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66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血压表、阻隔器、三通阀、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针头、连接管、阻隔器、血压表依次连接,形成外循环管道,针头刺入人体的动脉血管,使血液进入连接管,挤压连接管内的空气,使活动塞滑动,滑动的活动塞挤压与血压表间管内的空气,使活动塞两侧的压力保持平衡,通过血压表进行动脉血压的测量。阻隔器内的活动塞起到平衡压力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血液通过连接管直接接触血压表,造成血压表污染和血压表损坏。还在血压表内设置了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语音警报器,通过控制器设置血压的阈值,当血压值超出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语音警报器进行警示。设置了三通阀,减少反复穿刺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有创血液动脉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血液动脉内直接测量血液动脉内血压的方法。临床医疗中监测血液动脉血压,可用于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患者进行实时监测血压变化,通过血液动脉血压的变化实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并做及时处理。目前医院采用的是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传感器与监护仪配合进行使用,通过监护仪显示血压值。但是监护仪价格昂贵,很多医院的监护仪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另外,监护仪需要使用电源,当外出对患者抢救时,有些地方条件不允许,没有电源,就无法使用监护仪来显示血压值,会影响救治患者。而且监护仪的体积比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该动脉压监测装置通过连接管、阻隔器、血压表配合使用,采用血压表代替监护仪显示血压值,达到时时监测血压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主要包括血压表、阻隔器、三通阀、连接管,所述血压表主要包括表壳、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血压表、阻隔器、三通阀、连接管,所述血压表主要包括表壳、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语音警报器、表盘显示屏、进气嘴,所述表壳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表壳上安装有语音警报器,所述表壳的外表面上设有表盘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与语音警报器、表盘显示屏分别电连接,所述表壳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一端与表壳连通;所述进气嘴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结构与阻隔器活动连接,所述阻隔器主要包括第一软管、硬管、第二软管、活动塞,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进气嘴连接,另一端连接硬管的一端,所述硬管为直管状,所述硬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塞,所述硬管的内壁涂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血压表、阻隔器、三通阀、连接管,所述血压表主要包括表壳、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语音警报器、表盘显示屏、进气嘴,所述表壳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表壳上安装有语音警报器,所述表壳的外表面上设有表盘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与语音警报器、表盘显示屏分别电连接,所述表壳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一端与表壳连通;所述进气嘴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结构与阻隔器活动连接,所述阻隔器主要包括第一软管、硬管、第二软管、活动塞,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进气嘴连接,另一端连接硬管的一端,所述硬管为直管状,所述硬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塞,所述硬管的内壁涂有用于减小摩擦和防止漏气的密封层,所述硬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头与三通阀的第一阀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二连接头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头与针头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阀口设有活动式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箍带、箍壳、带手柄的固定螺钉,所述箍带通过带手柄的固定螺钉与箍壳固定成环形带,所述箍带上开设有齿孔,所述齿孔与带手柄的固定螺钉上的螺纹卡合,通过螺纹连接调节环形带的内径大小,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琪邓继财李安睿唐小曼梁斌黄路生李丽玲张玉书韦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