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及肺动脉压力无线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及肺动脉压力无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死亡率甚至高于部分恶性肿瘤。心衰患者心功能发生恶化时,左室充盈压的升高首先影响肺循环的压力,肺动脉压的变化可早于心衰症状明显出现前的数天至数周。因此,实时监测出院心衰患者的肺动脉压变化,能够早期识别心衰容量负荷过重状态,做好干预性治疗,对于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可以监测肺动脉压力的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是肺动脉漂浮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为顶端带有气囊的导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监测住院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装置。然而该导管需要外连仪器读取肺动脉压数值,仅适用于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无法长期植入体内实现实时监测。另外一种装置为基于LC共振原理的肺动脉压传感器,当肺动脉压改变时,压力传感器表面发生细微偏移,共振频率特征性也就发生改变,外部监测系统通过使用无线方式跟踪共振频率,进而反馈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力传感单元、芯片单元和封装外壳;/n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电连接该芯片单元,该封装外壳将压力传感单元和芯片单元封装在内部;/n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为摩擦纳米发电机,其包括间隔相对的两层薄膜,该两层薄膜为超薄高分子薄膜,所述两层超薄高分子薄膜相互远离的一面镀有电极层,相对靠近的一面均为摩擦面,两摩擦面相对并形成不超过200μm的间隙;该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芯片单元;/n或者,该两层薄膜中的一层为超薄高分子薄膜,另一层为金属薄膜;该超薄高分子薄膜和金属薄膜相对靠近的一面均为摩擦面,两摩擦面相对并形成不超过200μm的间隙;该超薄高分子薄膜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力传感单元、芯片单元和封装外壳;
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电连接该芯片单元,该封装外壳将压力传感单元和芯片单元封装在内部;
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为摩擦纳米发电机,其包括间隔相对的两层薄膜,该两层薄膜为超薄高分子薄膜,所述两层超薄高分子薄膜相互远离的一面镀有电极层,相对靠近的一面均为摩擦面,两摩擦面相对并形成不超过200μm的间隙;该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芯片单元;
或者,该两层薄膜中的一层为超薄高分子薄膜,另一层为金属薄膜;该超薄高分子薄膜和金属薄膜相对靠近的一面均为摩擦面,两摩擦面相对并形成不超过200μm的间隙;该超薄高分子薄膜的摩擦面的背面镀有电极层;该电极层和该金属薄膜电连接所述芯片单元;
所述芯片单元为集成了信号处理和无线传输功能的柔性芯片;
所述封装外壳为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良好的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封装外壳为柔性;所述封装外壳具有放置在血管中不会堵塞血液流通的形状,且所述封装外壳边缘不包含尖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芯片单元通过柔性导线或柔性PCB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的尺寸为厚度≤1.1mm,长≤2.5cm,宽≤2cm;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长度范围为0.1cm-0.8cm;宽度范围为0.4cm-0.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自驱动压力传感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伟,胡奕然,刘卓,顾敏,金泽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