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94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与移栽的秧苗的行间距、垄的高度的变更等对应地调整椅子的位置的作业机。作业机(1)具备:第一对地作业机(2),其装配在行驶体(1A)的后部;第二对地作业机(3),其装配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后部,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椅子(187A、187B),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上方,且供对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作业者就座;以及位置调整机构(230),其能够调整所述椅子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将秧苗移栽于田地的作业机。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作业机。专利文献1公开的作业机具备:旋转耕耘机,所述旋转耕耘机装配在拖拉机的后部;移植机,所述移植机装配在旋转耕耘机的后方;以及椅子(第一前方椅子、第二前方椅子),所述椅子(第一前方椅子、第二前方椅子)配置在旋转耕耘机的上方并供作业者就座。另外,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2公开的作业机。专利文献2公开的作业机具备移栽深度调节构件,所述移栽深度调节构件通过使镇压轮与覆土轮联动来调整支承高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8-000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日本特开平7-322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作业机不具备对配置在旋转耕耘机的上方的椅子(第一前方椅子、第二前方椅子)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机构。因此,无法与移栽的秧苗的行间距、垄的高度的变更等对应地调整椅子的位置。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作业机中,由于通过使镇压轮与覆土轮联动来调整支承高度,所以存在用于调整秧苗的移栽深度的机构会复杂化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能够与移栽的秧苗的行间距、垄的高度的变更等对应地调整椅子的位置的作业机。另外,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准确地调整秧苗的移栽深度的作业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作业机具备:第一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装配在行驶体的后部;第二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装配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后部,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椅子,所述椅子配置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上方,且供对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作业者就座;以及位置调整机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椅子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作业机具备:行驶体;移植机,所述移植机具有机框和移栽装置,所述机框装配在所述行驶体的后方,所述移栽装置支承于所述机框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使所述机框相对于所述行驶体升降;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追随着田地的凹凸而上下移动;线缆,所述线缆伴随着所述检测构件的上下移动而移动;以及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伴随着所述线缆的移动而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切换为使所述机框上升的第一状态和使所述机框下降的第二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作业机,由于具备能够调整相对于接收秧苗的对地作业机的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因此,能够与移栽的秧苗的行间距、垄的高度的变更等对应地调整椅子的位置。根据上述作业机,由于通过与追随着田地的凹凸的检测构件的上下移动相伴的线缆的移动,能够将控制阀切换为使移植机的机框上升的第一状态和使移植机的机框下降的第二状态,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准确地调整秧苗的移栽深度。附图说明图1是作业机的侧视图。图2是对地作业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对地作业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拖拉机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系统图。图5是旋转耕耘机、打垄器的侧视图。图6是旋转耕耘机、打垄器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传递到旋转耕耘机的动力的传递系统的侧视剖视图。图8是旋转耕耘机、打垄器的后方立体图。图9是旋转耕耘机、打垄器、安装体的侧视图。图10是旋转耕耘机、打垄器、安装体的后视图。图11是示出作业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结构图。图12是示出椅子支承体、秧苗供给台的前方立体图。图13是示出旋转耕耘机、连结连杆机构、预备秧苗台的俯视图。图14是示出驱动升降驱动装置时的椅子支承体及移植机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中间打垄器的安装构造的后方立体图。图16是机框的俯视图。图17是机框的侧视图。图18是机框的主视图。图19是示出调整多个移栽装置间的相对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的作用的主视图。图20是示出秧苗供给装置、第一后方椅子、第二后方椅子等的俯视图。图21是连结框架、支架的后方立体图。图22是连结框架、支架的后视图。图23是连结框架、支架的侧视图。图24是示出移植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5是说明主轴的伸缩构造的俯视图。图26是主轴、罩筒的剖视图。图27是示出移植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一部分及移栽装置等的侧视图。图28是移栽装置的俯视图。图29是示出调整多个移栽装置间的相对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及调整覆土装置的位置的位置调整部(第一位置调整部)等的前方立体图。图30是示出检测构件(覆土轮)及支承框相对于机框上下摆动的情形的侧视图。图31是检测构件(覆土轮)、支承杆、支承框的俯视图。图32是示出支承框、第一摆动板、线缆等的侧视图。图33是示出后部位置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34是示出利用前部位置调整机构及后部位置调整机构来调整支承框及检测构件(覆土轮)的位置的情形的主视图。图35是示出控制阀、线缆等的侧视图。图36是示出第一操作杆的动作的侧视图。图37是秧苗供给装置的俯视图。图38是示出供给杯的盖的配置的俯视图。图39是在从上方观察时示出第二敞开位置的周边的立体图。图40是在从下方观察时示出第二敞开位置的周边的立体图。图41是示出供给杯、中间料斗及移栽工具的侧视图。图42是第二敞开位置处的第一导向构件、第二导向构件等的纵剖视图。图43是示出第一位置调整机构的主视图。图44是示出第二位置调整机构的侧视图。图45是示出第三位置调整机构的侧视图。图46是示出位置调整机构、支承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7是示出第一前方椅子、搁脚板等的立体图。图48是示出搁脚板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49是移植机的侧视图。图50是示出转动支承机构的作用(动作)的立体图。图51是示出转动支承机构的作用(动作)的后视图。图52是示出秧苗供给台的动作的立体图。图53是示出秧苗供给台的另一动作的立体图。图54是示出秧苗供给台的更换方法的俯视图。图55是示出预备秧苗台等的前方立体图。图56是旋转耕耘机、多层膜铺设装置的俯视图。图57是旋转耕耘机、多层膜铺设装置的机宽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侧视图。图58是旋转耕耘机、多层膜铺设装置的左部的俯视图。图59是旋转耕耘机、多层膜铺设装置的左部的侧视图。图60是第一膜辊的左部周边的后视图。图61是旋转耕耘机、多层膜铺设装置的机宽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能够一边行驶一边与对地作业(耕耘等)一起进行秧苗的移栽(移植)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机,其中,所述作业机具备:/n第一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装配在行驶体的后部;/n第二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装配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后部,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n椅子,所述椅子配置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上方,且供对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作业者就座;以及/n位置调整机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椅子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6 JP 2018-202254;20181026 JP 2018-202255;201.一种作业机,其中,所述作业机具备:
第一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装配在行驶体的后部;
第二对地作业机,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装配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后部,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
椅子,所述椅子配置在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的上方,且供对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作业者就座;以及
位置调整机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椅子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有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作业机的宽度方向即机宽方向上调整所述椅子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有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调整所述椅子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有第三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第三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整所述椅子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作业机连结机构,所述作业机连结机构将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及所述椅子一体且能够升降地连结于所述第一对地作业机,
所述作业机连结机构具有:
工具杆,所述工具杆安装有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以及
椅子支承体,所述椅子支承体与所述工具杆连接并支承所述椅子,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椅子支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搁脚板,所述搁脚板配置在所述椅子与所述第二对地作业机之间,并供就座于所述椅子的作业者放置脚,
所述椅子支承体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能够装卸或能够开闭地安装有所述搁脚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作业机具备:
秧苗供给装置,所述秧苗供给装置沿着环状的移送路径移送收容秧苗的多个供给杯;以及
秧苗供给台,所述秧苗供给台用于载置向所述秧苗供给装置供给的秧苗,
所述秧苗供给台安装于所述椅子支承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秧苗供给台能够向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进行姿态变更,所述第一姿态是秧苗载置面朝向水平方向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是秧苗载置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姿态。


9.一种作业机,其中,所述作业机具备:
行驶体;
移植机,所述移植机具有机框和移栽装置,所述机框装配在所述行驶体的后方,所述移栽装置支承于所述机框并将秧苗移栽于田地;
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使所述机框相对于所述行驶体升降;
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追随着田地的凹凸而上下移动;
线缆,所述线缆伴随着所述检测构件的上下移动而移动;以及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伴随着所述线缆的移动而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切换为使所述机框上升的第一状态和使所述机框下降的第二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坂健吉门胁征四郎濑尾瑛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