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33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固定安装有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第一凹槽的内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胸部模型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胸部模型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活塞杆顶部放置有压板,压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申请,通过在电动液压缸上固定安装支撑台,在支撑台上放置胸部模型,通过按钮控制器控制电动液压缸进行升高和降落,能够满足身高较低的人员对胸部模型进行实操,并通过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将实操者CPR操作的按压部位、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的正确与否及成绩显示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
本技术涉及模拟人
,具体为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
技术介绍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一种心跳和呼吸骤停的急救方法,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肺复苏术是医生必备的救护技能之一,同样也是需要大家进行学习的一项紧急救护方法,这种紧急救护方法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挽救突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现有的心肺复苏术大多数都是医学学者进行学习,很难面向大众去普及,虽然公共场所设置有心肺复苏术学习的仪器供大众去学习心肺复苏术,但是大多数心肺复苏术学习的仪器是面向成年人去设计的,无法满足身高较低的人员(例如大多数中小学生、侏儒症患者和袖珍人)去学习。因此,提出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固定安装有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支撑台,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按钮控制器;胸部模型,所述胸部模型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胸部模型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活塞杆顶部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两侧均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柱相匹配设置的条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在操作台上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电动液压缸,其次在电动液压缸上固定安装支撑台,在支撑台上放置胸部模型,再次通过按钮控制器控制电动液压缸进行升高和降落,能够满足身高较低的人员对胸部模型进行实操。优选的,所述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内设置有心肺复苏微课播放及教学评价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心肺复苏微课播放及教学评价装置内提供交互式答题的方法,在大家学习心肺复苏术的按压技巧时,能够实时观看对胸部模型按压的深度、频率和位置信息,并通过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显示实操后的成绩和不足,并能够提醒实操者进行错误指点。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L形线槽,所述第一L形线槽内贯穿有连接线,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线通过第一L形线槽将压力传感器与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相连接,实操者在挤压压力传感器时,能够实时监测实操者对CPR操作的按压部位、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的正确与否及成绩显示出来,并将压力传感器所产生的数据通过连接线反馈到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上,供实操者进行观察和改正。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L形线槽,所述第二L形线槽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所述第二L形线槽内贯穿有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动液压缸相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控制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通过第二L形线槽将电动液压缸与按钮控制器相连接,按钮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液压缸的升高和降落,能够满足大多数身高的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操。优选的,所述固定柱滑动安装在所述条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压力传感器进行维修和保养时,压板可以通过固定柱进行翻转过后,将压板竖直放入到矩形槽内,不影响工作人员对压力传感器的维修和保养。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座具有防滑作用,避免大家在实操时,操作台产生滑动偏移。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压力传感器进行维修和保养时,通过拉手方便将压板拽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操作台上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电动液压缸,在电动液压缸上固定安装支撑台,在支撑台上放置胸部模型,通过按钮控制器控制电动液压缸进行升高和降落,能够满足身高较低的人员对胸部模型进行实操,并通过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将实操者CPR操作的按压部位、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的正确与否及成绩显示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胸部模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凹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B部放大图。图中:1、操作台;2、按钮控制器;3、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4、胸部模型;5、支撑台;6、第一凹槽;7、防滑座;8、第二凹槽;9、拉手;10、压板;11、固定柱;12、条形槽;13、矩形槽;14、第一L形线槽;15、压力传感器;16、第二L形线槽;17、电动液压缸;1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内设置有心肺复苏CPR微课播放及教学评价装置,心肺复苏微课播放及教学评价装置内提供交互式答题的方法,在大家学习心肺复苏术的按压技巧时,能够实时观看对胸部模型4按压的深度、频率和位置信息,并通过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显示实操后的成绩和不足,并能够提醒实操者进行错误指点,操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L形线槽16,第二L形线槽16的一端与安装孔18相连通,第二L形线槽16内贯穿有导线,导线一端与电动液压缸17相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按钮控制器2相连接,导线通过第二L形线槽16将电动液压缸17与按钮控制器2相连接,按钮控制器2能够控制电动液压缸17的升高和降落,能够满足大多数身高的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操,第一凹槽6的内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7,电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支撑台5,操作台1上开设有安装孔18,安装孔18内安装有按钮控制器2,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座7,防滑座7具有防滑作用,避免大家在实操时,操作台1产生滑动偏移。胸部模型4,胸部模型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5上,胸部模型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的底部开设有第一L形线槽14,第一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7),所述电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支撑台(5),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安装孔(18),所述安装孔(18)内安装有按钮控制器(2);/n胸部模型(4),所述胸部模型(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5)上,所述胸部模型(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的活塞杆顶部放置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第二凹槽(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3),所述矩形槽(13)的内两侧均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柱(11)相匹配设置的条形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7),所述电动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支撑台(5),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安装孔(18),所述安装孔(18)内安装有按钮控制器(2);
胸部模型(4),所述胸部模型(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台(5)上,所述胸部模型(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的活塞杆顶部放置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第二凹槽(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3),所述矩形槽(13)的内两侧均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柱(11)相匹配设置的条形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仅胸外按压的CPR培训学习评测模拟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CPR操作演示与操作结果反馈屏(3)内设置有心肺复苏(CPR)微课播放及教学评价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会玲王梅琪白建英沈永青李冬军李冬莉索婷婷栗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