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27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驾培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和车辆。该装置包括:拉绳走线槽和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换向结构和换向支架;拉绳换向结构与换向支架连接,用以改变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的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每一组检测单元可以对应一个车辆踏板,其中每一组检测单元均设有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能够穿设于拉绳走线槽中,并能够经拉绳换向结构的转向连接对应踏板远离驾驶座位的一侧,减少了拉绳对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影响以及驾驶员对踏板操作检测精度的影响,从而在无法通过OBD接口采集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的车辆中实现了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驾培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驾培机器人需要收集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例如踏板的位移和/或踏板踩踏力度等),才能记录和统计驾驶人的驾驶习惯,从而在此基础上,对驾驶人的驾驶习惯进行纠正和教学。通常情况下,可以从汽车OBD(OnBoardDiagnostics,车载故障自动诊断系统)接口获取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但对于OBD输出信号不齐全的车型以及没有OBD信号输出的车型,就无法有效获得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导致驾培机器人无法有效应用在这类车型中。因此,如何在无法通过OBD接口采集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的车辆中实现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功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和车辆,以在无法通过OBD接口采集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的车辆中实现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拉绳走线槽和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换向结构和换向支架;所述拉绳换向结构与所述换向支架连接,用以改变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的方向。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拉绳走线槽靠近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槽口到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所述拉绳走线槽靠近所述拉绳换向结构的槽口到所述拉绳换向结构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拉绳走线槽包括第一槽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体包括第一插配槽、第二插配槽和插配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沿拉绳走线方向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插配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的连接位置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插配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穿设在所述第二插配槽上的有丝通孔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体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槽体;所述至少两个调节槽体中相邻的两个调节槽体之间通过对应的转动轴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和导轨;所述拉绳走线槽靠近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设在所述滑块上的有丝通孔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至少一组检测单元的拉绳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踏板操作检测功能的车辆,包括踏板,所述车辆还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检测单元中的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穿设于拉绳走线槽中,并经拉绳换向结构的转向,连接所述踏板远离驾驶座位的一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每一组检测单元可以对应一个车辆踏板,其中每一组检测单元均设有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能够穿设于拉绳走线槽中,并能够经拉绳换向结构的转向连接对应踏板远离驾驶座位的一侧,减少了拉绳对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影响以及驾驶员对踏板操作检测精度的影响,从而在无法通过OBD接口采集驾驶人的踏板操作信息的车辆中实现了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为拉绳走线槽,110为第一槽体,111为第一插配槽,112为第二插配槽,113为插配固定结构,120为第二槽体,121为调节槽体,130为第一转动轴,140为滑块,150为导轨,210为拉绳位移传感器,211为拉绳,220为拉绳换向结构,230为换向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拉绳走线槽100和两组检测单元,分别检测两块踏板的操作信息,当然在其它应用场景中,还可以设置一组检测单元或两组以上检测单元。每组检测单元均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210、拉绳换向结构220和换向支架230;拉绳换向结构220与换向支架230连接,用以改变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210的拉绳211的方向,使拉绳211的直线运动方向位于踏板的运动面上,保证拉升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在使用时,换向支架230的底座可以固定在车辆上;拉绳换向结构220可以是简单的固定杆,拉绳211能够通过固定杆更换走线方向,减少拉绳211对驾驶员驾驶操作的影响,当然还可以使用定滑轮或定滑轮组来作为拉绳换向结构220,以充分利用车辆内部的空间,进一步减少拉绳211对驾驶员驾驶操作的影响。在使用时,拉绳走线槽100可以固定在车辆上,拉绳位移传感器210的拉绳211可以从拉绳走线槽100中穿过,减少拉绳211对驾驶员驾驶操作的影响,同时也减少驾驶员对拉绳211的误触碰,提高实施例的检测精度。在该拉绳走线槽100和拉绳换向结构220的共同协助下,拉绳位移传感器210可以设置在驾驶位下方位置,甚至后备箱位置,极大地拓展了本实施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拉绳位移传感器210的功能是把机械运动转换成可以计量、记录或传送的电信号,实现对机械运动信息的采集检测。一种可实现的拉绳位移传感器210实施例中,可拉伸的不锈钢绳绕在一个有螺纹的轮毂上,此轮毂与一个精密旋转感应器连接在一起,带螺纹的轮毂带动精密旋转感应器旋转,输出一个与拉绳211移动距离成比例的电信号,最后根据测量输出信号可以得出踏板的位移、方向或速率等数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测量出驾驶员踩踏该踏板的力度等信息。具体的精密旋转感应器可以是增量编码器、绝对(独立)编码器、塑料旋转电位计、同步器或解析器,在此不予以限制。该拉绳位移传感器210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一个内部弹簧,保证拉绳211的张紧度不变。本实施例设置了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每一组检测单元可以对应一个车辆踏板,其中每一组检测单元均设有拉绳位移传感器210,拉绳位移传感器210的拉绳211能够穿设于拉绳走线槽100中,并能够经拉绳换向结构220的转向连接对应踏板远离驾驶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拉绳走线槽和至少一组检测单元;/n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换向结构和换向支架;/n所述拉绳换向结构与所述换向支架连接,用以改变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拉绳走线槽和至少一组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换向结构和换向支架;
所述拉绳换向结构与所述换向支架连接,用以改变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走线槽靠近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槽口到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所述拉绳走线槽靠近所述拉绳换向结构的槽口到所述拉绳换向结构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走线槽包括第一槽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槽体;
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包括第一插配槽、第二插配槽和插配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沿拉绳走线方向活动配合连接;
所述插配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的连接位置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插配槽与所述第二插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培机器人踏板操作检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豪朱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木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