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08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包括后置挂载的打捆机,所述打捆机包括拨草机构、秸秆整理机构、打捆机构、和打结机构,所述秸秆整理机构布置在与脱粒部秸秆排出口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拨草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一侧,所述打结机构位于打捆机构的上方,通过拨草机构将脱粒后的秸秆拨入秸秆整理机构的区域,通过秸秆整理机构对秸秆割茬部进而整理,整理后的秸秆逐渐通过打捆机构汇集挤压,最后通过打捆机构和打结机构进行打捆,整个过程自动连续进行,大大降低了人工回收秸的劳动强度,且回收效率高,回收后的秸秆形成捆状,便于储存和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对于秸秆的处理,一般包括两种:⑴使用收割机自带的切草器,切碎后还田;⑵不使用切草器,秸秆条铺在田块里,此时农户只能人工回收秸秆,或者使用自带动力的打捆机械以及拖拉机挂载的打捆机械进行打捆后回收。人工回收秸秆耗时耗力,成本高,效率很低,直接影响了秸秆回收及综合利用的效益。因此,急需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增加打捆装置,以满足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通过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切草器后面挂载打捆机,通过皮带,将切草器的动力传输到打捆机上,使收割机能直接完成收割→脱粒→秸秆打捆的工作,一机多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包括后置挂载的打捆机,所述打捆机包括拨草机构、秸秆整理机构、打捆机构、和打结机构,所述秸秆整理机构布置在与脱粒部秸秆排出口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拨草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一侧,所述打结机构位于打捆机构的上方,所述拨草机构和秸秆整理机构通过链条A连接,所述秸秆整理机构与打捆机构通过链条C连接,所述打捆机构与打结机构通过链条B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拨草机构将脱粒后的秸秆拨入秸秆整理机构的区域,秸秆整理机构对秸秆割茬部进而整理,秸秆整理机构布置在与脱粒部秸秆排出口位置相对的一侧,可以使得秸秆的割茬与秸秆整理机构的位置相对,从而使得割茬更容易被整平,便于打捆,整理后的秸秆逐渐通过打捆机构汇集挤压,最后通过打捆机构和打结机构进行打捆,整个过程自动连续进行,大大降低了人工回收秸的劳动强度,且回收效率高,回收后的秸秆形成捆状,便于储存和搬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捆机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切草器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切草器皮带轮通过皮带A与脱粒部皮带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捆机工作时通过皮带A将脱粒部皮带轮的动力传递切草器皮带轮,切草器皮带轮转动时带动与切草器皮带轮同轴连接的动力机构,再通过动力机构把动力传输至打捆机的各个机构,整个打捆机无需额外的动力,就能使收割机直接完成收割→脱粒→秸秆打捆的工作,一机多用,且结构简单,能耗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打捆机主动轮、皮带B、链轮A、连杆A、链条A、链轮B和打捆机皮带轮,所述打捆机主动轮与切草器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打捆机主动轮通过皮带B与打捆机皮带轮连接,所述打捆机皮带轮与链轮B同轴连接,所述链轮B通过链条A与链轮A连接,所述链轮A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拨草机构连接,所述链轮B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打捆机构连接,所述链轮A通过连杆A与秸秆整理机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草器皮带轮随脱粒部皮带轮转动时带动打捆机主动轮同步转动,打捆机主动轮转动时带动打捆机皮带轮同步旋转,打捆机皮带轮旋转时带动链轮B同步旋转,链轮B转动时通过链条A把动力传递给链轮A,同时链轮B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给打捆机构,打捆机构动作的过程中通过链条B把动力传递给打结机构,链轮A通过连杆A将动力传递给秸秆整理机构,从而实现通过动力机构将脱粒部的动能依次传输至打捆机的各个机构,从而实现收割→脱粒→打捆的连续工作,各机构相对独立又相互协同,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仅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就能实现连续自动化操作,设备成本低,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六方轴管A和六方轴A,所述六方轴管A的一端与链轮A连接,所述六方轴管A的另一端内插入六方轴A,所述六方轴A可沿其轴线来回活动进行调节,所述六方轴A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A与拨草机构中的拨爪机构A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方轴A可沿其轴线来回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其另一端通过万向节A连接的拨爪机构A将收割机排出的秸秆拨至秸秆整理机构整理后再通过打捆机构汇集挤压,最后通过打捆机构和打结机构进行打捆,通过调节六方轴A插入六方轴管A的位置可以有效调节拨爪机构A的拨动范围,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秸秆,适应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六方轴管B和六方轴B,所述六方轴管B的一端与链轮B连接,所述六方轴管B的另一端内插入六方轴B,所述六方轴B可沿其轴线来回活动进行调节,所述六方轴B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B与链轮F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动机构可根据需要调节六方轴B插入六方轴管B的位置,通过改变六方轴B插入六方轴管B的位置来实现与其连接的打捆机构位置的调节,从而使打捆机构可以根据根据秸秆长度不同及捆绳位置不同对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秸秆整理机构包括:连杆B、连杆C、摆动臂A、摆动臂B、摆动臂轴承座和整理板,所述摆动臂A和摆动臂B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摆动臂轴承座上,所述摆动臂轴承座与打捆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整理板分别与摆动臂A和摆动臂B的同一端连接,所述摆动臂A和摆动臂B分别与连杆C的两端铰接,所述摆动臂A与连杆B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B的另一端与摆臂铰接,所述摆臂与六方轴C连接,六方轴C通过连杆A与链轮A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方轴C在旋转时带动摆臂旋转,通过摆臂旋转驱动连杆B、连杆C形成的摆杆机构迫使摆动臂A及摆动臂B往复运动,从而使与摆动臂A及摆动臂B连接的整理板往复运动,整理板的表面与秸秆割茬部相对,摆动臂轴承座的上表面作为秸秆的支撑面,整理板往复拍打秸秆割茬部同时结合摆动臂轴承座使秸秆被整理成型,由摆臂、连杆B、连杆C形成的摆杆机构将将六方轴C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摆动臂A及摆动臂B的往复运动,结构设计巧妙,同时由于用于驱动由摆臂、连杆B、连杆C形成的摆杆机构运动的六方轴C通过连杆A与链轮A连接,而链轮A处的动力又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递至拨草机构和打捆机构,因此,实现了秸秆整理机构与拨草机构和打捆机构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秸秆的打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臂轴承座表面开有摆动臂A、摆动臂B运动轨迹的弧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摆动臂轴承座表面开设摆动臂A、摆动臂B运动轨迹的弧形孔,保证摆动臂A和摆动臂B按设定的轨迹运行,然后通过摆动臂A和摆动臂B的运行路径控制整理板往复运动的路径和幅度,使得割茬更加整平,便于打捆,同时摆动臂A和摆动臂B沿弧形孔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因整理板往复拍打秸秆割茬部时的冲击而导致摆动臂A和摆动臂B运动轨迹发生偏移的现象,整个结构稳定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中的链轮F通过链条C与链轮E连接,所述链轮E与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与打捆机构连接,所述齿轮箱通过传动轴B与链条箱A连接,所述链条箱A包括链轮C、链轮D和链条B,所述传动轴B与链轮D连接,所述链轮D通过链条B与链轮C连接,所述链轮C通过传动轴A与打结机构和拨爪机构B连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包括后置挂载的打捆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机(100)包括拨草机构、秸秆整理机构、打捆机构(38)和打结机构(24),所述秸秆整理机构布置在与脱粒部秸秆排出口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拨草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机构(38)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一侧,所述打结机构(24)位于打捆机构(38)的上方,所述拨草机构和秸秆整理机构通过链条A(8)连接,所述秸秆整理机构与打捆机构(38)通过链条C(33)连接,所述打捆机构(38)与打结机构(24)通过链条B(2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包括后置挂载的打捆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机(100)包括拨草机构、秸秆整理机构、打捆机构(38)和打结机构(24),所述秸秆整理机构布置在与脱粒部秸秆排出口位置相对的一侧,所述拨草机构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机构(38)位于秸秆整理机构的一侧,所述打结机构(24)位于打捆机构(38)的上方,所述拨草机构和秸秆整理机构通过链条A(8)连接,所述秸秆整理机构与打捆机构(38)通过链条C(33)连接,所述打捆机构(38)与打结机构(24)通过链条B(2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机(100)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切草器皮带轮(3)同轴连接,所述切草器皮带轮(3)通过皮带A(2)与脱粒部皮带轮(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打捆机主动轮(4)、皮带B(5)、链轮A(6)、连杆A(7)、链条A(8)、链轮B(9)和打捆机皮带轮(10),所述打捆机主动轮(4)与切草器皮带轮(3)同轴连接,所述打捆机主动轮(4)通过皮带B(5)与打捆机皮带轮(10)连接,所述打捆机皮带轮(10)与链轮B(9)同轴连接,所述链轮B(9)通过链条A(8)与链轮A(6)连接,所述链轮A(6)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拨草机构连接,所述链轮B(9)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打捆机构(38)连接,所述链轮A(6)通过连杆A(7)与秸秆整理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六方轴管A(15)和六方轴A(20),所述六方轴管A(15)的一端与链轮A(6)连接,所述六方轴管A(15)的另一端内插入六方轴A(20),所述六方轴A(20)可沿其轴线来回活动进行调节,所述六方轴A(20)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A(21)与拨草机构中的拨爪机构A(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六方轴管B(39)和六方轴B(37),所述六方轴管B(39)的一端与链轮B(9)连接,所述六方轴管B(39)的另一端内插入六方轴B(37),所述六方轴B(37)可沿其轴线来回活动进行调节,所述六方轴B(37)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B(35)与链轮F(3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置挂载的卧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秸秆整理机构包括:连杆B(18)、连杆C(19)、摆动臂A(12)、摆动臂B(13)、摆动臂轴承座(14)和整理板(11),所述摆动臂A(12)和摆动臂B(13)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摆动臂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良王祺李筑阳何军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