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08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属于种子培育技术领域。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S2:对种子进行处理;S3:对田间土壤取样;S4: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中,通过催芽基质、喷洒1/3Hoagland及快速高温催芽处理,补充了种子萌发所需营养和缩短了催芽时间,相比传统催芽方法,时间缩短3‑5d;播种前通过测定播种地土壤含量,选择适宜浓度的Ca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我国盐碱地面积1亿hm2,盐碱荒废地约3000万hm2,占世界盐碱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盐碱地的存在和不断增长加剧了耕地危机,伴随盐碱化的是植被退化消失、土地裸露荒芜、生态脆弱、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林绿化、生态恢复一直是盐碱地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绒毛白蜡是盐碱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也是嫁接其它白蜡优良品种的主要砧木材料,目前在盐碱地生态环境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树种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而大田播种繁殖存在发芽慢、发芽不整齐,出芽率往往在50%以下,其原因主要归咎于播种前种子处理水平和土壤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干扰。现有期刊论文《绒毛白蜡育苗培育技术》中公开了大田通过播种、扦插、移植等方法,该实验操作粗放,且对盐碱条件下白蜡播种育苗的规模化生产缺乏具体操作步骤。现有期刊论文《河北林业科技》发表的“NaCl胁迫对白蜡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论文中,采用6个梯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白蜡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证实盐胁迫能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且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未提出解决方式。现有期刊论文《绒毛白蜡种苗耐盐碱性研究》中也得出,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都明显的抑制绒毛白蜡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且随碱性盐胁迫下盐碱度递增,下降趋势变大。现有技术中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8575188A公开的“一种组培条件下提高白蜡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中提到接种前将种子浸泡在80ml新鲜的苹果汁中进行处理,可使白蜡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0.37%,该方法未涉及盐碱胁迫影响,且需要设施条件,或费工费时成本高,客观上制约了繁育的规模,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综上,植物种子萌发期是其整个生活史中抗逆性最薄弱的环节,对盐碱胁迫较为敏感,盐碱地区白蜡的播种繁育仍然是育苗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盐碱地区白蜡播种育苗成活率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植物种子萌发期是其整个生活史中抗逆性最薄弱的环节,对盐碱胁迫较为敏感,盐碱地区白蜡的播种繁育仍然是育苗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盐碱地区白蜡播种育苗成活率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S2:对种子进行处理;播种前对绒毛白蜡种子进行快速催芽处理,首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5-20min,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消毒灭菌后,采用70-75℃热水浸泡4-5min后立即取出,冷却后换水再浸泡2-3h;配制催芽基质,待种子完全浸透后,将吸水后的种子按种子与基质体积比为1:3-1:4混匀催芽,然后喷洒1/3营养液,使种催芽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0-35%,随后将种催芽基质混合物放到温床上催芽,其上覆盖一层湿毛毯,每天定期翻动,2-3天待25-30%种子微微露白时,将种子挖出,筛掉基质,即可播种;S3:对田间土壤取样;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测定土壤中的含盐量;S4: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种前选择CaCl2溶液对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浸种,浸种时将CaCl2溶液完全没过种子,可将种子放入网兜中浸种,浸种时间在10-15分钟;S5:整地做床;S6:将种子播撒在苗床上;在做好的苗床内开沟,开沟深度为4-6cm,沟间距为30-50cm,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沟内,播种量为3-5kg/667m2,播后立即覆土并用地膜覆盖;S7:在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优选的,步骤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待翅果干燥、果皮变成黄褐色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实饱满的母株采种,可树上采集或脱落后地面收集,种子采集后,晒干去除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备用。优选的,步骤S2中的催芽基质为锯末、河砂、稻谷壳按重量比3:5:2进行混合。优选的,步骤S4中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时,当播种地土壤含盐量在0.1-0.2%时,采用浓度为10mmol·L-1的CaCl2浸种;当土壤含盐量在0.2-0.4%时,采用浓度为20mmol·L-1的CaCl2浸种。优选的,在播种后至定苗前可对种子进行外源CaCl21-2次,滴头流量控制在0.2-0.3L·h-1,以水分接触到种子和幼苗为准,浇灌时间为20-30min。优选的,步骤S5中整地做床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要细致整地,机耕或深翻25-30cm,按照每667m2撒入1.5-2.5kg的75%五氯硝基苯对育苗地进行土壤消毒,地表耙平耘细作床,床面宽1-1.5m,苗床长度随育苗地长度而定。优选的,步骤S7在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幼苗出齐后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地膜打孔;4-6片真叶长出时,进行定苗,并封好膜孔,保墒护根;条播苗株距控制在10-20cm,每667m2留苗8000-15000株;结合降水或灌溉,每667m2追施复混肥30-50kg;生长季松土除草3-6次,病虫害防治2-5次。优选的,步骤S2在对种子进行催芽时,白天温床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在18-20℃。优选的,步骤S3中对田间土壤取样时具体取样操作为:播种前对土壤含盐量进行测定,根据播种地形状和大小,确定采样路线和方法,按照多点混合取样,采用取土器在播种地随机选择10-15个样点,根据播种深度,分0-10、10-20、20-30cm土层进行取样,按照电导率法测定土壤含盐量。优选的,步骤S2中对种子进行处理过程中添加的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中,通过催芽基质、喷洒1/3Hoagland及快速高温催芽处理,能补充种子萌发所需营养和大大缩短了催芽时间,相比传统催芽方法,时间缩短3-5d;播种前通过测定播种地土壤含量,选择适宜浓度的CaCl2浸种,盐碱地白蜡种子田间出苗率提高16-28%;通过盐碱地播后地膜覆盖,有利于土壤保水和防止土壤返盐,提高成苗率和出圃率,培养了规格整齐的苗木,推广应用前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绒毛白蜡种子高温快速催芽处理情况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绒毛白蜡种子5d后的萌发状况(上排为NaCl及CaCl2交叉处理;下排为NaCl胁迫处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绒毛白蜡种子9d后的萌发状况(上排为NaCl及CaCl2交叉处理;下排为NaCl胁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nS2:对种子进行处理;/n播种前对绒毛白蜡种子进行快速催芽处理,首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5-20min,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消毒灭菌后,采用70-75℃热水浸泡4-5min后立即取出,冷却后换水再浸泡2-3h;/n配制催芽基质,待种子完全浸透后,将吸水后的种子按种子与基质体积比为1:3-1:4混匀催芽,然后喷洒1/3营养液,使种催芽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0-35%,随后将种催芽基质混合物放到温床上催芽,其上覆盖一层湿毛毯,每天定期翻动,2-3天待25-30%种子微微露白时,将种子挖出,筛掉基质,即可播种;/nS3:对田间土壤取样;/n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测定土壤中的含盐量;/nS4: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n种前选择Ca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
S2:对种子进行处理;
播种前对绒毛白蜡种子进行快速催芽处理,首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5-20min,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消毒灭菌后,采用70-75℃热水浸泡4-5min后立即取出,冷却后换水再浸泡2-3h;
配制催芽基质,待种子完全浸透后,将吸水后的种子按种子与基质体积比为1:3-1:4混匀催芽,然后喷洒1/3营养液,使种催芽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0-35%,随后将种催芽基质混合物放到温床上催芽,其上覆盖一层湿毛毯,每天定期翻动,2-3天待25-30%种子微微露白时,将种子挖出,筛掉基质,即可播种;
S3:对田间土壤取样;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测定土壤中的含盐量;
S4: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
种前选择CaCl2溶液对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浸种,浸种时将CaCl2溶液完全没过种子,可将种子放入网兜中浸种,浸种时间在10-15分钟;
S5:整地做床;
S6:将种子播撒在苗床上;
在做好的苗床内开沟,开沟深度为4-6cm,沟间距为30-50cm,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沟内,播种量为3-5kg/667m2,播后立即覆土并用地膜覆盖;
S7:在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对种子进行采集及贮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待翅果干燥、果皮变成黄褐色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实饱满的母株采种,可树上采集或脱落后地面收集,种子采集后,晒干去除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催芽基质为锯末、河砂、稻谷壳按重量比3:5:2进行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盐碱地绒毛白蜡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时,当播种地土壤含盐量在0.1-0.2%时,采用浓度为10mmo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涛魏海霞王振猛周健杨庆山王莉莉王霞刘德玺付茵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