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24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籽保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风干,控制其水分在5%‑7.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S4、仓内环境监控:每天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低于参数时及时补充氮气。该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通过对茶籽进行水分风干、杂质去除等处理,保证了进入保鲜筒仓内茶籽的新鲜度、干燥度、纯度,如此在减小杂质对茶籽影响的同时,也可以让茶籽进入休眠状态,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使茶籽的品质不会因为长时间存放而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籽保鲜
,具体为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茶籽是山茶树的种子,可用于培育新的山茶树或用于榨油,因为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所以茶籽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如此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山茶树种植业。由于茶籽是季节性作物,应季时需购进大量茶籽,如此对来不及加工的茶籽就需要进行仓储,而这些储存的茶籽很容易发生霉变,影响产品质量和出油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具有长时间保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烘干,控制其水分在5%-7.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将茶籽内部杂质控制在1%-1.5%,最后通过“S”滑道将茶籽倒入保鲜筒仓内;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将经过冷却机组降温冷却后的氮气注入保鲜筒仓,控制其温度在5-7℃,并将保鲜筒仓内湿度控制在55%-65%,当氮气浓度达到99.1%-99.6%时关闭制氮机组;S4、仓内环境监控:每天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低于参数时及时补充氮气,同时检测保鲜筒仓内的水分和酸值,记录数据。作为优化,所述S1中茶籽处理滑入仓的过程中都应保证茶籽外壳完好率不低于98%。作为优化,所述S1中的“S”滑道一端位于仓口处,另一端延伸到仓底,如此可防止茶籽直接掉入筒仓内导致外壳破裂。作为优化,所述S4中发现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检测保鲜筒仓的密封性。作为优化,所述S1中对茶籽进行筛选时,应当控制其筛选设备转速,避免机械设备造成对茶籽外壳的破损。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通过对茶籽进行水分风干、杂质去除等处理,保证了进入保鲜筒仓内茶籽的新鲜度、干燥度和纯度,如此在减小杂质对茶籽影响的同时,也可以让茶籽进入休眠状态,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使茶籽的品质不会因为长时间存放而下降。2、该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通过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的控制,最大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也抑制了茶籽的活动,减少了消耗,控制酸价稳定,如此保障茶籽的品质和完好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风干,控制其水分在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将茶籽内部杂质控制在1%,最后通过“S”滑道将茶籽滑入保鲜筒仓内;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将经过冷却机组降温冷却后的氮气注入保鲜筒仓,控制其温度在5℃,并将保鲜筒仓内湿度控制在55%,当氮气浓度达到99.1%时关闭制氮机组;S4、仓内环境监控:每天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低于参数时及时补充氮气,同时检测保鲜筒仓内的水分和酸值(酸值变化越小茶籽保存越稳定,酸值越小茶籽越新鲜),记录数据。S1中茶籽处理滑入仓的过程中都应保证茶籽外壳完好率不低于98%。S1中的“S”滑道一端位于仓口处,另一端延伸到仓底,如此可防止茶籽直接掉入筒仓内导致外壳破裂。S4中发现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检测保鲜筒仓的密封性。S1中对茶籽进行筛选时,应当控制其筛选设备转速,避免机械设备造成对茶籽外壳的破损。实施例2: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烘干,控制其水分在7.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将茶籽内部杂质控制在1.5%,最后通过“S”滑道将茶籽倒入保鲜筒仓内;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将经过冷却机组降温冷却后的氮气注入保鲜筒仓,控制其温度在7℃,并将保鲜筒仓内湿度控制在65%,当氮气浓度达到99.6%时关闭制氮机组;S4、仓内环境监控:每天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低于参数时及时补充氮气,同时检测保鲜筒仓内的水分和酸值(酸值变化越小茶籽保存越稳定,酸值越小茶籽越新鲜),记录数据。S1中茶籽处理到入仓的过程中都应保证茶籽外壳完好率不低于98%。S1中的“S”滑道一端位于仓口处,另一端延伸到仓底,如此可防止茶籽直接掉入筒仓内导致外壳破裂。S4中发现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检测保鲜筒仓的密封性。S1中对茶籽进行筛选时,应当控制其筛选设备转速,避免机械设备造成对茶籽外壳的破损。保鲜筒仓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保鲜筒仓茶籽监测检验记录根据图表可看出符合标准的茶籽在设定的温度、湿度、氮气浓度范围内,六个月内酸值最高0.57mg/g,最低0.53mg/g,变化幅度不超过0.04mg/g,相对稳定。库房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述图表可看出在常规的大气温度与湿度情况下,一年时间内其酸值从0.36mg/g增加到2.58mg/g,平均月增长0.185mg/g。通过两个图表的酸值变化,可看出保鲜筒仓在其保鲜效果上远胜常规的库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风干,控制其水分在5%-7.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将茶籽内部杂质控制在1%-1.5%,最后通过“S”滑道将茶籽滑入保鲜筒仓内;/n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n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将经过冷却机组降温冷却后的氮气注入保鲜筒仓,控制其温度在5-7℃,并将保鲜筒仓内湿度控制在55%-65%,当氮气浓度达到99.1%-99.6%时关闭制氮机组;/nS4、仓内环境监控:每天对保鲜筒仓内温度、湿度、氮气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低于参数时及时补充氮气,同时检测保鲜筒仓内的水分和酸值,记录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仓储存茶籽充氮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茶籽处理:对即将入仓茶籽进行风干,控制其水分在5%-7.5%,再对其进行杂质筛除,将茶籽内部杂质控制在1%-1.5%,最后通过“S”滑道将茶籽滑入保鲜筒仓内;
S2、仓内抽空:通过真空泵将保鲜筒仓内的空气抽出,保证其真空度在0.09Mpa;
S3、仓内环境控制:开启制氮机组和冷却机组,将经过冷却机组降温冷却后的氮气注入保鲜筒仓,控制其温度在5-7℃,并将保鲜筒仓内湿度控制在55%-65%,当氮气浓度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义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德义行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