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进入系统的角接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0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进入系统领域中的型材布置和型材系统。根据一个方面,型材布置包括用于接纳和安装面板(90)的型材元件(60)。根据一个方面,型材布置(100)通过互连元件(500)与至少第二型材布置(200)可连接,以组装进入系统的支撑系统或者可移动的门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进入系统的角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面板安装至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其他型材布置可连接的型材布置以及包括这样的型材布置的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系统。
技术介绍
进入系统通常需要大、重且复杂的在建筑工地安装在一起的金属型材元件的系统。这通常是涉及繁琐的体力劳动的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型材元件可以用作安装玻璃板和门元件的用具。例如,金属型材元件可以形成可移动的门构件以及用于可移动的门构件的框架。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将玻璃用作建筑材料已经变得更加普遍。因此,通常会需要全高度玻璃高度进入系统,以使进入系统符合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全高度玻璃门涉及若干挑战,即,允许将玻璃面板安装至型材元件系统,并且通过例如不允许从外部移除玻璃面板来实现足够的入室盗窃防护。由于在进入系统的很多应用中都需要大量的大尺寸的型材元件,在过去,铝型材元件由于其重量轻和具有美学吸引力的表面光洁度而经常受到青睐。然而,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铝相对较贵,并且对机械应力和冲击较为敏感。与铝相比,钢对冲击和机械应力的耐受性更高,并且成本相对较低。钢型材,例如轧制成型的钢型材形式的钢型材,通常具有粗糙的表面。为了覆盖钢型材的不具有吸引力的粗糙的表面,通常会对钢型材进行涂漆。由于涂漆是耗时的,包层的型材有时可能会受到青睐。为了将包层附接至型材,通常需要对型材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以便形成用于紧固螺钉或者螺钉凹口等的特征。可能也会使用胶水,这对于每个包层通常也需要较长的安装时间。因此,需要更快且不那么复杂的包层工艺。此外,传统的型材系统通常包括许多具有不同长度或者特征的型材,以便实现进入系统所需的结构。这通常需要在组装过程中组装者必须严格遵守预置的说明书,并且没有为组装者提供关于应该将哪些型材元件安装在一起的任何指导。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型材布置和系统,其能够使得组装快速且容易,其允许以不那么耗时且复杂的方式安装面板以及使型材系统的型材布置互相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减少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想法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在装配进入系统时,该型材布置能够使得安装过程更快速且不那么复杂。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该型材布置包括用于接纳和安装面板的型材元件。该型材元件设置有沿着型材元件延伸的细长轨道。该细长轨道被布置以接纳插接板,以使插接板的一部分从型材元件的所述细长轨道向外突出。型材布置还包括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用于将面板夹持在型材元件的第一安装跟部上。所述第一安装跟部从所述型材元件突出并且沿着所述型材元件延伸。第一接合构件被布置为沿着型材元件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部分被布置为固定在面板和从型材元件的细长轨道向外突出的插接板的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该型材布置通过互连元件与至少第二型材布置可连接,以组装进入系统的支撑系统或可移动的门构件。该型材布置包括型材元件。型材布置包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附接至第一型材元件的横向端。该连接构件包括一对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在第一型材元件的纵向方向上从第一型材元件的横向端突出。至少一个连接凸缘包括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被布置为在型材布置的横向方向上滑入互连元件的对应引导轨道中。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中进一步解释。需要强调,术语“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用于指出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或者组件的存在,而非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者添加。除非在本文中另有明确定义,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其在
中的通常含义来解释。除非另有明确陈述,所有对“一个/一种/所述(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等)”的引用都应被开放性地解释为至少一个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等的实例。除非明确陈述,本文所披露的任何方法的任何步骤并不一定以所披露的确切顺序执行。附图说明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了所附附图,附图说明了如何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还原到实践中的非限制性示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布置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布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系统和型材布置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系统和型材布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系统和型材布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互连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型材系统的连接构件和互连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描述型材布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型材布置用于在进入系统中实施,即,用于包括包含面板的部件的进入系统。所述部件可以包括门扇形式的可移动的门构件、转盘式门构件。所述部件还可以包括门支撑系统,诸如例如门框支撑系统或者用于旋转门的支撑系统。为了获得视觉上具有吸引力的特性和能够使得通过进入系统可视,玻璃通常是受青睐的面板材料。然而,应注意,面板可以是例如木材、金属或塑料或任何适于覆盖相对较大的表面的材料。支撑结构或者可移动的门构件可以由用于在每个方向上容纳和牵制面板的多个可连接的型材布置构成。例如,在旋转门领域,通常利用弧形的玻璃支撑结构来实现围绕着可移动的(即,转动)的门元件的支撑结构。玻璃可以从设置在地面上的型材布置朝向进入系统的顶部构件向上延伸,该顶部构件上安装了可移动的门构件的门操作器和中立柱。例如,所述顶部构件可以包括用于接纳玻璃的附加的型材布置。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的分解图。型材布置10包括用于接纳和安装面板90的型材元件60。型材元件60的形状可以是细长的梁。型材元件60可以具有中空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型材元件由钢材料制成。在进入系统的应用中,一般而言钢比铝更加合算,因为材料成本更低,以及为了达到相似的刚度和强度所需的材料更少。另外,钢更加耐磨损和耐冲击。在一些实施例中,型材元件是轧制成型的,即,型材元件的横截面可以通过轧制成型的方式获得。轧制成型通常在生产的后期需要更少的机械加工,以获得型材元件所需的形状和特征同时维持钢的结构强度和材料特性。型材元件60设置有细长轨道78。细长轨道78沿着型材元件60延伸。为了安装面板90,细长轨道78被布置以接纳插接板80。细长轨道78被布置以接纳所述插接板80,以使得插接板80的一部分从型材元件60的细长轨道78向外突出。参照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型材布置的横截面图。如所述图所示,型材布置包括第一接合构件40,第一接合构件40用于将面板夹持在型材元件60的第一安装跟部76上。第一安装跟部76从型材元件60突出并且沿着型材元件60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100),所述型材布置(100)通过互连元件(500)与至少第二型材布置(200)可连接,以组装进入系统的支撑系统或者可移动的门构件,所述型材布置(100)包括:/n型材元件(160);/n连接构件(110),其附接至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横向端,所述连接构件(110)包括一对连接凸缘(170),所述连接凸缘(170)在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所述横向端突出;/n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凸缘(116)包括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179),所述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179)被布置以在所述型材布置(100)的横向方向上滑入所述互连元件(500)的对应引导轨道(59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3 SE 1830303-21.一种用于进入系统的型材布置(100),所述型材布置(100)通过互连元件(500)与至少第二型材布置(200)可连接,以组装进入系统的支撑系统或者可移动的门构件,所述型材布置(100)包括:
型材元件(160);
连接构件(110),其附接至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横向端,所述连接构件(110)包括一对连接凸缘(170),所述连接凸缘(170)在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型材元件(160)的所述横向端突出;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凸缘(116)包括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179),所述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179)被布置以在所述型材布置(100)的横向方向上滑入所述互连元件(500)的对应引导轨道(59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型材元件(160)是中空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10)包括内延部(116),所述内延部(116)被布置为插入所述型材元件(160)中,其中所述内延部(116)包括用于附接至所述型材元件(160)的两个平行且纵向延伸的侧面(1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10)包括一对基部(111),所述一对基部(111)各自被布置为邻接所述型材元件(160)的所述横向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一对基部(111)适于分别邻接所述型材元件(160)的所述横向端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且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10)包括至少一对安装肩部(169),其中所述安装肩部被布置为在将所述内延部(116)插入所述型材元件(160)后与所述型材元件(160)的对应内侧面滑动地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10)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孔,所述纵向延伸的孔用于允许穿过所述连接构件(110)进入所述型材元件(16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布置(100),其中所述横向突出的引导元件(179)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凸缘(170)的内侧面向内突出,其中所述一对连接凸缘(170)被布置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互连元件(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文·阿斯布马格努斯·佩尔森约翰·佩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亚萨合莱自动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