敞口式设计,利于废水引流至废水罐1内,同时也利于废水1中的水溢流至底盘2中。废水罐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图未示),底盘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21,且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21均与外部的废水排放管路(图未示)相连通。正常情况下,净水设备产生的废水引流至废水罐2中,并通过第一排水口排放;当废水的产生量较多且通过废水罐1中的第一排水口不能充分排出时,废水罐1中的部分废水通过进水口11沿着废水罐1的壁沿溢流至底盘2中,并通过第二排放口21排放,以解决废水罐1不能满足正常排水的情况,避免废水罐1中的废水溢流至净水设备中。为了加强排水效果,防止废水从底盘2中溢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废水排水机构还包括第一水位感应器3、第二水位感应器(图未示)和强排单元4,第一位感应器3和第二水位感应器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型号不限定,能实现监测水位即可,第一水位感应器3设置于底盘2的内侧壁上,利于直接监测底盘1内的水位,第二水位感应器设置在废水罐1的内侧壁上,用于检测废水罐1中的水位,强排单元4用于辅助排放废水罐1和底盘2内的废水;废水罐1和/或底盘2的自然排水无法满足排放需求时,废水罐1和/或底盘2中的水位上升,当水位达到预警值,触发第二水位感应器和/或第一水位感应器3,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罐和底盘,所述废水罐设置于所述底盘内,所述废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废水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且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与废水排放管路相连通;/n废水流至所述废水罐中,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排放;当废水通过所述废水罐不能充分排出时,废水溢流至所述底盘中,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罐和底盘,所述废水罐设置于所述底盘内,所述废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废水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且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与废水排放管路相连通;
废水流至所述废水罐中,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排放;当废水通过所述废水罐不能充分排出时,废水溢流至所述底盘中,并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口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水机构还包括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和强排单元,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内侧壁上,用于监测所述底盘中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废水罐的内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废水罐中的水位;所述强排单元用于辅助排放所述底盘和所述废水罐内的废水;当所述底盘和/或所述废水罐内的水位达到预警值则启动强排单元排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水机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相连接,当所述底盘内的水位达到第一水位感应器的预警值时,触发报警装置响应报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排单元包括水泵、第一吸水口、第二吸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吸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焱光曾祥虎
申请(专利权)人:康大创新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