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质谱仪的离子操控及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分析仪器,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质谱仪的离子操控及传输装置。该装置利用四等分扇形电极组的结构,通过射频电场和静电场改变,实现对装置内离子的富集以及高效传输,适用于高气压和低气压离子传输,从而进一步提升仪器性能。
技术介绍
离子传输系统是质谱仪器的核心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电离源引入的离子高效率的传输到质量分析器中,同时减小离子的空间发散和速度发散,其不仅影响到质谱的灵敏度,而且与质谱分辨率密切相关。离子传输一般分为静电传输和射频传输。静电传输一般采用静电圆环的结构,静电圆环的优势是具有旋转对称的结构,容易将离子束整形成圆形离子束,适用于绝大部分离子传输(一遍离子传输都是孔和孔之间)。另外其具有离子传输速度快、容易进行多透镜组合等静电传输的优势。静电圆环透镜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不适用于高气压,高气压下中性分子带来的碰撞较多,仅依靠静电场很难得到理想的离子调控效果,传输效率较低。射频传输是适用于高气压的离子传输手段,一般采用四极杆、六极杆、八极杆等结构,其原理是通过射频电场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质谱仪的离子操控及传输装置,包括离子引入口(10),离子操控腔体(8),离子引入电极(9),离子操控区(7)和离子引出电极(3);其特征在于:/n以向上的方向为Y方向、向右的方向为X方向;/n离子操控腔体(8)为一中空密闭腔室,于其内部平行设有中部带通孔的板状离子引入电极(9)和中部带通孔的板状离子引出电极(3),引入电极(9)和离子引出电极(3)中部通孔同轴,离子引出电极(3)的四周边缘或右侧表面通过密封圈(202)与离子操控腔体(8)侧壁面或右端壁面密封,于离子操控腔体(8)右端壁面上与离子引入电极(9)中部通孔对应处设有离子出口;/n一空心圆管状离子引入口(1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质谱仪的离子操控及传输装置,包括离子引入口(10),离子操控腔体(8),离子引入电极(9),离子操控区(7)和离子引出电极(3);其特征在于:
以向上的方向为Y方向、向右的方向为X方向;
离子操控腔体(8)为一中空密闭腔室,于其内部平行设有中部带通孔的板状离子引入电极(9)和中部带通孔的板状离子引出电极(3),引入电极(9)和离子引出电极(3)中部通孔同轴,离子引出电极(3)的四周边缘或右侧表面通过密封圈(202)与离子操控腔体(8)侧壁面或右端壁面密封,于离子操控腔体(8)右端壁面上与离子引入电极(9)中部通孔对应处设有离子出口;
一空心圆管状离子引入口(10)于离子操控腔体(8)左侧外部穿过离子操控腔体(8)左端壁面进入离子操控腔体(8)内部,离子引入口(10)和引入电极(9)中部通孔同轴且离子引入口(10)右侧出口伸入至引入电极(9)中部通孔内部,离子引入口(10)外侧壁面通过密封圈(201)与离子操控腔体(8)左端壁面密封;
于离子操控腔体(8)内设有离子操控区(7),离子操控区(7)设置于引入电极(9)和离子引出电极(3)之间;离子操控区由3组及以上传输电极(5)组成;每组传输电极(5)由4个完全相同的扇形平板电极(4)组成,扇形平板电极(4)由中部带通孔的圆形板状电极或圆环状电极从圆心以90度圆心角进行四等分切割而成;每组传输电极(5)中的4个扇形平板电极(4)按照切割之前的位置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共处于同一平面上,成中心对称;各组传输电极(5)几何中心同轴,等间距平行间隔放置,且每组传输电极(5)中各扇形平板电极(4)在YZ平面的投影与第一组传输电极(5)中的各扇形平板电极(4)在YZ平面的投影重合;
于引入电极(9)、各组传输电极(5)、离子引出电极(3)之间连接阻值为R的等阻值电阻,离子引出电极(3)通过电阻R连接到地电位;各扇形平板电极(4)各自与容值为C的等容值电容相连;将扇形平板电极(4)与其在YZ平面的投影重合的其他扇形平板电极(4)的组合称为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吉春,李海洋,侯可勇,李金旭,李函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