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53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5
提供能够抑制由于所排出的电解液而产生的短路的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压力调整阀结构具备:底壁部(32),其具有与多个内部空间分别连通的多个连通孔(49);多个分隔壁部(37),其以底壁部的内壁面(32b)为基端包围各个连通孔并向外侧突出;阀体(30),其收纳于分隔壁部内,封闭连通孔;外周壁(36),其将多个分隔壁部一并包围;以及罩(31),其固定于外周壁,朝向底壁部按压阀体,分隔壁部与罩是相互分开的,在分隔壁部的内壁面(37b),形成有在使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下从分隔壁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37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蓄电模块。该蓄电模块具备用于调整蓄电模块的多个内部空间的压力(内压)的压力调整阀。各个内部空间的内压可能由于在各内部空间中产生气体而上升。压力调整阀包含用于堵塞与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连通孔)的弹性阀体。各弹性阀体在形成有各个开口的一端的壳体内是以被固定于壳体的罩构件(盖体)按压的状态收纳的。被罩构件按压的各弹性阀体在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各个开口的一端堵塞。在多个内部空间中的、内压上升到设定压力以上的内部空间中,弹性阀体由于来自该内部空间的开口的气体的压力而变形,该内部空间的气体能从该内部空间的开口排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9-618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蓄电模块的多个内部空间的压力调整的情况下,收纳于各个内部空间的电解液有时会与在各个内部空间产生的气体一起经由各个连通孔被排出。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会有如下情况:分别从不同的连通孔排出的电解液相互被连接,导致分别收纳于不同的内部空间的电极彼此经由电解液而短路。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于所排出的电解液而产生的短路的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压力调整阀结构用于包含多个电池单体的蓄电模块,电池单体具有收纳有正极、负极、隔离物以及电解液的内部空间,压力调整阀结构具备:壁部,其具有与多个内部空间分别连通的多个连通孔;多个筒部,其以壁部的壁面为基端包围各个连通孔并向外侧突出;弹性阀体,其具有第1端面、以及与第1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面,弹性阀体收纳于各个筒部内,通过第1端面来封闭连通孔;外周壁,其一并包围多个筒部;以及盖体,其固定于外周壁,朝向壁部按压弹性阀体的第2端面,筒部与盖体是相互分开的,在筒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在使弹性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下从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在上述压力调整阀结构中,多个弹性阀体各自的第2端面被盖体按压,从而各个连通孔被对应的弹性阀体的第1端面封闭。在进行蓄电模块的内压调整的情况下,在蓄电模块内产生的气体从连通孔排出到外部,并且蓄电模块内的电解液也可能从连通孔排出到外部。在一方面的压力调整阀结构中,在包围连通孔并突出的筒部内收纳有弹性阀体。在这种情况下,电解液会从连通孔排出到筒部内。在弹性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下,被排出到筒部内的电解液会沿着形成于筒部的内壁面的倾斜面流动,经由与盖部的间隙排出到筒部外。这样,电解液不会滞留于筒部内而会被排出到筒部外,因此与连通孔对应的电极彼此经由电解液的短路得到抑制。也可以是,筒部的截面从压缩方向观看时呈大致圆形,筒部的内壁面形成为直径从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变大。在该构成中,若设为使弹性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则筒体的内壁面中的下侧的面成为倾斜面。也可以是,多个筒部的内壁面在倾斜面配置成从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从压缩方向观看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在该构成中,相邻的筒部彼此不会在上下方向上重合。也可以是,在外周壁的内壁面,在压缩方向上的从筒部到盖体之间形成有在倾斜面配置成从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朝向盖体侧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底面。在该构成中,从筒部与盖体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底面的电解液能顺着倾斜向远离筒部的方向流动。也可以是,在盖体设置有将被外周壁包围的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在倾斜面配置成朝向盖体侧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于比形成有连通孔的位置低的位置。在该构成中,排出到底面的电解液易于从形成于盖体的开口排出到外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蓄电模块具备上述的任意一种压力调整阀结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能够提供能够抑制由于所排出的电解液而产生的短路的压力调整阀结构及蓄电模块。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备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的蓄电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的概略截面图。图3是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示出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一个例子的压力调整阀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一个例子的压力调整阀的仰视图。图7是一个例子的壳体的俯视图。图8是一个例子的罩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壳体与罩组合后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示出壳体与罩组合后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蓄电模块,12…压力调整阀,49…连通孔,30…阀体(弹性阀体),30a…第1端面,30b…第2端面,31…罩(盖体),32b…内壁面(壁面),36…外周壁,37…分隔壁部(筒部),37b…内壁面,39…密封部(突起),V…内部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或同等的要素使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中,根据需要示出XYZ正交坐标系。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图1所示的蓄电装置1例如作为叉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各种车辆的电池使用。蓄电装置1具备:包含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2的模块层叠体4、以及对模块层叠体4在模块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D上附加约束载荷的约束构件3。模块层叠体4包含多个(在此为4个)蓄电模块2和多个(在此为3个)导电板5。蓄电模块2是双极电池,从层叠方向D观看时呈矩形形状。蓄电模块2例如是镍氢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或者双电层电容器。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镍氢二次电池。在层叠方向D上相互相邻的蓄电模块2彼此经由导电板5以串联的方式被电连接。在模块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D的两端,按顺序层叠有电连接到蓄电模块2的导电板P、以及绝缘板F。一个导电板P连接着正极端子6,另一个导电板P连接着负极端子7。正极端子6及负极端子7例如从导电板P的缘部向与层叠方向D交叉的方向引出。通过正极端子6及负极端子7来实施蓄电装置1的充放电。在配置于蓄电模块2之间的导电板5的内部,设置有使空气等冷却用介质流通的多个流路5a。流路5a例如沿着与层叠方向D和正极端子6及负极端子7的引出方向分别交叉(正交)的方向延伸。导电板5具有将蓄电模块2彼此电连接的作为连接构件的功能。另外,导电板5兼有通过使冷却用介质在这些流路5a中流通来对蓄电模块2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作为散热板的功能。在图1的例子中,从层叠方向D观看时的导电板5的面积比从层叠方向D观看时的蓄电模块2的面积小,但从提高散热性的观点来看,导电板5的面积既可以与蓄电模块2的面积相同,也可以比蓄电模块2的面积大。约束构件3由在层叠方向D上夹着模块层叠体4的一对端板8、以及将端板8彼此紧固的紧固螺栓9及螺母10构成。端板8是具有比从层叠方向D观看时的蓄电模块2、导电板5以及导电板P的面积大一圈的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调整阀结构,用于包含多个电池单体的蓄电模块,上述电池单体具有收纳有正极、负极、隔离物以及电解液的内部空间,上述压力调整阀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n壁部,其具有与多个上述内部空间分别连通的多个连通孔;/n多个筒部,其以上述壁部的壁面为基端包围各个上述连通孔并向外侧突出;/n弹性阀体,其具有第1端面、以及与上述第1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面,上述弹性阀体收纳于各个上述筒部内,通过上述第1端面来封闭上述连通孔;/n外周壁,其一并包围上述多个筒部;以及/n盖体,其固定于上述外周壁,朝向上述壁部按压上述弹性阀体的上述第2端面,/n上述筒部与上述盖体是相互分开的,/n在上述筒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在使上述弹性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下从上述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6 JP 2019-2130381.一种压力调整阀结构,用于包含多个电池单体的蓄电模块,上述电池单体具有收纳有正极、负极、隔离物以及电解液的内部空间,上述压力调整阀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壁部,其具有与多个上述内部空间分别连通的多个连通孔;
多个筒部,其以上述壁部的壁面为基端包围各个上述连通孔并向外侧突出;
弹性阀体,其具有第1端面、以及与上述第1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面,上述弹性阀体收纳于各个上述筒部内,通过上述第1端面来封闭上述连通孔;
外周壁,其一并包围上述多个筒部;以及
盖体,其固定于上述外周壁,朝向上述壁部按压上述弹性阀体的上述第2端面,
上述筒部与上述盖体是相互分开的,
在上述筒部的内壁面,形成有在使上述弹性阀体的压缩方向沿着水平的状态下从上述筒部的基端朝向顶端往重力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整阀结构,其中,
上述筒部的截面从上述压缩方向观看时呈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冈贤志井上拓植田浩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