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7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该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包括:收容槽、推杆、主动导向块、从动导向块和挤压块;收容槽设于凹模的表面;压块上设有驱动柱;推杆设于驱动柱的外侧,推杆呈倒置的“U”形;主动导向块设于推杆下端面的两侧;从动导向块设于主动导向块位于压块一侧的下方,主动导向块朝向压块的一侧面为斜面S,从动导向块背离压块的一侧面为斜面S,斜面S与斜面S相互平行;挤压块设于从动导向块的底部;凸模与凹模之间设有料板,料板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上述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在料板冲压过程中,通过塑性形变不断填补到塌角内,达到改善塌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冲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
技术介绍
精冲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精冲的模具结构与普通冲裁相比,模具结构上增加了压边圈与反顶板,在精冲冲裁过程中,料板冲压时边缘部位会产生塌角,而塌角的尺寸是评价精冲零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改善精冲模具的塌角可提高零件加工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通过在料板被冲压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塑性形变过程不断填补塌角产生的位置,进而对塌角进行改善。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压块、顶块和V形压圈,还包括:收容槽、推杆、主动导向块、从动导向块和挤压块;收容槽设于凹模的表面,收容槽呈尺寸与V形压圈相适配,且位于V形压圈的正下方;压块上设有驱动柱,用于连接动力源带动压块运动;推杆设于驱动柱的外侧,推杆呈倒置的“U”形;主动导向块设于推杆下端面的两侧;从动导向块设于主动导向块位于压块一侧的下方,主动导向块朝向压块的一侧面为斜面,从动导向块背离压块的一侧面为斜面,斜面与斜面相互平行;挤压块设于从动导向块的底部;凸模与凹模之间设有料板,料板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凹模上端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横向滑槽,横向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横向滑块,横向滑块与横向滑槽的侧面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为横向滑块提供远离顶块方向的弹力;横向滑块与挤压块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模两侧内壁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竖向滑槽,竖向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竖向滑块,竖向滑块与主动导向块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模下端面的两侧设有用于从动导向块移动提供空间的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斜面上设有一侧延伸至第一斜面外的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斜面顶端具有倾斜角度小于第一斜面的过渡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容槽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料板的厚度等于挤压块厚度。上述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对料板精冲过程中,通过将料板向形成塌角一侧进行挤压,料板在挤压时发生塑性形变,并在形变过程中料板会不断填入塌角位置,从而改善塌角。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的立体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凸模与凹模压合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从动导向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该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包括凸模100、凹模200、压块101、顶块201和V形压圈102,凸模100与凹模200呈上下相对设置,凸模100内设有用于容纳压块101的凹槽,凹模200内用于容纳顶块201并用于为料板300成型的成型槽,V形压圈102设于凸模100下端面,凸模100与凹模200之间设有料板300,料板300位于两个挤压块400之间,在冲压过程中,凸模100会向下运动配合凹模200将料板300夹紧,之后压块101会向下运动配合顶块201对料板300进行精冲,而V形压圈102会压入料板300内对料板300进行锁紧固定。该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还包括:收容槽202、推杆103、主动导向块104、从动导向块203和挤压块400。收容槽202设于凹模200的表面,收容槽202呈尺寸与V形压圈102相适配,且位于V形压圈102的正下方,当V形压圈102压入料板300内对料板300进行定位过程中,料板300受到V形压圈102的挤压,料板300被挤压出的部分会进入到收容槽202内。压块101上设有驱动柱105,用于连接动力源带动压块101运动。推杆103设于驱动柱105的外侧,推杆103呈倒置的“U”形,当驱动柱105移动时会带动推杆103移动。主动导向块104设于推杆103下端面的两侧,当推杆103移动时,会带动主动导向块104移动。上述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在对料板精冲过程中,通过将料板向形成塌角一侧进行挤压,料板在挤压时发生塑性形变,并在形变过程中料板会不断填入塌角位置,从而改善塌角。请参阅图7,从动导向块203设于主动导向块104位于压块101一侧的下方,主动导向块104朝向压块101的一侧面为第一斜面S1,从动导向块203背离压块101的一侧面为第二斜面S2,第一斜面S1与第二斜面S2相互平行,当主动导向块104向下移动并接触到从动导向块203时,主动导向块104会将从动导向块203向料板300一侧推动;一实施例中,挤压块400设于从动导向块203的底部,当两个主动导向块104向料板300中部移动时会带动两个挤压块400对料板300进行挤压。在压块101冲压料板300的过程中,两个挤压块400对料板300的两端向中部挤压,料板300冲压的部分在产生塌角时,料板300被挤压会不断向塌角位置填充,达到改善塌角的效果。一实施例中,凹模200上端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横向滑槽204,横向滑槽204内设有可移动的横向滑块205,横向滑块205与横向滑槽204的侧面内壁之间设有弹簧206,弹簧206为横向滑块205提供远离顶块201方向的弹力,弹簧206的弹力能够让横向滑块205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下在横向滑槽204内位于远离顶块201的一侧。横向滑块205与挤压块400之间通过横板207连接,横板207能够将弹簧206的弹力通过横向滑块205传递给挤压块400,在初始状态下,弹簧206的弹力能够让两个挤压块400呈距离最大的状态,在冲压过程中,挤压块400移动并通过横板207带动横向滑块205移动,横向滑块205会压缩弹簧206,而在冲压完成之后,被压缩的弹簧206在恢复过程中,会通过横向滑块205和横板207带动从动导向板移动并恢复到初始状态,便于下一个料板300放入凸模100与凹模200之间。凸模100两侧内壁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竖向滑槽106,竖向滑槽106内设有可移动的竖向滑块107,竖向滑块107与主动导向块104固定连接,当主动导向块104向下移动的同时,竖向滑块107会在竖向滑槽106内跟随主动导向块104同步移动,在此过程中,竖向滑块107通过凸模100沿横向对主动导向块104具有支撑作用,进而在主动导向块104推动从动导向块203移动并带动挤压块400压缩料板300时,凸模100配合竖向滑块107对主动导向板支撑,使得主动导向板不会受力变形,也使得主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压块、顶块和V形压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槽、推杆、主动导向块、从动导向块和挤压块;/n所述收容槽设于凹模的表面,收容槽呈尺寸与V形压圈相适配,且位于V形压圈的正下方;/n所述压块上设有驱动柱,用于连接动力源带动压块运动;/n所述推杆设于驱动柱的外侧,推杆呈倒置的“U”形;/n所述主动导向块设于推杆下端面的两侧;/n所述从动导向块设于主动导向块位于压块一侧的下方,主动导向块朝向压块的一侧面为第一斜面S,从动导向块背离压块的一侧面为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平行;/n所述挤压块设于从动导向块的底部;/n所述凸模与凹模之间设有料板,所述料板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压块、顶块和V形压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槽、推杆、主动导向块、从动导向块和挤压块;
所述收容槽设于凹模的表面,收容槽呈尺寸与V形压圈相适配,且位于V形压圈的正下方;
所述压块上设有驱动柱,用于连接动力源带动压块运动;
所述推杆设于驱动柱的外侧,推杆呈倒置的“U”形;
所述主动导向块设于推杆下端面的两侧;
所述从动导向块设于主动导向块位于压块一侧的下方,主动导向块朝向压块的一侧面为第一斜面S,从动导向块背离压块的一侧面为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平行;
所述挤压块设于从动导向块的底部;
所述凸模与凹模之间设有料板,所述料板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塌角的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上端面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横向滑块,横向滑块与横向滑槽的侧面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为横向滑块提供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仁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惠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