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39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制造无线充电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无线充电线圈
,具体是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普通消费者中的手机充电愈发需求无线化来方便生活。首先,无线充电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充电技术,其具有空间需求少、充电手续简化等特点。对于无线充电我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无线充电中最关键的元件,必然对线圈的质量要求以及成形工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对线圈的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线圈的绕线,不能使线缆完全的缠绕,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低,同时遇到一些复杂特定形状的线圈无法将其在自动化设备中完成绕线,这导致了产品不能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用以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中:所述折弯销包含有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安装在下模具上。在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中:所述线夹包括上模具线夹和下模具线夹;上模具线夹安装在上模具上;下模具线夹安装在下模具上。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上下模具设计,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同时模具上设计的特征可保证模具与其他部件协同配合运作不干涉又能满足生产要求。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具线夹上设有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从上向下依次分布在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上模具盖。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线夹上设有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设置在一起,并穿插设置在下模具上。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盖,下模具盖侧边的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压进线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模芯下降,夹引线机构拉线进入上下模具组;步骤S2:上模具带着进线折弯销下降合模;步骤S3:上模具进线线夹夹住进线头;步骤S4:上下模具组顺时针旋转开始绕线;步骤S5:上下模具组完成进线头折弯,模芯上升;步骤S6:上下模具组逆时针旋转,进线头折弯;步骤S7:出线折弯销上升;步骤S8:出线折弯完成并被下模具出线夹夹住,同时进线折弯销上升;步骤S9:剪出线头废线;步骤S10:旋转至进线头折弯处,下模具压进线块上升;步骤S11:拉直线夹夹住拉直进线头;步骤S12:进线头折弯90°后被下线夹夹住。进而,进线头的两次折弯,进线头拉直动作工艺,以及出线头的折弯以及线夹夹出线头动作工艺,利用上模具合模上折弯销压住线缆进行进线头第一次折弯,绕线完成后,出线头完成折弯以及拉直,之后进线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折弯后被拉直送至线夹夹住,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指定形状的线圈,在行业内属于首创;既能满足折弯要求同时又不伤线,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进线头第一次折弯以及压住进线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进线头的两次折弯,进线头拉直动作工艺,以及出线头的折弯以及线夹夹出线头动作工艺,利用上模具合模上折弯销压住线缆进行进线头第一次折弯,绕线完成后,出线头完成折弯以及拉直,之后进线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折弯后被拉直送至线夹夹住,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指定形状的线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下模具组中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上下模具组中的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上模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上模具进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上模具压进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下模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出线折弯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中进线折弯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3中下模具压进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3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工艺的流程图。图中:1a-上下模具组;2a-过线机构;3a-夹引线机构;4a-拉直进线模组;5a-开上线夹机构;6a-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1-上模具盖;2-上模具进线线夹;3-上模具压进线线夹;4-下模具出线夹;5-下模具进线夹;6-下模具盖;7-出线折弯销;8-进线折弯销;9-下模具压进线块;10-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1a,而上下模具组1a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1a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n包括操作台;/n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n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n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n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用以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操作台;
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
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
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
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用以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销包含有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
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安装在下模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夹包括上模具线夹和下模具线夹;
上模具线夹安装在上模具上;
下模具线夹安装在下模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具线夹上设有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
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从上向下依次分布在上模具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俊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