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08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包括底板和冲切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通过联动部件一与所述冲切部件的上移过程相联动,还包括四个用于顶出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内工件的顶出杆,四个所述顶出杆通过联动部件二与所述切换部件相传动连接;还包括所述切换部件切换时,即可通过喷头向所述工件方向喷淋的喷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冲切机的竖向移动,可使两组下凹膜一和下凹膜二来回切换,且每次取出工件时的凹膜偏转过后会错开冲切机的正下方,所以不仅使用者在更换工件时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也不需由于反复停机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封冲切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切模具
,具体为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门窗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传统的铝合金门窗的制造中,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实施还存在不足。现有门窗中封加工时,如果采用先锯切再锯铣的加工方式时,存在工序加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如果采用连续冲切的加工方式时,需要将工件先在下凹膜一内完成单次冲切,冲切完成后取出在放入下凹膜二内进行二次冲切,此种方式虽然相较先锯切再锯铣的处理方式效率高,但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冲切机进行反复开关,而且需要操作者正对着冲切机正下方的凹模内进行更换工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冲切机在运行时,因冲切机和下凹膜之间的反复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时间的使用使得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散发,容易导致冲切机和下模块因高温发生老化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通过冲切机的竖向移动,可使得两组下凹膜一和下凹膜二来回切换,且每次取出工件时的凹膜总是偏转过后错过冲切机的正下方,所以不仅使用者在更换工件时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也不需由于停机而耽误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冲切模具在使用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结构容易老化变形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包括底板和冲切部件,还包括两个下凹膜一和两个下凹膜二,以及带动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所述下凹膜二依次正对于所述冲切部件正下方的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通过联动部件一与所述冲切部件的上移过程相联动;还包括四个用于顶出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内工件的顶出杆以及用于向工件喷淋的喷淋机构,四个所述顶出杆通过联动部件二与所述切换部件相传动连接。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切部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冲切机,所述冲切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冲切头一和冲切头二。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部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上贴合有下模块,所述箱体的内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所述箱体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箱体的右侧开设有开口一,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开口一定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和转杆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且均与两组支撑柱接触,所述斜杆可在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纵向滑动,两组所述支撑柱固设于所述下模块的下部,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块上。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部件一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侧与所述冲切机输出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排,所述齿条排的齿槽部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背侧定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所锥形齿轮一的齿槽部啮合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左端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旋转杆的右端连接。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部件二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所述顶出杆,四个所述顶出杆上均套接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复位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块的下表面和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块的下表面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用于四个所述顶出杆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开口二,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用于两组所述支撑柱穿过的开口三,还包括抵压部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抵压部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块的下部,所述压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转柱。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块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相背侧均抵接有抵压块,两个所述抵压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和活塞部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部件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活塞杆的侧面连接有活塞头,所述容器的侧面和所述箱体的侧面均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活塞杆穿入且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口,所述活塞头上与所述容器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复位弹簧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抵压块与所述箱体的内侧,所述容器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右侧与所述喷头的左侧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容器之间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冲切头一和冲切头二的向上移动,带动移动板和齿条排向上移动,带动旋转杆转动,通过旋转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板转动,通过连接板的转动,带动斜杆转动,通过斜杆的转动,且由于斜杆在两组支撑柱之间纵向滑动,且与两组支撑柱均接触,此时斜杆带动两组支撑柱发生偏转,使得两组支撑柱往复转动,且每次当冲切头一复位后,齿条排不会继续移动,达到间歇的效果,本方式通过斜杆与支撑柱的配合使得下模块发生往复转动,且由于通过冲切机的下移为驱动。当正向转动结束时,下模块会发生停滞,此时停滞便于使用者更换与冲切头不再正对的下凹膜内的工件,通过设置两组下凹膜一和下凹膜二,使得两组下凹膜一和下凹膜二往复的切换,使得本装置不需要来回的关闭冲切机,也能完成将工件进行一次冲切和二次冲切,提高了使用效率,冲切机可持续的工作,且更换不正对冲切头的下凹膜内的工件时,也避免在使用者更换的过程中,因更换的不及时,可能会损伤到使用者手掌的情况,提升了使用效率,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二、本专利技术通过齿条排向上移动,带动旋转杆发生转动,通过旋转杆的转动,进而使得顶出杆向上移动,顶出凹膜内的工件,因冲切作业后,凹膜内的工件因承受较大的应力,使得紧贴凹膜内,通过顶出杆的向上移动顶出工件,便于使用者的更换,增加了使用效率,通过复位弹簧一的弹性恢复性,便于本装置的顶出结构可持续使用,实用性更佳。三、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柱的往复转动,使得水箱内的水流入容器内经出水管最终由喷头喷出,喷出的水会附着在下模块上,因冲切机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在冲切头的持续作用下,会不断与下模块发生摩擦,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对热量进行散发,会使得冲切机和下模块因高温发生变形老化,老化后的冲切机和下模块严重影响冲切作业的精准度。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杆、锥形齿轮二和单向轴承连接结构的右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杆、压杆、压板和转柱连接结构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块、支撑柱、连接板、斜杆、转盘、凸块、抵压块、活塞杆和复位弹簧二结构的第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凹膜一、顶出杆、下凹膜二、下模块、支撑柱和移动块结构的第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包括底板和冲切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下凹膜一和两个下凹膜二,以及带动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所述下凹膜二依次正对于所述冲切部件正下方的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通过联动部件一与所述冲切部件的上移过程相联动;/n还包括四个用于顶出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内工件的顶出杆以及用于向工件喷淋的喷淋机构,四个所述顶出杆通过联动部件二与所述切换部件相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包括底板和冲切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下凹膜一和两个下凹膜二,以及带动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所述下凹膜二依次正对于所述冲切部件正下方的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通过联动部件一与所述冲切部件的上移过程相联动;
还包括四个用于顶出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内工件的顶出杆以及用于向工件喷淋的喷淋机构,四个所述顶出杆通过联动部件二与所述切换部件相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部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冲切机,所述冲切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冲切头一和冲切头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上贴合有下模块,所述箱体的内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
所述箱体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箱体的右侧开设有开口一,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开口一定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和转杆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且均与两组支撑柱接触,所述斜杆可在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纵向滑动,两组所述支撑柱固设于所述下模块的下部,两个所述下凹膜一和两个所述下凹膜二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封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一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侧与所述冲切机输出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排,所述齿条排的齿槽部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背侧定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雪崔阳季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探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