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7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包括引导导管,所述引导导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扭锁,所述扭锁的右侧设置有递送丝,所述扭锁的左侧设置有微导管,所述微导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引导导管,所述微导管的内壁设置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弹簧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互锁臂,所述第一互锁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互锁臂,所述第二互锁臂的一端远离弹簧圈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递送丝,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递送丝控制弹簧圈的位置变化,弹簧圈通过第一互锁臂和第二互锁臂进行卡接,进而使弹簧圈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
本技术涉及栓塞弹簧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圈是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医疗器械,GDC远端为铂金的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内,当通入直流电后,弹簧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发生电凝,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同时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弹簧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GDC弹簧圈极柔软,在动脉瘤内进退盘旋顺应性好,投放位置不满意可再调整,不易发生瘤动脉闭塞。普通的弹簧圈不能实现机械解脱,需要电解进行熔断,严重影响手术效率,实用性较差,同时递送丝的位置不容易固定,由此提出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包括引导导管,所述引导导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扭锁,所述扭锁的右侧设置有递送丝,所述扭锁的左侧设置有微导管;所述微导管右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包括引导导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扭锁(7),所述扭锁(7)的右侧设置有递送丝(8),所述扭锁(7)的左侧设置有微导管(4);/n所述微导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引导导管(6),所述微导管(4)的内壁设置有弹簧圈(3),所述弹簧圈(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2),所述弹簧圈(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互锁臂(5),所述第一互锁臂(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互锁臂(14),所述第二互锁臂(14)的一端远离弹簧圈(3)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5),所述第一卡块(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n所述连接管(9)的内壁设置有递送丝(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包括引导导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导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扭锁(7),所述扭锁(7)的右侧设置有递送丝(8),所述扭锁(7)的左侧设置有微导管(4);
所述微导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引导导管(6),所述微导管(4)的内壁设置有弹簧圈(3),所述弹簧圈(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2),所述弹簧圈(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互锁臂(5),所述第一互锁臂(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互锁臂(14),所述第二互锁臂(14)的一端远离弹簧圈(3)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5),所述第一卡块(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
所述连接管(9)的内壁设置有递送丝(8),所述连接管(9)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机械解脱的栓塞弹簧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卡套(11),所述螺纹套(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汇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