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42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电容器本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且第一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本体,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固定有插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该电容器模块,第一壳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安装座,通过将电容器本体安装在安装座内部,使电容器本体形成一个模块化的组件,不需要将电容器本体逐个安装在电源类产品的内部,提高了电容器本体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电容器模块。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储存电量和电能的元件,电容器的内部有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源类产品一般都会使用到电容器。现有的电容器大多采用电容器自带的安装螺栓将电容器固定在座体上,但是在一些变流器类的产品中,电容器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的数量,相邻的电容器之间易发生碰撞,进而导致电容器底部的安装螺栓松动甚至电极的损坏,降低了电源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变流器类产品组相邻的电容器之间易发生碰撞,进而导致电源器底部的安装螺栓松动甚至电极的损坏,降低了电源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电容器本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且第一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模块,包括第一壳体(1)、电容器本体(5)和第二壳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2),且第一壳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槽(3),所述安装座(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滑块(4),且滑块(4)位于滑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本体(5),且电容器本体(5)的中部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并且第一限位块(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内部安装有弹簧(8),且弹簧(8)的左侧与第一限位块(6)的右侧相互连接,并且第一限位块(6)的左侧固定有卡块(9),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模块,包括第一壳体(1)、电容器本体(5)和第二壳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2),且第一壳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槽(3),所述安装座(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滑块(4),且滑块(4)位于滑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本体(5),且电容器本体(5)的中部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并且第一限位块(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内部安装有弹簧(8),且弹簧(8)的左侧与第一限位块(6)的右侧相互连接,并且第一限位块(6)的左侧固定有卡块(9),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0),且卡槽(10)的内部连接有卡块(9),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表面固定有插块(11),且第一壳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孔(13),且第一壳体(1)的上方连接有盖体(14),并且第一壳体(1)的前方连接有第二壳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威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杰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汇杰数字研究院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