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69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所述壳体包括软胶层,所述软胶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降低手机壳的磨损刮花,提高表面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
技术介绍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使用非常普及的设备,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带着手机出行,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手机的外壳是很容易被磨损划伤,许多人都会为自己的手机装上一个手机壳来保护手机。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壳结构复杂笨重,耐摩擦性能差,空间密不透风,使得手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容易累积而无法散热,降低手机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人们当今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降低手机壳的磨损刮花,提高表面的美观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所述壳体包括软胶层,所述软胶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优选的,所述侧框的四周边角位置均设置有护角,所述护角的外表面设置有结构肋条。优选的,所述侧框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由若干个防滑凸条间隔排布组成,所述防滑凸条的形状呈波浪状。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均为PET膜片。优选的,所述侧框采用TPU软胶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所述壳体包括软胶层,所述软胶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四周外边沿的侧框共同对放置于手机壳内部的手机起到全方位保护作用,石墨散热片层与手机的背部相互贴合,有效将手机背部的热量及时导出,对手机进行降温散热作用,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软胶层位于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三者相互层叠覆合而成,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可以加强壳体的表面硬度,对手机壳的整体变形度起到关键性作用,使变形度降到最低,不易于形变,镀铝层覆盖在第二薄膜层的外表面,增大手机壳的硬度,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防止手机壳磨损刮花。石墨散热片层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能够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用于任何表面,还利用了石墨的可塑性,可以相对应地设计成薄片结构,避免手机壳结构笨重过厚。本技术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降低手机壳的磨损刮花,提高表面的美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壳体11——软胶层12——第一薄膜层13——第二薄膜层14——石墨散热片层15——镀铝层2——侧框21——护角22——结构肋条23——防滑部24——防滑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2,所述壳体1包括软胶层11,所述软胶层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12与第二薄膜层13,所述第一薄膜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14,所述第二薄膜层13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15。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四周外边沿的侧框2共同对放置于手机壳内部的手机起到全方位保护作用,石墨散热片层14与手机的背部相互贴合,有效将手机背部的热量及时导出,对手机进行降温散热作用,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软胶层11位于第一薄膜层12与第二薄膜层13之间,三者相互层叠覆合而成,第一薄膜层12与第二薄膜层13可以加强壳体1的表面硬度,对手机壳的整体变形度起到关键性作用,使变形度降到最低,不易于形变,镀铝层15覆盖在第二薄膜层13的外表面,增大手机壳的硬度,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防止手机壳磨损刮花。石墨散热片层14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能够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用于任何表面,还利用了石墨的可塑性,可以相对应地设计成薄片结构,避免手机壳结构笨重过厚。本技术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与导热性,有效降低手机壳的磨损刮花,提高表面的美观效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侧框2的四周边角位置均设置有护角21,所述护角21的外表面设置有结构肋条22。具体地,设置于侧框2四周边角位置的护角21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减缓手机所受到的碰撞冲击,缓冲效果好。结构肋条22不仅提高手机壳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当受到撞击时,撞击力会集中作用在结构肋条22上,实现缓冲吸震的作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侧框2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部23,所述防滑部23由若干个防滑凸条24间隔排布组成,所述防滑凸条24的形状呈波浪状。具体地,多个防滑凸条24间隔整齐排布,防滑凸条24的形状呈波浪状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增加手机壳整体结构的摩擦阻力,使握持稳固,不容易意外滑脱。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薄膜层12与第二薄膜层13均为PET膜片。具体地,第一薄膜层12与第二薄膜层13均为PET膜片,材质轻薄柔软,能够防止灰尘、污垢等异物污染,并防止产生磨损划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侧框2采用TPU软胶材质制成。具体地,侧框2采用TPU软胶材质制成,柔韧伸展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特质。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所述壳体包括软胶层,所述软胶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四周外边沿设置有侧框,所述壳体包括软胶层,所述软胶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片层,所述第二薄膜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铝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成型铝质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四周边角位置均设置有护角,所述护角的外表面设置有结构肋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旺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