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10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属于海水观赏动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梯度海水淡化配合水母世代更替和变态发育,从传统自然海水养殖盐度产生完全淡水养殖的种质——水螅体,养殖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永久性淡化种质,避免每次产生幼体重新淡化流程,降低淡化成本,同时淡水养殖水母避免了养殖缸内藻类、病菌寄生虫的繁衍,为作为大众观赏动物走入家庭提供了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观赏动物
,具体涉及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对观赏类生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水母作为一种新兴的观赏性动物,深受游客青睐的同时,也在家庭饲养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然而水母的淡水种类很少,并且均为寿命仅有数月的水螅纲水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与日俱增的需求。因此,解决海水水母盐度淡化养殖的技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一技术难题的攻破,将有利于开发水母更多的展示形式,解决用于饲养海洋生物的海水配制工序多、成本高、海水易结晶、易生长藻类影响观赏效果等问题,满足更多文教产品开发、内陆水族馆和家庭饲养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目前许多海洋经济动物已经以淡化养殖的方法提高经济效益,但均是幼苗阶段开始淡化,未产生淡水养殖的种质亲本,不具有遗传性。但是水母具有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容易获得子代的特点,且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对其进行饲养、驯化和实验操作,因此,对水母种质进行淡化具有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水母世代更替快、变异能力强、生活史存在变态发育的特点,获得了完全淡水养殖的亲本,即水螅体。水螅体一方面能无性繁殖,永久保持淡水养殖的特性,另一方面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横裂,产生完全淡水养殖的水母体,而水螅体和水母体在淡水中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成熟的自然海水养殖水母的水螅体,静水置于养殖容器,每天盐度降低0.8-1.2‰,降至盐度13-18‰,之后每天盐度降低0.4-0.6‰,降至盐度6-13‰;(2)将步骤(1)淡化后的水螅体放入恒温箱养殖,5-15d水螅体发生横裂,横裂1-3d碟状体脱离水螅体;(3)将步骤(2)的碟状体移入盐度6-13‰的水母养殖容器,滴加淡水,每天盐度降低0.1-0.3‰,至完全淡水养殖,此时,碟状体经过幼体阶段发育至水母育成体;(4)淡水养殖水母育成体至性成熟,避光、静水排精产卵,淡水养殖至水螅体阶段,水螅体通过无性繁殖永久保存或者分裂碟状体用于生产。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静水养殖温度与海水养殖温度一致,每升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每天上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碟状体的养殖,通过气流带动养殖容器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进一步,所述步骤(4)通过水泵带动养殖容器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水母每天投喂两次卤虫无节幼体和人工颗粒饲料,养殖容器正上方15cm处设置150W金属卤素灯,每天8h光照,促进个体成长和性腺发育。进一步,所述步骤(3)和(4)中的淡水储存箱,带有刻度标记和出水调节器。进一步,所述的水母为海月水母、巴布亚硝水母、马来沙水母、咖啡金黄水母、叶硝水母、安朵仙水母、海蜇、金黄水母、长腕束手水母、澳洲斑点水母、霞水母和多管水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水母的海水盐度淡化养殖方法,通过梯度海水淡化配合水母世代更替和变态发育,从传统的自然海水养殖盐度产生完全淡水养殖的种质——水螅体,养殖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永久性淡化种质,避免每次产生幼体重新淡化流程,降低淡化成本,同时淡水养殖水母避免了养殖缸内藻类、病菌寄生虫的繁衍,为作为大众观赏动物走入家庭提供了可行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选择成熟的、32‰自然海水养殖的海月水母水螅体100粒,置于1L烧杯静水饲养,每天盐度降低1‰,17d后降至盐度15‰,每天盐度降低0.5‰,10d后降至盐度10‰;静水养殖温度为(22±2)℃,每升水中添加0.5mg的多种维生素,每天上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h后完全换水;投喂的金维百分百中富含14种维生素及营养素,包括VA、VB1、VB2、VD3、VB6、VB12、VC、VE、VK3、烟酸、叶酸、泛酸钙、生物素、氨基酸、葡萄糖、高活性生物因子等,旨在完善饵料营养结构,调节水母机体代谢平衡,提高摄食量,增强机体活力和免疫力。(2)将水螅体放入15℃恒温箱,7d水螅体发生横裂,2d碟状体脱离水螅体。(3)将200只碟状体移入自然海水与淡水混合盐度10‰的7.8L水母养殖缸,滴加淡水,每天盐度降低0.25‰,40d后完全至淡水养殖,此时,碟状体经过幼体阶段发育至伞径15cm的水母育成体;其中,碟状体养殖缸7.8L,通过气流带动缸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淡水储存箱10L,带有刻度标记和出水调节器。(4)继续淡水养殖198只水母育成体100d至性成熟,避光、静水混养12h后雄性海月水母排精,1d后收集雌性海月水母口腕处的浮浪幼虫,淡水养殖浮浪幼虫至水螅体阶段。其中,养殖缸40L,通过水泵带动缸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水母每天投喂两次卤虫无节幼体和人工颗粒饲料,养殖容器正上方15cm处设置150W金属卤素灯,每天8h光照,促进个体成长和性腺发育。淡水储存箱10L,带有刻度标记和出水调节器。本实施例共处理水螅体100粒,第27d步骤(1)结束时,水螅体通过无性繁殖增殖到126粒,增殖率为126%。共处理碟状体200只,步骤(3)结束时,发育至伞径15cm的水母育成体198只,养殖时间40d,存活率99%。海月水母育成体在步骤(4)条件下养殖100d达到性成熟,产生的水螅体渗透压适应完全淡水养殖,经无性繁殖扩大群体数量,繁育个体遗传母体淡水养殖、低温横裂碟状体和碟状体淡水养殖的特性。实施例2(1)选择成熟的、32‰自然海水养殖的海月水母水螅体100粒,置于1L烧杯静水饲养,每天盐度降低1.2‰,降至盐度15‰,每天盐度降低0.6‰,降至盐度10‰;静水养殖温度为(22±2)℃,每升水中添加0.5mg的多种维生素,每天上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4h后完全换水;投喂的金维百分百中富含14种维生素及营养素,包括VA、VB1、VB2、VD3、VB6、VB12、VC、VE、VK3、烟酸、叶酸、泛酸钙、生物素、氨基酸、葡萄糖、高活性生物因子等,旨在完善饵料营养结构,调节水母机体代谢平衡,提高摄食量,增强机体活力和免疫力。(2)将水螅体放入15℃恒温箱,7d水螅体发生横裂,2d碟状体脱离水螅体。(3)将200只碟状体移入自然海水与淡水混合盐度10‰的7.8L水母养殖缸,滴加淡水,每天盐度降低0.3‰,40d后完全至淡水养殖,此时,碟状体经过幼体阶段发育至伞径15cm的水母育成体;其中,碟状体养殖缸7.8L,通过气流带动缸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淡水储存箱10L,带有刻度标记和出水调节器。(4)继续淡水养殖198只水母育成体100d至性成熟,避光、静水混养12h后雄性海月水母排精,1d后收集雌性海月水母口腕处的浮浪幼虫,淡水养殖浮浪幼虫至水螅体阶段。其中,养殖缸40L,通过水泵带动缸内水流,保持水质均一,水母每天投喂两次卤虫无节幼体和人工颗粒饲料,养殖容器正上方15cm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成熟的自然海水养殖水母的水螅体,静水置于养殖容器,每天盐度降低0.8-1.2‰,降至盐度13-18‰,之后每天盐度降低0.4-0.6‰,降至盐度6-13‰;/n(2)将步骤(1)淡化后的水螅体放入恒温箱养殖,5-15d水螅体发生横裂,横裂1-3d碟状体脱离水螅体;/n(3)将步骤(2)的碟状体移入盐度6-13‰的水母养殖容器,滴加淡水,每天盐度降低0.1-0.3‰,至完全淡水养殖,此时,碟状体经过幼体阶段发育至水母育成体;/n(4)淡水养殖水母育成体至性成熟,避光、静水排精产卵,淡水养殖至水螅体阶段,水螅体通过无性繁殖永久保存或者分裂碟状体用于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成熟的自然海水养殖水母的水螅体,静水置于养殖容器,每天盐度降低0.8-1.2‰,降至盐度13-18‰,之后每天盐度降低0.4-0.6‰,降至盐度6-13‰;
(2)将步骤(1)淡化后的水螅体放入恒温箱养殖,5-15d水螅体发生横裂,横裂1-3d碟状体脱离水螅体;
(3)将步骤(2)的碟状体移入盐度6-13‰的水母养殖容器,滴加淡水,每天盐度降低0.1-0.3‰,至完全淡水养殖,此时,碟状体经过幼体阶段发育至水母育成体;
(4)淡水养殖水母育成体至性成熟,避光、静水排精产卵,淡水养殖至水螅体阶段,水螅体通过无性繁殖永久保存或者分裂碟状体用于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静水养殖温度与海水养殖温度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华齐继光王云忠张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海产博物馆青岛水族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