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09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旋耕播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播种架,固定架位置固定设置,播种架上下方向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且在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架上下移动的液压缸,播种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开沟器,每个开沟器内均设置有下料管,在开沟器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摊平沟缝的滚体,滚体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播种架上,在播种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一卡块,在滚体的后侧设置有压实辊,压实辊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同侧处的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旋耕播种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播种即是通过向田地里播撒种子来进行种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种植作业中,人们大多是通过手扶式播种机或全自动播种机进行种植作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现有的播种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存在播种下料后覆土压实效果差,从而影响到播种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具有播种效率高且效果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播种架,所述固定架位置固定设置,所述播种架上下方向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且在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架上下移动的液压缸,所述播种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开沟器,每个开沟器内均设置有下料管,在开沟器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摊平沟缝的滚体,所述滚体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播种架上,在播种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一卡块,在滚体的后侧设置有压实辊,所述压实辊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同侧处的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卡块。优选的,所述开沟器包括一个V型的轴杆和两个圆片,两个圆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杆的两端处,所述轴杆的上部通过弹性伸缩件与播种架连接,所述下料管位于两个圆片之间且与轴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套设连接的活动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播种架上,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与轴杆固定连接,在轴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和活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在两个圆片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活动杆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上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圆片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刮泥板,每个刮泥板均通过扭簧安装在U型架上。优选的,所述滚体包括有多个圆形的定位板,每相邻的两个定位板通过多个压杆连接,且压杆均匀分布在定位板的圆周处。优选的,所述播种架通过光轴和轴套与固定架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光轴上下方向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轴套活动套设在光轴上,且轴套与播种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播种装置在工作时,设置在圆片内外两侧的刮泥板可便于将粘附在圆片上的泥土刮落,提高开沟效果,方便下料,并且滚体和压实辊的设置,可促使该播种装置的播种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开沟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滚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播种架、3液压缸、4下料管、5滚体、6第一连接杆、7第一卡块、8第二连接杆、9第二卡块、10轴杆、11圆片、12弹性伸缩件、13弧形板、14U型架、15刮泥板、16定位板、17压杆、18压实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播种架,所述固定架位置固定设置,所述播种架通过光轴和轴套与固定架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光轴上下方向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轴套活动套设在光轴上,且轴套与播种架固定连接,且在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架上下移动的液压缸,当液压缸伸长带动播种架向下移动时,即可进行播种工作。所述播种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开沟器,每个开沟器内均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与种子下料装置连接,所述开沟器包括一个V型的轴杆和两个圆片,两个圆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杆的两端处,所述轴杆的上部通过弹性伸缩件与播种架连接,所述下料管位于两个圆片之间且与轴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套设连接的活动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播种架上,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与轴杆固定连接,在轴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和活动杆固定连接,当该播种装置工作时,随着两个圆片的旋转,即可进行开沟,并且弹性伸缩件的设置,在开沟过程中遇到石块等坚硬物质时,可起到缓冲的效果。在两个圆片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活动杆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上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圆片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刮泥板,每个刮泥板均通过扭簧安装在U型架上,设置在圆片内外两侧的刮泥板可便于将粘附在圆片上的泥土刮落,提高开沟效果,方便下料。在开沟器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摊平沟缝的滚体,所述滚体包括有多个圆形的定位板,每相邻的两个定位板通过多个压杆连接,且压杆均匀分布在定位板的圆周处,所述滚体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播种架上,在播种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一卡块,在滚体的后侧设置有压实辊,所述压实辊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同侧处的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接杆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卡块,在播种过程中,滚体和压实辊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摊平压实工作,提高播种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播种架(2),所述固定架(1)位置固定设置,所述播种架(2)上下方向活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且在固定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架(2)上下移动的液压缸(3),所述播种架(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开沟器,每个开沟器内均设置有下料管(4),在开沟器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摊平沟缝的滚体(5),所述滚体(5)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播种架(2)上,在播种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连接杆(6)起支撑作用的第一卡块(7),在滚体(5)的后侧设置有压实辊,所述压实辊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上端与同侧处的第一连接杆(6)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接杆(8)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卡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播种架(2),所述固定架(1)位置固定设置,所述播种架(2)上下方向活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且在固定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架(2)上下移动的液压缸(3),所述播种架(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开沟器,每个开沟器内均设置有下料管(4),在开沟器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摊平沟缝的滚体(5),所述滚体(5)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播种架(2)上,在播种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连接杆(6)起支撑作用的第一卡块(7),在滚体(5)的后侧设置有压实辊,所述压实辊的两端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上端与同侧处的第一连接杆(6)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接杆(8)起支撑作用的第二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旋耕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包括一个V型的轴杆(10)和两个圆片(11),两个圆片(11)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杆(10)的两端处,所述轴杆(10)的上部通过弹性伸缩件(12)与播种架(2)连接,所述下料管(4)位于两个圆片(11)之间且与轴杆(1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东辉孟龙柳娟
申请(专利权)人:正阳县宏裕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