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79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包括机体、空腔和安装挂架,所述机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机体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散热孔一侧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机体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制冷机、输气管和连接口,能够使制冷机产生的低温气体通过输气管和连接口输送至排风扇处,对机体内进行降温冷却,提高散热冷却效果,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通过设置吸热层、防护层和空腔,能够通过吸热层吸收机体背面的热量,并通过空腔将这些热量进行散发,保证变频器的正常使用,提高变频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变频器内电器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变频器内的排风扇能够将部分热量排出,散热冷却效果较差,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且由于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片附近的温度可上升到90℃,变频器背面同样温度较高,而变频器与安装支架之间未设置有散热空间,导致变频器背面无法进行散热,影响变频器的正常使用,降低变频器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变频器内电器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变频器内的排风扇能够将部分热量排出,散热冷却效果较差,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且由于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片附近的温度可上升到90℃,变频器背面同样温度较高,而变频器与安装支架之间未设置有散热空间,导致变频器背面无法进行散热,影响变频器的正常使用,降低变频器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包括机体、空腔和安装挂架,所述机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机体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散热孔一侧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机体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轴,所述空腔中部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空腔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安装挂架,所述安装挂架上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挂架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成型于所述机体上,所述防尘网与所述机体卡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散热孔进行散热冷却时,通过所述防尘网进行防尘。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管箍连接,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口管箍连接,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排风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制冷机产生的低温气体通过所述输气管和所述连接口输送至所述排风扇处,对所述机体内进行降温冷却。进一步的,所述吸热层与所述机体粘接,所述防护层与所述吸热层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吸热层吸收所述机体背面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空腔将这些热量进行散发。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一端与所述安装挂架螺钉连接,所述固定轴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固定轴将所述机体和所述安装挂架进行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挂架和所述制冷机与所述机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对所述制冷机进行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目前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变频器内电器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变频器内的排风扇能够将部分热量排出,散热冷却效果较差,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制冷机、输气管和连接口,能够使制冷机产生的低温气体通过输气管和连接口输送至排风扇处,对机体内进行降温冷却,提高散热冷却效果,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2、为解决目前由于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片附近的温度可上升到90℃,变频器背面同样温度较高,而变频器与安装支架之间未设置有散热空间,导致变频器背面无法进行散热,影响变频器的正常使用,降低变频器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吸热层、防护层和空腔,能够通过吸热层吸收机体背面的热量,并通过空腔将这些热量进行散发,保证变频器的正常使用,提高变频器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的左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机体;2、操作面板;3、散热孔;4、防尘网;5、排风扇;6、吸热层;7、防护层;8、空腔;9、制冷机;10、输气管;11、连接口;12、固定轴;13、安装挂架;14、安装孔;15、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空腔8和安装挂架13,机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操作面板2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变频器,机体1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3,机体1内的热量可以通过排风扇5从散热孔3处散发,散热孔3内设置有防尘网4,能够在散热孔3进行散热冷却时,通过防尘网4进行防尘,散热孔3一侧设置有排风扇5,排风扇5可以抽取机体1内的热量,并将这些热量排出机体1,机体1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吸热层6,吸热层6可以吸收机体1背面的热量,吸热层6一侧设置有防护层7,防护层7可以防止机体1背面的热量对制冷机9造成影响,机体1一侧设置有空腔8,空腔8机体1背面的热量通过吸热层6吸收后,可以通过空腔8进行散发,空腔8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轴12,固定轴12可以对安装挂架13和机体1进行连接固定,空腔8中部设置有制冷机9,制冷机9可以产生冷却气体,制冷机9一侧设置有输气管10,输气管10可以制冷机9产生的低温气体输送至连接口11处,输气管10一端设置有连接口11,连接口11可以连接输气管10和排风扇5,方便低温气体进入到排风扇5内,空腔8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挂架13,变频器可以通过安装挂架13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挂架13上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14,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安装螺栓通过安装孔14将安装挂架13进行固定,安装挂架13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5,固定螺栓15可以对制冷机9进行固定。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散热孔3成型于机体1上,防尘网4与机体1卡槽连接,输气管10一端与制冷机9管箍连接,输气管10另一端与连接口11管箍连接,连接口11与排风扇5螺纹连接。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吸热层6与机体1粘接,防护层7与吸热层6粘接,固定轴12一端与安装挂架13螺钉连接,固定轴12另一端与机体1螺钉连接,固定螺栓15贯穿安装挂架13和制冷机9与机体1螺纹连接。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使用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14将安装挂架13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而变频器则通过固定轴12固定安装在安装挂架13上,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2对机体1进行控制,在机体1使用过程中,排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空腔(8)和安装挂架(13),所述机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所述机体(1)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内设置有防尘网(4),所述散热孔(3)一侧设置有排风扇(5),所述机体(1)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吸热层(6),所述吸热层(6)一侧设置有防护层(7),所述机体(1)一侧设置有所述空腔(8),所述空腔(8)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轴(12),所述空腔(8)中部设置有制冷机(9),所述制冷机(9)一侧设置有输气管(10),所述输气管(10)一端设置有连接口(11),所述空腔(8)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安装挂架(13),所述安装挂架(13)上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安装挂架(13)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空腔(8)和安装挂架(13),所述机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所述机体(1)上下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内设置有防尘网(4),所述散热孔(3)一侧设置有排风扇(5),所述机体(1)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吸热层(6),所述吸热层(6)一侧设置有防护层(7),所述机体(1)一侧设置有所述空腔(8),所述空腔(8)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轴(12),所述空腔(8)中部设置有制冷机(9),所述制冷机(9)一侧设置有输气管(10),所述输气管(10)一端设置有连接口(11),所述空腔(8)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安装挂架(13),所述安装挂架(13)上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安装挂架(13)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3)成型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耀萱容世达苏以诺谭东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