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155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I;将益生菌冻干粉在无菌MRS培养液中培养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益生菌浓缩菌液;向混合溶液I中添加益生菌浓缩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液II;将混合液II滴入氯化钙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用超纯水清洗,制得益生菌包埋粒;将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加入益生菌包埋粒混匀,滴成液珠,浸泡于乳酸钙溶液中,即得,低温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提高了益生菌在胃肠道的耐受性,使其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其在胃肠中的释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益生菌制品是如今市场的一个消费热潮,具有良好的现实和经济效益。益生菌是乳酸菌,它能改善人体的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的水平,具有良好的生理作用。但是乳酸菌不易储存,而且抗击性较差,对高酸性环境敏感,活菌数降低或者丧失;进入人体后,通过食管到达胃部,但是人类胃液的pH较低,会导致乳酸菌无法忍受高酸环境,最后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把益生制备成微胶囊可以降低肠胃对益生菌的杀伤,提高存活率。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性爆爆珠的研究还很少,利用微胶囊技术包埋益生菌,再进行二次包埋制备爆爆珠的研究更是很少,所以利用先进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制备爆爆珠,研制出营养独特,满足大众消费的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综上,一种进一步延长益生菌活性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提高了益生菌在胃肠道的耐受性,使其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其在胃肠中的释放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I;(2)将益生菌冻干粉在无菌MRS培养液中培养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益生菌浓缩菌液;(3)向混合溶液I中添加益生菌浓缩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液II;(4)将混合液II滴入氯化钙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用超纯水清洗,制得益生菌包埋粒;(5)将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加入益生菌包埋粒混匀,然后滴成液珠,浸泡于乳酸钙溶液中,制得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低温保存。优选的,步骤(1)中,混合溶液I中果胶的质量分数为≤0.6%,混合溶液I中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3%。根据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发现此例的包埋率最高,且粒径比较均匀,外观形态更好。优选的,步骤(2)中,益生菌浓缩菌液的制备均是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益生菌浓缩菌液中益生菌的浓度为8-10logCFUg-1。步骤(1)中,益生菌浓缩菌液在离心收集前,要进行至少两次传代培养,这样细胞的活性才能完全复活。生理盐水使用市售的生理盐水即可。优选的,步骤(3)中,益生菌浓缩菌液和混合溶液I的质量比为1~2:10。益生菌浓缩菌液和混合溶液I的质量比为1~2:10为最佳,这样制备的益生菌微胶囊活性最好。优选的,步骤(3)中,混合溶液I和益生菌浓缩菌液于4~20℃的条件下混匀,混匀时间为10~30min。温度过高和搅拌时间过长会导致益生菌的活力降低或者死亡,所以4℃,10min为最优条件。优选的,步骤(4)中,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0.3~0.6%,混合液II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为1~2:5。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过高,会导致固化的微胶囊硬度过高,影响口感和后续的性能测定。优选的,步骤(4)中,静置时间为30~120min,使微胶囊充分固化,形成大小均匀的微球,超纯水清洗1~5次,完全去除上面残留的固化液。优选的,步骤(5)中,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1~3h,酸奶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0~15:1。使海藻酸钠和酸奶混合均匀。优选的,步骤(5)中,乳酸钙溶液中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3%。使益生菌酸奶爆爆珠充分固化,形成大小均一的球体,乳酸钙的含量过高会导致固化出来的爆爆珠太硬,影响口感。乳酸钙溶液的添加量依据酸奶和益生菌包埋粒的含量做适应性调整即可。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中益生菌的存活率更高。益生菌能够改善人体肠道功能,改善主肠道内部菌落平衡,本专利技术把益生菌制备成微胶囊,包裹在爆爆珠里面,既能提高爆爆珠的营养价值,同时,把益生菌做成微胶囊,可以解决益生菌在胃肠道耐受力不佳的问题。微胶囊包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保护技术,可增强益生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有效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使益生菌顺利到达肠道内定殖并真正发挥功效。本专利技术先把益生菌做成微胶囊,然后测定其粒径、包埋率、质构、红外光谱等性能来综合评价益生菌微胶囊的营养价值,然后通过二次包埋,把益生菌微粒包裹在酸奶里面,二次固化形成酸奶爆爆珠,制作成营养独特的的益生菌爆爆珠,而后对爆爆珠进行感官、酸度、质构、抗氧化等性能的测定。本专利技术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可以延长益生菌活性时间,且保持较高的活性参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把益生菌做成微胶囊,可以解决益生菌在胃肠道耐受力不佳的问题;然后通过二次包埋,把益生菌微粒包裹在酸奶里面,二次固化形成酸奶爆爆珠,制作成营养独特的的益生菌爆爆珠,包埋率更高,增加其存活率,提高了益生菌在胃肠道的耐受性,使其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其在胃肠中的释放量。附图说明图1为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益生菌微胶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像;图3为二次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酸奶爆爆珠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图4为包埋和未包埋的益生菌在模拟唾液、胃液、肠液中的活性情况分析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中的固化时间即为步骤(4)中的静置时间。下述浓度的含义均为质量分数。实施例1制备路线: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果胶→混合均匀→加入益生菌微胶囊→混匀→滴入乳酸钙溶液→浸泡成型→罐装保存。(1)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I;混合溶液I中果胶的质量分数为0.4%,混合溶液I中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将益生菌冻干粉在无菌MRS培养液中培养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益生菌浓缩菌液;益生菌浓缩菌液的制备均是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益生菌浓缩菌液中益生菌的浓度为9logCFUg-1;(3)向混合溶液I中添加益生菌浓缩菌液,益生菌浓缩菌液和混合溶液I的质量比为1:10;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液II;混合溶液I和益生菌浓缩菌液于4℃的条件下混匀,混匀时间为10min;(4)将混合液II滴入氯化钙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用超纯水清洗,制得益生菌包埋粒;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0.3%,混合液II和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比为1:5;静置时间为120min,超纯水清洗2次;(5)将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加入益生菌包埋粒混匀,然后滴成液珠,浸泡于乳酸钙溶液中,制得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低温保存;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2h,酸奶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0:1;乳酸钙溶液中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对照例1制备路线: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果胶→混合均匀→加入益生菌微胶囊→混匀→滴入乳酸钙溶液→浸泡成型→罐装保存。(1)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I;/n(2)将益生菌冻干粉在无菌MRS培养液中培养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益生菌浓缩菌液;/n(3)向混合溶液I中添加益生菌浓缩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液II;/n(4)将混合液II滴入氯化钙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用超纯水清洗,制得益生菌包埋粒;/n(5)将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加入益生菌包埋粒混匀,然后滴成液珠,浸泡于乳酸钙溶液中,制得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低温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果胶、海藻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I;
(2)将益生菌冻干粉在无菌MRS培养液中培养并离心收集,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益生菌浓缩菌液;
(3)向混合溶液I中添加益生菌浓缩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液II;
(4)将混合液II滴入氯化钙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用超纯水清洗,制得益生菌包埋粒;
(5)将酸奶加入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加入益生菌包埋粒混匀,然后滴成液珠,浸泡于乳酸钙溶液中,制得包埋益生菌微胶囊的爆爆珠,低温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溶液I中果胶的质量分数为≤0.6%,混合溶液I中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益生菌浓缩菌液中益生菌的浓度为8-10logCFUg-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文胡欣欣陈俊冬陈嵘嵘罗典苟韬秦文陈洪张清李素清刘书香颜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